58歲的婆婆病了,沒有援手和退路,80後媳婦說自己像陀螺

2023年02月17日19:35:03 情感 1406

80後這一代人,基本獨生子女佔多,父母年紀大的現在已經退休在家了,即使有退休金,但生病了,也不是什麼問題錢都能解決,前期的跑醫院檢查,還是需要子女陪伴,旁人無法替代。

58歲的婆婆病了,沒有援手和退路,80後媳婦說自己像陀螺 - 天天要聞

後期確診需要大筆錢治療時,曾經幸福無比的小皇帝小公主們,就會忽然發現沒有任何旁人可以幫襯,只能自己獨自面對和解決。

如果遇到需要長期治療陪護的情況,那對於沒有條件請護工的家庭就是災難,而獨生子女夫婦面對的困難更是百倍增長,每天會像陀螺一樣旋轉的停不下來。

去年10月份寫過80後同事張青,夫妻兩個都是獨生子女,面對婆婆和老娘同時病重的困局故事,後面張青本來想離職回去照顧老娘,公司沒同意特批了一個月假,婆婆由老公帶著去醫院做化療,一直保守治療中,很長一段時間,坐廠車的時候,再沒有聽到她的抱怨,我以為張青的家事應該解決了。

58歲的婆婆病了,沒有援手和退路,80後媳婦說自己像陀螺 - 天天要聞

昨天沒見張青坐廠車,一問才知道她又請了一個星期的假,有同事說,她婆婆的病情又嚴重了,化療併發症犯了,已經轉到上海一家醫院住院治療了,去年和這次去上海,都是她老公請假帶婆婆跑醫院,這次情況嚴重了,張青覺得,做兒媳婦的也要盡點心力,不然說不定會留有遺憾,於是就請長假了。

同事說,張青家裡還有一個上初中的兒子和有病的公公,公公一直小病不斷,去年剛動了前列腺手術,年後眼睛開始不舒服,醫院說是結膜炎,看了一段時間,一直有些紅腫和流眼淚,自己都照顧不了自己,更比說幫忙看孩子,沒辦法只能張青一個人在上海照顧婆婆,老公在家裡,邊上班邊照顧公公和兒子,兩個人都苦不堪言。

突然想到樓下的一對獨生子女夫妻,也是如此天天忙的焦頭亂額,丈夫在無錫上班,妻子帶著孩子和婆婆在蘇城。

婆婆沒有生病之前,那日子過的很舒服,丈夫一個星期回來一次,妻子下班,婆婆就已經把飯弄好了,吃完飯看看孩子的作業,有時興緻來了,把孩子扔給婆婆,晚上還可以和同事朋友逛個街吃個飯再回家,平時公司如果有事加班,也完全沒問題。

正常的時候,妻子倒沒覺得婆婆有多重要,做多少事,有時還會挑剔婆婆的飯菜不合口味,對孩子的管教太松。

58歲的婆婆病了,沒有援手和退路,80後媳婦說自己像陀螺 - 天天要聞

有一天,婆婆忽然突發腦梗,倒在了廚房地上,孩子去冰箱拿水喝發現了,最後打電話120拉到醫院,還算搶救及時,但也是偏癱,妻子和丈夫輪流請假在醫院照顧了大半個月,出院時醫生建議繼續送去康復中心,送去康復中心住了一陣後,身體能簡單活動,但說話還是不清楚,最後費用太高,小家庭根本承擔不起,只能接回家治療。

接回家後最大的問題是誰來照顧一日三餐,兩個人都上班,特別是中午那一餐怎麼辦?

最後商量下來,丈夫無錫的工作工資高,不能動,一家人還指著這個錢生活,妻子的工資低,換個離家近一點的工作,每天中午休息的時候,能跑回家解決婆婆的中飯問題,最後找了好久,妻子終於找了一個不加班離家近的工作,但工資比之前少很多。

這樣早上妻子五點起來,把飯做好喂婆婆吃了,再送孩子上學,自己再去上班,孩子剛開始還不願意,說太早了,教室里一個人都沒有,陰森森的,可是沒辦法,時間點都卡的死死的,上班不能遲到。

中午吃飯的時候,在公司打好飯菜,就趕緊往家趕,回到家馬上喂婆婆吃,婆婆吃一口,自己吃一口,有時為了趕時間,妻子自己都來不及吃,放下碗筷又往公司趕。

晚上下班回到家,先去接孩子,看著校門口,孤零零的孩子等在那兒,心裡雖有不忍也沒辦法,接上孩子往家趕。

回到家,又馬上做飯,喂婆婆吃了,收拾好廚房,再去看看孩子作業,到九點按照醫生囑咐,準時給婆婆做全身按摩,擦洗一下身子,中間督促孩子洗澡睡覺,等全部忙完快十一點了,自己洗個澡,把衣服丟洗衣機里,躺到床上時已經十二點了。

