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不結婚成為一種現象,這個社會需要採取的斷然措施

2022年11月25日23:30:06 情感 1115

年輕人不結婚,有人說是社會進步的表現,有人說是老百姓被資本割韭菜割怕了,乾脆採取不結婚這樣的躺平行為。

不結婚本身是不違法的,也是自由的,像匈牙利,只有12%的人結婚。

對個人來說,你不結婚,除了以後你父母老去以後你就沒有家的概念之外,還有就是孤獨終老。

除了這些之外,你可以毫無壓力地過活,也無人為家長里短跟你爭吵,該如何快活就如何過。

而對於國家,對於社會,如果年輕人都不結婚,就危險了。

首先是絕戶增多,人口驟減,社會失去了活力。

其次是社會道德淪喪,人與人之間再無愛情與溫情。

不結婚的年輕人都追求所謂的自由自在,所謂的自由自在,是建立在自己一個人身上,覺得結婚後的配偶兒女是嚴重妨礙自由的人。

不結婚不代表沒有年輕人的那種需求,只是睡了就跑,不想負責任而已。

還有一種人,覺得自己結婚生子,純粹是為資本家準備韭菜的,是入套社會騙局。

這些極度自私的想法,以顛覆了傳統道德孝義為榮,絲毫不覺得是這是自取滅亡之舉。

一個國家如果出現人口的大斷層,必然會引發經濟衰退、國力下降,甚至亡國。

所以世界上沒有那個國家會鼓勵年輕人不結婚的。

如果聽不進大道理,去了解一下,你身邊有沒有老人勸喻年輕人說:「不結婚吧,孤獨終老好。」之類的言論的。

沒有吧?

還是說說對於年輕人不結婚,社會應該採取什麼措施好。

第一, 必然是要解決當下年輕人難以逾越的壓力,房價、教育成本都要回歸到一個大部分人都可以接受的區間,杜絕高價彩禮現象。

第二, 加大婚戀宣傳,使年輕人都意識到結婚是人生的大事,每個人都應在年輕時重視這件大事,而不能找借口去逃避,以至於錯過大好年華。

第三, 禁止996福報現象,解決年輕人沒有時間社交的問題。

第四, 女人結婚後生孩子算是工作,國家給予發工資,直到產假休完,因為結婚生孩子就是為國家做貢獻。

當不結婚成為一種現象,這個社會需要採取的斷然措施 - 天天要聞

當不結婚成為一種現象,這個社會需要採取的斷然措施 - 天天要聞

當不結婚成為一種現象,這個社會需要採取的斷然措施 - 天天要聞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結婚後,工資該不該交給老婆?這是我聽過最現實的答案 - 天天要聞

結婚後,工資該不該交給老婆?這是我聽過最現實的答案

有些人在婚姻裡頭,說起工資分配遮遮掩掩的,夫妻關係慢慢就疏遠了。可也有些人,大大方方坦誠對待,家裡頭的日子越過越和美。工資怎麼分配,在婚姻里那可是個影響夫妻關係的關鍵事。古人講:「夫妻齊心,其利斷金。」結婚之後,工資到底咋分配,每個家庭都得
因果定律:人品好的人,多半是智者,不容易吃虧 - 天天要聞

因果定律:人品好的人,多半是智者,不容易吃虧

有些人啊,眼睛就盯著眼前那點好處;可有的人,卻把心思花在修養人品上,想著長遠的事。人品,是一個人最硬的底牌。古人云:「厚德載物。」人品好的人,多半是智者,不容易吃虧。01:善良是智慧的體現,智者心懷善念當善良成為一個人骨子裡的東西,智慧也就
別叫老公「親愛的」了,換個稱呼,男人很愛聽 - 天天要聞

別叫老公「親愛的」了,換個稱呼,男人很愛聽

親密關係裡面,稱呼是很重要的,可以起到增進感情的作用。取一些有巧思的稱呼,會撥打男人的心房,讓他對你產生不一樣的情愫。女人在愛情裡面,真的別太老實了,你越有點情趣,男人才會越愛你。別再叫老公「親愛的」了,太俗氣,換個稱呼,男人很愛聽。
驚人的感情鐵律:中年男女曖昧,最大的問題只有這2個 - 天天要聞

驚人的感情鐵律:中年男女曖昧,最大的問題只有這2個

如果一個人無法壓制自己的慾望,沒有能力理清自己的牌局;任由感性,情緒,荷爾蒙操縱行為,而非回歸理性本身;那麼TA在感情里每個關鍵節點的選擇,都會影響自己接下來幾年的勢。看過一組數據:有超過60%的夫妻,在30歲之後,對婚姻的滿意度越來越低,
失戀後,難過很正常,但沒關係,總會過去 - 天天要聞

失戀後,難過很正常,但沒關係,總會過去

分手後,我們都是會經歷一個陣痛期的。但凡動過真感情的人,不可能不痛不癢。只是有的人來的早一點,有的人可能會後知後覺地難過。有的人是分手當下,痛會更加強烈一些,給自己一個緩衝期,陣痛感會慢慢地消退。而有的人剛開始痛感不強烈,但時間久了會慢慢浮
不聽老人言:這5種女人,娶回家就是「活受罪」! - 天天要聞

不聽老人言:這5種女人,娶回家就是「活受罪」!

在婚戀關係中,雙方的選擇確實會直接影響到彼此的生活質量。如果有些性格特質在關係中未得到及時溝通和改善,可能會帶來很大的挑戰。以下五種類型的人,如果無法有效調解,可能會影響到關係的穩定和發展,值得在交往前認真考慮:1.
離婚後要求探視孩子,對方以孩子不知生父是誰為由反對探視,法院這份判決給出答案! - 天天要聞

離婚後要求探視孩子,對方以孩子不知生父是誰為由反對探視,法院這份判決給出答案!

夫妻離婚後,孩子隨女方生活。男方要求探視孩子,被女方以「孩子不知生父是誰,現任丈夫視如己出」為由反對探視,法院支持嗎?請看本期案例!2015年,小帥與小美調解離婚,約定2歲的兒子小明由小美撫養並自願承擔撫養費。小美再婚後攜小明組建新家庭。小帥定居外地,在小明出生及1歲時有過陪護與探望,離婚後就再未支付過撫...
重病客戶取款時不幸去世,誰該為此負責? - 天天要聞

重病客戶取款時不幸去世,誰該為此負責?

摘要中青評論對老年人、病患、傷患等特定群體,社會各界都應給予更多關注和關懷。5月14日,湖南株洲一名62歲重病女子因急需取錢就醫,被銀行告知需本人到場後才能取款,在中國農業銀行株洲田心支行辦理過程中,不幸去世,引發社會關注。據中國新聞周刊報道,5月15日,去世女子家屬告訴記者,當地派出所、街道辦等部門正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