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情感諮詢以來,經常收到類似的諮詢:
「我被分手了,我想跟前任複合,但他卻不同意。他也不刪除我,還說可以保持朋友關係,可他對我的態度不咸不淡,我感覺他在無聊的時候才想到我。我該怎麼辦?還要跟前任做朋友嗎?」
你知道成年人在感情中的謊言之一是什麼嗎?
「分手後,還可以做朋友。」
千萬不要相信前任這句騙人的話。
就像成年人說了「晚安」,卻在遊戲中相遇,在朋友圈相遇;
說「改天一起吃飯」,就是遙遙無期;
說下次再聊,就是再也沒有消息。
-01
前任提出分手做朋友,意味著什麼?
第一:在他無聊時,還可以找你排遣孤獨
我想到一個案例。
女生跟初戀男友戀愛3年,男朋友劈腿,把他甩了。
3年戀愛,才經歷半年的異地戀,男生就背叛感情,這讓她很是難過,也很沮喪。
雖然被傷害,被分手,可她卻沒出息地依舊忘不掉對方。
分開之後,男生提出:「我們還可以做朋友吧?」
然後一次出差,男生又來到女生的城市,約她出來見一面。
這一次見面,也徹底打消了女生心中的最後一絲期待和幻想。
原來,男生找她的目的並不是認錯,也不是挽回,而是想跟她「溫存一晚」。
渣男啊。
如果你是「被分手」的一方,對方跟你提出繼續做朋友,那就說明:
對方打算把你發展成「備胎」,他無聊時逗逗你;利用完你之後,再次把你丟在角落。
你對於他,就是排遣孤獨的工具人。
第二:做朋友,是「不甘心」的表現
一般來說,這種心態是被分手的一方向主動提分手一方提出來的請求。
「我們還可以做朋友嗎?」
「我不奢望能跟你複合,只是想跟你保持朋友關係,可以嗎?」
很卑微,卑微到塵埃里。
就像張愛玲寫下的那句話:
「愛上一個人,你就變得很低,低到塵埃里。」
多情者無情,深情者總被傷,這是亘古不變的道理。
在親密關係中,誰用情最深,誰付出最多,就意味著誰在分手時受到的傷害越大。
經濟學上有個「沉沒成本」。
當你在某件事上投入的成本越多,你就越不想放棄。
這就是「賭徒心理」。
「沒關係,我肯定能贏」
「再堅持一會兒,說不定我就贏了」
最後,輸得徹底,輸得一塌糊塗。
感情也是同樣的道理,付出越多的人,越是放不下前任。
想要跟前任做朋友,也是他們「寄託心中執念」的一種方式。
第三:即使分手,也不想「放過你」
馮唐在《萬物生長》中寫下這樣一段話:
「我要用盡我的風情萬種,讓你在日後沒有我的日子裡,不得安寧。」
你們已經分手,前任卻糾纏著想跟你做朋友,就是打算繼續「佔有你」。
「雖然我們分手了,但你不能輕易開始新的感情」
「你能不能開始新戀愛,需要經過我的同意才可以」
就像什麼呢?
想到了知乎上的一個段子:
「你才追求我半年,憑什麼放棄?誰讓你跟別人談戀愛?」
你永遠想不到這些人的腦迴路,他們近乎極端的佔有慾,只會影響你的生活。
-02
分手後,該不該和前任做朋友?
1、什麼時候可以做朋友?
這裡有幾個前提。
第一:和平分手,沒有謾罵與侮辱
第二:做朋友的階段,彼此都是單身狀態
第三:能夠接受對方開始新的感情,看著對方曬新的生活
第四:不對彼此有太多的期待,不會複合,不會打擾彼此的感情生活
如果這些你們都能接受,那完全跟前任做朋友。
反之,如果你無法接受,也做不到這些事情,那就不應該跟前任有任何瓜葛。
有人說:「一個合格的前任,就應該從你的生活里消失。」
畢竟兩個人深愛過,無法眼睜睜地看著對方在新的感情里過得那麼幸福。
你會有種「挫敗感」。
2、好聚好散,是對彼此最大的尊重
成年人的感情,不應該猶豫不決,瞻前顧後。
每個人都應該有「敢愛敢恨」的心態和勇氣。
如果你始終沉浸在某一段感情中無法走出來,那你也將錯過接下來的精彩;
如果你整天想著前任,也會忽略身邊那些真正願意愛你,對你好的人。
泰戈爾有一句詩這樣說:
「如果因為思念太陽而終日哭泣,星星也將離你而去。」
過去的,就讓它過去;
未來的,就做好準備迎接。
愛過一場,就沒有什麼遺憾;畢竟,即使你們複合,也未必能真的走下去。
今日話題:
你能接受和前任「做朋友」嗎?
(文章配圖來源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