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給母親做完80歲生日後,我把母親接到城裡和她一起住,鄰居知道母親要進城,都說母親有福氣,稱讚我有孝心。
可沒想到和我們一家住了一段時間後,母親卻一副憂心忡忡的樣子,怎麼也高興不起來,我自己也覺得一團糟……
1.
父親去世的時候,母親75歲,我和哥哥姐姐都想母親跟著自己養老,可母親不願意,說自己還能種地,想自己一個過,讓我們有空回家看看她就行。
我們家是金華蘭溪農村的,我們兄妹3人卻沒有一個在蘭溪生活工作。
大哥18歲就跟著親戚去廣州打工,後來在東莞買了房,娶了個廣東老婆,在那裡成家立業了。
大姐嫁的倒是蘭溪本地的農民,可姐夫後來去新疆承包土地,種水果,種棉花,一年也不能回家一趟。
我算離母親最近的,我在金華婺城區當老師,嫁的也是金華本地人,從金華開車回老家只要2個多小時,所以兄弟姐妹3個中,我回家看母親的次數算最多。
母親80歲大壽,哥哥姐姐都帶著各自的家人,回老家給母親做壽,過完母親的生日,大家討論了母親的養老問題。
我們隔壁鄰居才68歲,比母親小了一輪,兒女也都不在身邊,一天摔跤了,母親剛好去親戚玩,回家去看鄰居的時候,發現沒氣了。
鄰居這件事,給我們三個打擊有點大,母親雖然身體不錯,眼不花,耳不聾,但畢竟80歲了,萬一有個好歹我們後悔都來不及。
於是我和哥哥姐姐商量起母親的養老問題。
「要不,我回來陪媽媽,我是兒子,媽媽本來就應該跟著我的。」大哥先表了態。
「大哥,你如果回來,大嫂一個人帶3個孩子太累,等三個孩子全部上學再說吧!」
大哥大嫂雖然都退休了,但侄兒結婚後響應國家政策,生了三胎,最大的16歲,最小的還沒有滿周歲。
侄兒侄媳婦開了一個小工廠,孩子們都是大哥大嫂帶的,讓大哥回家照顧媽媽不現實。
「要不讓咱媽跟我去新疆,我們再做個兩年就回來了。」
「大妹,別,你還記得上次咱媽跟你去新疆玩嗎?不是到了就生病了嗎?她水土不服,去新疆還不如跟著我們去東莞。」
聽姐姐說讓媽媽去新疆,大嫂連忙阻止。
「哥哥,姐,媽跟著你們都不現實,你們都太遠了,讓咱媽跟我去我家吧,她想回家也方便,且我家也大。」
2.
兄妹三人,我讀書最多,哥哥姐姐只讀完了小學,為了生活,很小就出去工作,掙錢養家讓我上學。
我之所以能大學畢業,又讀完研究生,找了一份好工作,嫁了個好男人,是因為我有,愛我的父母和哥哥姐姐。
高考我經歷了三次,我的學習成績一直很不錯,但第一年高考前,我生病了,高考那天我發燒還有38度多,自然也沒有發揮好,我落榜了。
90年代初期考大學還不是很容易的事,落榜了以後,我就想出去打工,哥哥阻止了我,他給我寫信,讓我去城裡復讀一年,他出復讀的學費和生活費。
但復讀一年後參加高考,我又沒有考上,而且我離錄取分數線只差了兩分,復讀班平時學習成績比我差的都考上了大學,而我卻沒有。
我覺得也許是命運如此,才會第一年考試前生病,第二年離錄取分數線2分,也許我命中注定考不上大學。
而且那時村裡也有些風言風語,說我心比天高,命比紙薄,家裡條件不好,還要復讀,一點都不體諒父母兄弟。
在我決定放棄的時候,是母親的一句話點醒了我,「你媽我沒有讀過一天書,但我也知道做個文化人,肯定比種地強。」
「你幹嘛要去聽別人說什麼,我們做父母的願意供你上學,你哥哥願意供你上學就行。」
姐姐那時和姐夫去了上海打工,特意讓老鄉給我捎回來500塊錢,給我再考一年。
我帶著父母和哥哥姐姐的期望參加了第三次高考,這次考上了大學,哥哥姐姐都離父母遠,我選擇在本地讀上學,我的第一志願是浙江師範大學。
高考成績出來,我順利地被浙江師範大學錄取,父母和哥哥姐姐都高興壞了。
大學畢業後,我學校被保送了研究生,研究生畢業後我留校工作,找的老公是金華本地人,在一家新聞出版社工作。
結婚後,我在城裡安家,雖然我家是離父母最近的,但父母只在我結婚的時候來過我家,之後10多年都沒有來過我家,他們不願意進城!
父母一直在農村生活,由於工作忙,我一兩月才回家看父母一次,哥哥姐姐離的遠,基本只有回家才回家。
我們家三個兄妹,都挺有孝心,父母60歲以後,每個月我們都會給父母一筆贍養費。
爸爸去世後,對媽媽一個人在家,我們都不放心,都想接媽媽去自己家裡住,可媽媽不願意,說自己喜歡做住在村裡。
3.
