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簡單有效的成功法則:持之以恆

2022年11月26日22:35:28 情感 1613

我們不妨給「成功者」下一個定義,那就是在歷史上做出過貢獻或者推動歷史向前發展的人。如果說做到這兩點就算成功的話,我們看歷史上的成功者,他們似乎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持之以恆。

最簡單有效的成功法則:持之以恆 - 天天要聞

持之以恆

道理也不複雜,但真正能做到的人並不多。許多人也不是沒有目標,甚至有的人確定的目標還相當大,但一遇到「常年累月」這種事,就慢慢地懈怠了,一件簡單的事能做到幾十年如一日的人更是鳳毛麟角。曾國藩在這方面可以給我們許多有益的啟示,他做事情就能做到持之恆。比方說他每天寫日記這件事,他從29歲開始每天寫,一直寫到去世前一天,堅持了30多年,一生寫日記的字數大約150餘萬字,這件事他真是堅持做了一輩子。一件小事如果能堅持一輩子,即使是件小事也能做到「極致」。

最簡單有效的成功法則:持之以恆 - 天天要聞

曾國藩《日記》

關鍵是曾國藩寫日記並不是簡單寫「流水賬」,他是通過寫日記的方式每天進行自我反省。他寫了一輩子日記,就是每天不停地反省自己,警醒自己,不停地和自己的缺點做鬥爭,重點是這件事他堅持了一輩子,這就非常不簡單了。反思我們做事情,都是「三天打魚,兩天晒網」,能堅持下來的少之又少,能堅持一輩子持之以恆地做一件事就更加難能可貴了。

成功的法則有很多,但最簡單最有效的就是這種持之以恆的方法。英國的一個作家叫格拉德威爾,他寫過一本書叫做《異類》,在這本書里他提出一個定律,這就是大名鼎鼎的「一萬小時定律」。「定律」說的是如果你想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那麼你必須在這個領域傾註上至少「一萬個小時」。如果一天工作8個小時,一周工作5天,只需要5年的時間就可以在某個領域成為「頂級」高手。

格拉德威爾說的這種「定律」並不是自己臆想出來的,而是在大量的調查研究基礎上得出的科學理論。他對音樂家和冰球運動員進行過調查統計,他對學習小提琴進行過跟蹤研究,一個出色的小提琴演湊家用在練習小提琴的時間至少是1萬個小時以上。這種「一萬小時定律」說明,在任何某項領域取得成功幾乎與天分無關,主要是練習的次數和在熟練程度上「量」的積累。

最簡單有效的成功法則:持之以恆 - 天天要聞

練習小提琴

這種理論從許多成功者身上得到印證。你看曾國藩寫日記,他寫了30多年的日記,每天用在寫日記的時間大約是1個小時,加起來差不多正好是1萬個小時,所以曾國藩的文字水平堪稱「一流」,他的「克已修身」的理學功夫也堪稱「一流」。我們拋開他維護清王朝腐朽統治的政治立場不說,單說他的文字表達水平和自身「修為」的理學造詣,沒有這1萬小時,根本不可能達到「聖人」的水平。

還有電腦天才比爾·蓋茨從13歲時開始接觸世界上最早的一台電腦終端機,開始學習編程,到了20歲的時候他已經在編程這件事上傾注了7年的時間。按照小時計算,已經遠遠超過1萬小時,正是由於這1萬小時的積累,才使比爾成為世界級的電腦天才,其實哪有什麼「天才」,成功和勝利的花朵都是靠這1萬小時的「汗水」澆灌出來的。

最簡單有效的成功法則:持之以恆 - 天天要聞

比爾-蓋茨

「1萬小時定律」實際上就是持之以恆,堅持不懈,能做到這些需要有點堅強的意志。網路大V「九邊」原來是一家網路公司的程序員,他直接的經驗是做一個「頂級」的程序員首先要敲打10萬個以上的代碼,沒有這10萬個以上的代碼作為「量」的積累,根本無法實現「頂級」程序員「質」上的變化。要想成為「頂級」的程序員先不要想別的「近道」或捷徑,先敲完這10萬個代碼再說。敲這10萬個代碼也有個直接的感受,就是一開始超級慢,這個漫長的過程沒有點堅強的意志是「熬」不過去的,只要「熬」過了這個漫長而枯燥的過程,後面就會慢慢加快,最後才會到達那種「如魚得水」的境界。

最簡單有效的成功法則:持之以恆 - 天天要聞

程序員寫的「代碼」

他還是網路大V,平時把自己的感受寫成文字放在網路上。一開始他的「粉絲」也非常少,「漲粉」也非常緩慢,他只要有時間就寫,當字數達100萬之後,他的「粉絲」量就有了一個「突飛猛進」的過程,現在他已經是「粉絲」達到260萬的超級大V了。一開始增長緩慢的過程非常難「熬」,但只有「熬」過了那個過程,後面就會有一個「質」的飛越。

這10萬個代碼敲打下來和100萬的字數寫出來之後,你會發現這跟「1萬小時定律」有著驚人的相似。這也說明「1萬小時定律」中的1萬小時就是「由量變達到質變」中那個「量」的積累,而且幾乎所有的成功者沒有例外。

