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怎麼才能每天都收到這種文章呢?
答案:只需要點擊右上角「關注」即可。
沒有後路的晚年是經不起震蕩的,唯有後路留得恰到好處,即使晚年波濤洶湧也會處變不驚。
一、自己要有自己的家
不要認為兒女的家是自己的家,等到住在兒女家的時候就會發現,在兒女家裡面找不到住在自己家的感覺。如若兩代人之間住不習慣,在沒有自己家的情況下,除了退讓以外,就是忍耐,遠沒有在自己家裡面住著舒心。
自己的家不一定住,然而不能不備,住在兒女家裡面就是進可以攻,等到住在自己家裡就是退可以守,擁有自己的家不只是擁有遮風擋雨的地方,更能夠避免流離失所。
晚年但凡流離失所,幾乎所有的幸福就會跟你無關。自己的家在你生前能夠保駕護航,既然擁有不動產,兒女也就會更加重視你,照顧你或者伺候你會更加盡心竭力,畢竟在你百年之後,你的自有住房會成為給兒女的犒賞,可見自有住房無論是在物質層面還是在精神層面,都會為你營造出雙重保障。
二、自己要有積蓄
不是認為錢不重要,事實證明錢能夠解決日常生活當中的大部分煩惱,之所以晚年會出現多種多樣的煩惱,大部分跟沒錢息息相關。
擁有積蓄才能夠實現自己靠自己,養老質量的高低就是上層建築,既然是上層建築,也就會受到底層基礎的影響,毋庸置疑積蓄就是重中之重的物質基礎。
因此你不要把積蓄過早交給兒女,爭取在有生之年儘可能為己所用,等到臨終的時候有富餘就可以留給兒女作為遺產,倘若在有生之年入不敷出,自己擁有更多的積蓄,兒女就可以出更少的錢。有足夠用的積蓄作為退路,你需要修路的時候就可以修路,你需要搭橋的時候就可以搭橋。
三、自己要有健康
擁有健康的身體,長壽才會變得更加有意義,更加有價值。與其等到失去健康以後,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反倒不如提前保養身體。
失去健康以後,將會發現晚年的生活質量每況愈下,晚年的生命尊嚴大不如從前。越是失去健康 ,對老伴來說就是大難臨頭,老伴人性經不住考驗的時候,搞不好會像同林鳥一般各自飛;對兒女來說就是面臨家裡老人久病床前,兒女人性經不住考驗的時候,搞不好會不再繼續當孝子。
擁有健康,你才有資格自給自足,否則你會發現周邊原本可靠的人,將會變得不再可靠,前路難以為繼,後路道阻且長。
結語:後路就是有備無患,退休後盡量不要破釜沉舟,盡量不要背水一戰,後路才是迴旋的餘地。
喜歡文章請點個贊,謝謝支持,歡迎在評論中發表觀點!
圖片源自網路,圖文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