媽媽80歲生日以後,好不容易做通她的工作,讓她願意去我家生活,兄弟姐妹3個,我家房子最大,工作時間也挺鬆動,哥哥姐姐也都同意母親去我家生活。
為了迎接媽媽,我和老公、女兒好好來了個大掃除,把媽媽房間也好好布置了一下,媽媽喜歡搖搖椅,老公特意給她在網上訂購了一張。
媽媽對老公一直很好,老公對這個丈母娘也很上心,婆婆不在後,老公對媽媽就更好了,有時候我沒有時間,老公自己一個人會去鄉下看媽媽。
在接媽媽來之前,老公還特意提醒我:「你脾氣急,有時像炮仗一點就著,對丈母娘你可不能這樣,丈母娘年紀大了,你一定要有耐心!」
媽媽生日過完,我就帶媽媽進了城,到家後,我讓媽媽先休息一會,自己去超市買菜。
我買菜回來,媽媽在理菜的時候,看見超市的小票,一看幾樣菜卻要100多元,心疼死了,直呼:「這幾樣菜,我自己都能種,你們在城裡生活可太不容易了,什麼都要錢!」
吃過晚飯,我帶著媽媽熟悉一下環境,逛逛小區,省得她如果出去迷路。
媽媽逛了一圈說:「你們小區太大,感覺我要迷路,沒想到小區里居然有小花園,唉,就是種花太可惜了,如果種菜多好!」
「媽,你記住自己住在哪一棟樓幾層幾單元,如果迷路,小區的保安或者門衛會把你送回來的。」
「這麼好,問一下就會送我回家,他們的工資是你發的啊!」
「還真能說他們的工資是我發的,保安和門衛的工資,是我們這些業主交了物業費,發的工資!」
媽媽在老家除了老式冰箱,老式電飯煲,老式電視,其他電器都不會用,周末有空,我就教媽媽怎麼用家裡的電器。
可我教了老半天,媽媽連怎麼調電視都沒有學會,我都有些急了,聲音都不由自主的大了起來。
老公拉了拉我,我才意識到自己急眼了,我實在沒有耐心,還是老公陪著媽媽,教會了媽媽怎麼調電視。
媽媽會用了以後,用鄙視的語氣對我說:「是你自己不會教,還要說我笨,你看,我女婿一會就教會我了。」
媽媽來家裡的時候正好是周末,
過完周末,家裡人該上班的上班,該上學的上學,只剩媽媽一個人在家。
我有些擔心媽媽一個人在家,哎呀,我給她準備了很多的水果和零食,上班前給她打開電視,並且告訴她:「媽,中午你想吃什麼,我給你帶回來。」
「剛吃過早飯,中飯吃什麼我還沒想好,你去飯店買嗎?那多貴,我自己隨便做一點。」
我怕媽媽不會用廚房裡的東西,就對她說:「我們學校食堂很便宜的,比自己燒還實惠。」
媽媽一個人在家,我還是很擔心的,一上完課,就給她打了電話,問她怎麼樣,她說還行,還說老公回家看過她,我才放下心來。
媽媽來了10十多天後,我在上班,接到物業打來的電話:「王老師,麻煩您來物業一趟,您媽媽破壞了小區的綠化帶,還把小花園裡的花鏟了,種上了蔬菜!」
我趕到物業的時候,媽媽還在和物業理論,「我們家在這裡買了房子,你們的工資,都是我們發的,我在自己買的房子下面種點菜,怎麼了?憑什麼不讓我種菜?」
我很無語,只能點頭哈腰直道歉,對著物業的人說:「對不起,對不起,我媽剛從鄉下來,她不知道小花 園的地,是不能種菜的。」
「我會把綠化帶搞好,也會把我媽鏟掉的花重新種上的,你放心,我會承擔責任的。」
「女兒,他們的工資不是你們買房子的人發的嗎?他們就應該聽你們買房子人的話,為什麼你要跟他道歉啊?」媽媽困惑的問我。
「媽,這公園是集體的,是大家的,私人是不能去種菜的,是專門用來種花種樹的。」我只能耐心跟媽媽解釋。
但我看著媽媽一臉茫然的樣子,雖然她點著頭,但我知道她沒聽明白。
接下來的幾天,媽媽應該覺得很無聊,時不時給我還有老公打電話,問我們中午回家吃飯嗎?回來的話,她要先做好飯菜。
有時候一個電話剛打完,過一會兒電話又打來,我要給學生上課的,不方便接電話,真是很頭疼。
5.
老公說:「丈母娘來在鄉下做慣事情,現在一個人在家太無聊,你給她買幾個花盆,營養土,買幾個菜種子,讓她在陽台種菜,讓她有事可做!」
我覺得老公的話有理,就幫媽媽在網上買來各種種菜的東西,媽媽一看採種子和花盆高興壞了;她很認真地在陽台種菜,每天都要去陽台看好幾遍。
幾天後,種下的種下發芽了,嫩綠的葉子破土而出,媽媽指著那些綠葉,告訴外孫女:「這個是茄子,這個是水白菜,這個是青菜,這個是番茄,這個是辣椒,這個是蔥,過一段時間我們就能吃了。」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