繪畫大師達·芬奇一開始學習畫畫的時候是從畫雞蛋開始的。他的老師是15世紀文藝復興時期佛羅倫薩的傑出繪畫大師安德烈阿·委羅基奧,他讓達·芬奇練習畫雞蛋,畫了一段時間後,達·芬奇畫得不耐煩了,他就跟他的老師說,畫雞蛋有什麼好畫的,我已經畫夠了,您還是教給我真正的繪畫藝術吧。委羅基奧就跟達·芬奇說,不要認為畫雞蛋是件簡單的事,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光線,畫出的雞蛋就會截然不同,如果把一隻雞蛋畫到「極致」你自然就會畫畫了。達·芬奇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畫著雞蛋,就這樣他畫了6年雞蛋,按小時算也達了1萬小時以上了,就是在這種最枯燥最無趣的簡單重複中,達·芬奇終於達到了最高深的繪畫藝術境界。

最簡單有效的成功法則:持之以恆 - 天天要聞

達-芬奇畫雞蛋

在一開始最枯燥最無趣的簡單重複過程中,如果沒有點堅強的意志「強迫」自己踏下心來進行「量」的積累,只有「熬」過了那個最枯燥最無趣的簡單重複階段,才可能達到常人無法體會的美妙境界。

西漢時期著名的史學家司馬遷寫《史記》用了18年,而且是在獄中完成的。他因為為李陵說了幾句公道話,就被漢武帝打入大牢里,而且受到了宮刑這種奇恥大辱,要是沒有點堅強的意志,不要說他能寫完《史記》,就是一般的人早就含冤致死了。北宋司馬光寫《資治通鑒》用了19年,通曉達旦的編撰和謄寫,耗盡了司馬光畢生的心血,《資治通鑒》成書不到兩年,司馬光就去世了。他在編寫《資治通鑒》的書稿中都是用標準的「楷書」,沒有絲毫的潦草,這種嚴謹細緻的精神已經達到了「極致」。一部《資治通鑒》294卷,300多萬字,用這種「正楷」光寫這些字,沒有堅強的意志也是無論如何也完不成的。

最簡單有效的成功法則:持之以恆 - 天天要聞

司馬遷寫《史記》

做到持之以恆,堅持不懈需要閱讀增長「見識」。「見」指的是一個人見到的東西,能見到的東西必然是經過實踐得到的「真知灼見」;「識」是通過學習,閱讀歷史上人物和事件,了解前人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一個人的「見識」決定著他的認知層次,認知層次則決定了一個人的人生高度。一個人增長「見識」有兩種途徑,一是通過實踐,自己有了切身的感受;二是通過學習歷史上的經驗和教訓,通過學習和借鑒歷史上的「案例庫」,知道怎麼做才會成功,怎麼做則會失敗。

懂得這些道理只是開始,關鍵是能否真正做到。王陽明的「知行合一」,說的是只有真正知道,才能做到,凡是做不到的其實並不真正明白其中的道理。真正懂得其中的道理,並付諸實踐,堅持到底,持之以恆,這才是成功最簡單最有效的法則。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長三角哪些城市愛花錢?這個城市令人意外 - 天天要聞

長三角哪些城市愛花錢?這個城市令人意外

2025年一季度各地經濟運行數據已經出爐。一季度GDP前50強城市中,19個來自長三角地區,超過了三分之一,彰顯了長三角城市集群的強大經濟能量。這19個在全國名列前茅的城市,其消費能力和傾向,又呈現出怎樣的特點?南京社零總額超過蘇州2025年一季度,長三角41座城市中有35座城市跑贏全國5.4%的平均增速,其中紹興以7.2%的...
小姨是我繼母,她兒子結婚,讓我拿15萬幫他裝修婚房,我該拿嗎 - 天天要聞

小姨是我繼母,她兒子結婚,讓我拿15萬幫他裝修婚房,我該拿嗎

"小王,坐下來,阿姨有事跟你商量。"小姨拍了拍身邊的沙發,眼神裡帶著我讀不懂的期待和一絲猶豫。屋子裡瀰漫著一股老式傢具特有的木頭味兒,混合著灶台上剛炒好的青椒土豆絲的香氣。我放下手裡的礦泉水瓶,不自覺地搓了搓手掌,心裡泛起一絲異樣的預感。
男人骨子裡喜歡的,其實是讓他覺得舒服的快樂女人 - 天天要聞

男人骨子裡喜歡的,其實是讓他覺得舒服的快樂女人

許多女性困惑:為何全心付出卻換來關係疏離?核心在於:過度透支自我的「好」,正悄悄消解吸引力。男性潛意識追尋的,是能激發生命熱力的「快樂共振體」——這種快樂,源於自我價值的堅定,而非對他人期待的無限妥協。 一、「好女人」的三大認知誤區 1.
她做保姆這些年-豪門生活之令人唏噓(1389) - 天天要聞

她做保姆這些年-豪門生活之令人唏噓(1389)

聲明:本故事純屬虛構,喜歡文章的請閱讀、點贊、評論及轉發。書接上回:這一晚,在小區物業處的出租屋內,紅蓮懷著複雜的心情入睡了。第二天一早醒來,屋子裡格外的靜,靜得能聽到外面走廊上有人輕輕路過的聲音,還有樹林里的鳥叫聲。
為啥現在明知出軌不好,卻越來越多人這麼做? - 天天要聞

為啥現在明知出軌不好,卻越來越多人這麼做?

大家有沒有發現,現在身邊聊到出軌的事好像越來越多了?明明都知道這事會傷人、破壞關係,可為啥還是有人忍不住踩線呢?其實這背後藏著咱們現代社會裡,感情模式悄悄發生的好多變化,咱們可以從這幾個方面嘮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