58歲的婆婆病了,沒有援手和退路,80後媳婦說自己像陀螺 - 天天要聞

一天兩天還可以堅持一下,天天這樣誰受得了,妻子和我老婆說的時候,兩個人都是淚水漣漣,轉到我耳朵里,光聽一遍都覺得要奔潰了。

那個妻子堅持了一個月受不了,自己也累倒了,丈夫也終於意識到問題,隔三差五晚上從無錫趕回來,婆婆的事就全交給丈夫了,即便如此,家裡妻子,丈夫,孩子三個人都疲憊不堪。

婆婆雖說話說不全,但感受還是清晰的,孩子說,總看到奶奶偷偷的流眼淚,或許是婆婆覺得自己沒用,拖累了孩子,或許是心疼孩子們照顧自己兩頭跑,妻子和丈夫其實也看到了,但都未作聲,碰到這樣的事能怎麼辦呢?誰都不想這樣,但現實就是如此殘酷。

沒有什麼最優的選擇和兩全,也沒有援手和退路,只有無法逃避的面對和各種犧牲。


58歲的婆婆病了,沒有援手和退路,80後媳婦說自己像陀螺 - 天天要聞

也許一個人,只有從照看父母開始,才能真正明白什麼是有心無力,曾經享受過的獨份快樂,幸福,終究有一天需要獨自償還和回報,這樣的陣痛不知何時才能消除。

願所有的父母老人都能健康無恙,這也是所有做子女的心愿!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我對朋友吝嗇消費觀的鄙視,藏著自己內心深處的秘密 - 天天要聞

我對朋友吝嗇消費觀的鄙視,藏著自己內心深處的秘密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感受:看到身邊朋友在消費時斤斤計較,買瓶水都要貨比三家,心裡就忍不住泛起一絲不屑,覺得他們太「小家子氣」,而自己似乎在消費上要更豁達、更有格局?但你有沒有想過,這種對他人吝嗇消費觀的鄙視,背後可能藏著自己內心深處的真實想法呢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顧家人、還債60萬元:我不能讓他背負著失信的罵名離開 - 天天要聞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顧家人、還債60萬元:我不能讓他背負著失信的罵名離開

4月11日湖南衡陽縣金蘭鎮金家村曾家組來了一位時髦的90後美女沿途不斷有鄉親與她打招呼只見她熟門熟路地走進曾祥再老人的家送上牛奶等禮品,並掏出300元錢然後陪老人聊天拉家常,其樂融融……▲王婷與曾志的伯父。這位90後美女名叫王婷,是曾祥再老人已故侄兒曾志的前女友,因他兒子患有精神疾病,生活無法自理,王婷每年都...
人老了,走不動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這才是真聰明 - 天天要聞

人老了,走不動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這才是真聰明

在人的一生旅途中,當我們步入一定的年紀,就會被過往的記憶所包圍,如同海浪不斷拍打著心靈的岸礁。這便是我們逐漸變得柔軟和寬和的奧秘所在。正如阿根廷作家博爾赫斯所言:「歲月的流轉中,每個人都不可避免地肩負起越來越沉重的記憶重擔。」這種記憶,尤其
55歲大媽喪偶後頻繁相親,並開出4個條件,大叔直呼:無法滿足 - 天天要聞

55歲大媽喪偶後頻繁相親,並開出4個條件,大叔直呼:無法滿足

閱讀此文之前,請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每天給您帶來不一樣的故事,感謝您的支持,這廂有禮了~01我姑媽也是喪偶後開始相親,要求男方有房有車無貸款,還得會跳廣場舞,結果遇到一個大爺說房子車子都有,就是跳廣場舞會踩腳,最後
想用愛感化「治癒」NPD?別多想了!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務 - 天天要聞

想用愛感化「治癒」NPD?別多想了!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務

面對NPD的各種精神打壓和情感虐待,有些朋友「心胸寬廣、內心強大」,認為自己可以「包容」。另外,還有聖母拯救者心態,總認為她的本質是好的,相信「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愛能治癒一切」等,希望自己能用愛感化、療愈NPD。不過,「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NPD是一種人格障礙,她們的大腦部分結構異於常人(請參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