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感動式付出到底害了多少人?有很多人最後到死都不知道,究竟為什麼。
那麼什麼是自我感動式付出呢?我們又要如何避免?
首先讓我們一起先了解一下什麼叫做自我感動式付出。
在一家麵館里,母女倆因為一碗面發生了爭執,起因是這樣的,這家餐館裡的面分為普通版和豪華版,普通版的一碗面只需要7元錢,而豪華版的一碗面需要25元錢,媽媽不捨得吃豪華版的,自己要了一碗7元錢的,給女兒要了一碗25元錢的,在吃面的過程中,媽媽對女兒說,「你以後可要好好學習,平時媽媽連7塊錢一碗的面都不捨得吃,現在是和你一起到飯店來,才點了一碗7元錢的面」,接著媽媽還說了很多,自己為女兒,怎麼怎麼付出的話,剛開始女兒只是默默的吃面,但是後來,女兒對媽媽說,「媽媽,我並沒有強迫你吃一碗7元錢的面,我也沒有強迫你給我買25塊錢一碗的面,你為什麼老是這樣?25一碗的面,又不是吃不起,你為什麼非要逼著自己這麼做呢?做完了你還不高興,」女兒的這些話徹底激怒了媽媽,緊接著媽媽又說女兒,「你為什麼這麼不知道感恩,家裡把好東西都給你,我和你爸爸平時不捨得吃,不捨得穿,你還這麼不知足……」,當說到這裡的時候,女兒面沒有吃完,生氣的站起來,就走出了麵館。這個場景當你看到這裡,是不是覺得非常熟悉,你和你的孩子是不是也經常有類似的對話?
這裡面的媽媽就是典型的自我感動式付出,這也是很多中國家長犯的一個是錯誤,父母都是把最好的留給子女,但是卻不知道這些好是子女真正想要的嗎?並且無時無刻又想著向子女索取,想著子女有所回報,就像上面女兒說的一樣,誰也沒有強迫你做這些事情,但是,你自願做了這些事情之後,又要強迫子女的回報,甚至有的這些好都是強加給子女身上的。而很多的孩子在長大後都活在父母的這些自我感動式付出的陰影里。
看到這裡,我想你已經明白什麼叫自我感動式付出了,這種現象還會出現在很多的老闆身上,很多的老闆在對待顧客也是如此,每天都會接待不同的顧客,而對待每個顧客都把自己認為最好的一面展示給顧客,並且在選購系列產品的時候也覺得自己選擇的產品,一定是顧客喜歡的,有的時候覺得自己對待顧客特別用心,但是一旦遇到很難搞的顧客,就會覺得特別委屈,這也是典型的自我感動式付出。
因為要知道每一個人性格都是不一樣的,而每一個人的需求也是不一樣的,你認為你的付出非常大,你對待顧客已經特別好了,但是對方卻不這麼感覺,他們甚至有的根本就感覺不到你對他有多好,有一句話叫方向不對,努力白費,上面的女兒和母親,還是很多老闆和顧客之間都存在著這種關係,嚴格來說每一個人,都有這種自我感動式付出的行為,但是最可悲的是,每個人還覺得這種行為是正確的,其實恰恰相反,這種自我感動式付出和道德綁架起著同樣的作用,就像女兒對媽媽說的話一樣,誰也沒有要求母親必須這樣做,但是母親一邊付出一邊還要求女兒知道感恩,而他自己也覺得自己的付出,已經夠多,女兒就應該知道感恩。其實這種行為也相當於給女兒套上一個枷鎖。而這個枷鎖還會跟隨女兒一輩子。
一個人具有感恩的心也是一個良好的品質,但是這種被迫的強加在別人身上來索取的感恩和真正的具有感恩之心好像在本質上就已經有了變化,而這種自我感動式付出,不但讓別人痛苦,讓自己更痛苦,畢竟始終覺得自己特別委屈,其實如果我們都有一顆不求回報的心,那麼這種自我感動式付出就將無處存在,那每個人的付出都是能讓自己幸福快樂的,而這種付出也會讓對方感到幸福快樂。
在《天道》這部電視劇里,丁元英曾經說過,如果天下的父母養育子女都是為了老有所依,天下的子女照顧父母都是為了盡孝,那麼父母和子女就失去了本來,因為父母養育子女或者子女照顧父母,是這個世界的自然現象,是這個世界的本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