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一句話:「遺憾萬萬千,各有不同處。一生短暫,圓滿太難。」
的確,誰的一生中沒有大大小小的遺憾?只是,它們中的大多數都會隨著光陰流轉的塵煙消散在歲月的深處。
但有一種例外。
01
電視劇《幸福一家人》里的父親,靠賣麵條供養三個子女長大成人。
六十歲的他還要每天起早貪黑地照顧子女的生活起居,衣食住行。
而當他因病住院時,卻只是一個人躺在病床上。
他總是跟兒女說自己這是小毛病,不用來,讓他們不要耽誤工作。
一次接了個女兒的電話還特意向病友解釋:「我女兒,在大企業里做首席秘書,太忙了,還說要來看我,我說不要來,我也就一點小毛病。」
但他看到病友的子女相繼過來端茶送飯,噓寒問暖時,嘴裡還沒說完的話卻再也說不下去。
很多時候,我們的父母好像總喜歡嘴上說不,比如:「我們什麼都不缺,不要浪費錢」;「我們一切都很好,不用操心」;「以後的日子還長著呢,先忙好你們自己的事,不用挂念我們」。
事實上,你後來終究會明白,父母的謊言里承載著世上最深沉的愛。
就像那句話所說:「愛你有多深,就『騙』你有多深」。
而父親所謂的小毛病其實已經是胃癌晚期,當三個子女終於知道了父親的病情時,悔恨和心痛像浪潮般席捲而來,一個一個哭得不能自已。
他們才突然發現那個如大山般的父親已被歲月的風吹成了蹣跚的「孩子」,那個每天都在照顧著他們的父親已經進入了生命的倒計時,而他們卻什麼都還沒有為父親做過。
後來,我們什麼都懂了,卻再也沒有機會了。
不要總是習慣了他們存在的日子,卻忘記了他們也會離開。
莫等無花空折枝,莫等欲養親不待。
02
作家李月亮的朋友給她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有次老爸給朋友打電話,當時她正開會,就壓低聲音說,「我開會呢爸,啥事兒啊?」
那邊老爸一聽,立刻慌了,說:「啊,那沒事沒事,你快開會吧。」
朋友說老爸的聲音,幾近惶恐,好像自己犯了什麼不可饒恕的錯。
她第一次聽到老爸這樣的語氣,心裡有點難過。
但也沒太在意,開完會就忘了這件事,甚至也沒給老爸回個電話。
沒想到,半年以後,她回老家。
有天吃完飯,一家人閑聊,老爸忽然小心翼翼地問她:「那天我打電話是不是影響你開會了?我過後很自責,不該給你打那個電話,唉。」
她愣了半天才想起老爸說的電話,一個完全無足輕重的電話,都過去半年了,他還惦記著,自責著,不安著。
看著老爸那一臉愧疚,朋友眼淚都差點掉下來。
這世間,最心酸的事情,莫過於你一生中麻煩最多的人,卻成了最怕給你添麻煩的人。
他們耗盡畢生全部的能量托舉著你飛向遠方,讓你接受他們沒有接受過的教育,見識他們沒有見識過的世界,體驗他們沒有體驗過的人生。
到頭來他們還要擔心自己的「不懂事」和「不小心」給你添了亂。
想到這段扎心的話:他以把我們推向遠方的方式擁我們入懷,我們贏得了成長,他輸給了時光。
在父母的恩澤和歲月的磨礪下,我們的雙翼漸漸豐滿,而父母也悄無聲息地老了。
你可曾想過,我們是第一次長大,他們又何嘗不是第一次老去?
這個日新月異的社會已把他們甩出去好遠,又要面臨生命一日日地衰老,父母內心的孤獨與彷徨你可知曉?
辛勞了一生,在這個偌大的世界,只有我們是他們最大的念想。卻不承想,連給子女打個電話還要計算著機會。
生活中的你是不是也是如此,為工作和生活,戀愛和聚會,家庭和孩子,可以花費無數的心思和時間,卻唯獨對父母最不耐煩,動輒對他們大呼小叫?
我們成長的路上,父母對我們疼愛有加、呵護備至,為我們遮風擋雨、披荊斬棘。
父母老去的路上,我們是否也能像曾經他們愛我們那樣,無微不至地陪伴和呵護著他們?
願我們都能對父母多一點耐心,多一些關心,讓他們在最後的這段人生路上,哀而不傷,悲而不涼,向暖向陽。
03
當世上唯一愛我們如生命的父母,在被我們忽略的無數個日與夜裡,無聲無息地老去,猝不及防地離開了,我們才突然發現有很多事還沒做,有很多話還沒說,可是此生,再無可能去完成了。
這種遺憾,像一根扎進肉里的刺,看不見摸不著,卻會在漫漫時光中,時不時地扎得你痛徹心扉,日甚一日,年甚一年。
時間如流水,人生多無常。
我們能做的就是珍惜父母健在的日子,對他們多一些體貼和理解,少一些計較和抱怨。不要等到人走茶涼,再去悔恨。
餘生很短,請別讓遺憾太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