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猶豫良久,還是決定寫出來,不存在說教目的,更沒有心理暗示。畢竟這種事情,因人而異,結果也出自選擇,正所謂世事無絕對。
但可以肯定的是,一個不會游泳的人,換多少泳池都沒用。
而且特別想告訴大家,只要是選擇,背後都一定有相對應的承擔部分。如果你能從選擇中得到自己想要的,那麼必然也會在選擇中做出犧牲,承受著選擇中的痛苦部分。只不過,大多數人在做選擇之前,無法意識到這點。
那麼這意味著什麼呢?自己就會推翻自己的想法和認知,並質疑自己的決定。
其實就算時光可以重來,你還是無法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無法做出永遠不後悔的決定。
比如結婚這件事,很多人只能看到有情人終成眷屬、從此身體有去處,靈魂有歸宿、三餐四季共黃昏。從表面上看起來,這確實是自己想要的,也是我們能在結婚的選擇中,得到的享受和美好部分。
然而,美好的背後是不是也有柴米油鹽、養老育小、家庭家務、人情往來等等瑣碎,需要自己去承擔?
所以結婚、離婚、再婚,都一樣。
如果你認識不到選擇中需要自己承擔的部分,或者僅憑表面上的誘惑、美好和需求而做出選擇,很快就會後悔。即使有再多供你享受的部分,滿足和幸福的感覺上也會大打折扣,甚至,那些不會再成為自己享受的。
反過來對需要承擔的部分的逃避,是自私;對需要承擔的部分的挑剔,是貪婪。這都是質疑選擇、破壞幸福感的元兇。
02
二婚的你,到底過得好嗎?給你最大的感受是什麼?分享一個女讀者的苦水傾訴:二婚的我,說實話最大的感受,就是累!
二婚,對我來說與愛情無關,那真的就是實打實奔著過日子去的。實際上對於愛情,我可能也不太需要,所以走進這段婚姻的時候,也沒考慮這一點。當然這不是現實,而是在第一段婚姻中,吃過的所有苦,都是愛情帶來的。
總的來說,在這段婚姻中的物質生活質量,強過之前好幾倍,對丈夫也挑不出太大的毛病,但依然過得小心、謹慎和疲憊。
我們很少發生爭吵,即使有意見不合時,當他實在扭不過我,就隨便我的做法,然後再偷偷執行他自己的想法。
他不會向著我,也不會對我的意見和做法,表現出來情緒。至於很少吵架,也不是因為他包容我、寵愛我,更感覺是主要心思不在我身上,懶得理你,盡量不吵架。或者是,他理性的讓人害怕,好像對這段婚姻的定義很清楚,安穩往前過日子就行。
在親戚朋友的眼中,我們都終於選到了對的人,可只有我自己知道,很多的誤會和矛盾都是不了了之地沉積了下來。
另外他和前妻有兩個孩子,一人帶著一個,經常是只要前妻一個電話,三更半夜都會急忙趕過去。
說實話,我會猜忌,也想過直接把孩子接過來,這樣就能減少他們的接觸。但也只是想想,如果他真那樣做的話,我也不會願意的,承認有私心。其實他何嘗又不會猜忌我,就是那種,不知道我背著他為孩子花了多少錢,甚至猜忌我有沒有拿錢給前夫。
有時候前夫管不過來孩子,偶然讓我去照看一天的時候,表面上他很爽快與大度的同意,但只要我去了,只要我回來,就會有陰陽怪氣地試探和攻擊。
後媽難當,也是我真正經歷了,才徹底懂得。有時候我覺得他孩子大了,不需要的就沒買,回來就會被指責區別對待,私心太重。
管不了太多,責任還得由自己承擔,無論出了什麼問題,那都是自己的過失。
人都是有私心的,他也想把更好、更多的資源留給自己的孩子。就像我可以親吻自己的孩子,哪怕他滿臉鼻涕,但對他的孩子,做不到,雖然我們是夫妻,孩子也叫我媽。所以後來才發現,視如己出都是安慰人的話。
另外還有家庭的問題,婆媳關係的問題,再加上我們之間的信任根本不夠,彼此努力的方向也不同,就幾乎註定了結果。
這種感覺上的累,是真實的,是時刻的,大抵是那種,說不出來哪裡不幸福,也說不出來哪裡幸福。
03
其實二婚,把累的原因總結下來,莫過於立場、私心和利益衝突的問題。兩個人的立場完全不同,且只會固執地站在自己的立場看待問題,於是當衝突發生,肯定得不到理解。
這時候,由於考慮到二婚,使得大家都會有種得過且過的心理。懶得去吵架,不願意去吵架,問題自然就會不了了之地一件件沉積下來,長此以往,誤會加深了,溝通起來更困難了。
在這種平靜與和睦的背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心思和打算。
另外私心太重,無論是想到自己的保障,還是想把更多的資源留給自己的孩子,這都會直接發生利益上的衝突。
導致很多事情,兩個人非但不能統一戰線,反而只能站到彼此的對立面。
二婚夫妻,關係本來就敏感,再經過這一樁樁、一件件的累積,會讓人放棄一種美好的信念,接受現實,面對現實,最後變得現實。什麼叫同床異夢?就是兩個人沒有共同奮鬥的目標,你有你的打算,我有我的安排,大家奔赴的終點不同。
你想你的,我想我的,安逸的時候,也能溫馨地一起吃吃飯、喝喝酒,但是當現實問題到來,願意共同承擔一份命運的感情,可能就夠不著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