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催婚:催不出幸福,帶得來焦慮

2022年11月13日22:51:26 情感 1438

硬核催婚:催不出幸福,帶得來焦慮 - 天天要聞

在這個戀愛自由的年代,年輕人早已實現了婚姻自由,打破了過去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然而,仍然有部分地區的傳統婚姻觀根深蒂固,認為婚姻是女孩的第二人生,在婚姻市場上,結婚越早越有選擇權。

很多父母在孩子剛成年,學業還未完成的情況下,就匆匆安排相親。

尤其是沒有上大學的女孩,早早地就陷入恐婚的焦慮。


有的父母沒有與社會脫軌,卻也沒能完全與新時代融合。

所以他們不明白,對於年輕一輩而言,早婚並不是生活的解藥,更不是唯一的人生軌跡。

在父母施加的壓力下,很多年輕人開始陷入兩難的境地。

一邊是至親的父母,一邊是餘生的幸福。

有時面對巨大的催婚壓力,似乎只有妥協才是出路,可在即將放棄的那一刻,又有著強烈的不甘心。

逢年過節,想要回家看看,但又害怕七大姑八大姨的詢問,擔心每天面臨的都是「相親」二字。

硬核催婚:催不出幸福,帶得來焦慮 - 天天要聞

看著一些同齡人陸續結婚生子,而周圍總是環繞著一些催促的聲音,不停地告訴自己「該結婚了。」

就好像無論如何掙扎,都擺脫不了既定俗成的命運,這個社會似乎給了年輕人更多的選擇,卻又剝奪了他們說「不」的權利。

於是,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因為被催婚而深陷「精神內耗」。

硬核催婚:催不出幸福,帶得來焦慮 - 天天要聞

面對越來越卷的社會現狀,年輕人肩負著沉重的工作壓力,生活壓力。

還在為渺茫的前途而奔波時,又落入被催婚的漩渦,身心俱疲。

與父母一輩不同,他們讀過更多的書,走過更遠的路,看到過更大的世界,當代年輕人的眼界遠比上一輩開闊。

也正是這種誰也不願意妥協的觀念碰撞,最為折磨。

前段時間,一則新聞衝上熱搜:母親以死逼迫女兒與相親對象結婚,最終女兒訴至法院。

硬核催婚:催不出幸福,帶得來焦慮 - 天天要聞

結婚前,女兒已經表示並不喜歡相親對象,拒絕之後就去了外地工作。

誰能想到母親卻親自趕到外地,執意將女兒強行帶回家,並用各種言語進行威脅。

「不結婚,我就死給你看!」

話已至此,女兒似乎別無選擇。

本該為事業而拼搏的年紀,卻被親情套上了枷鎖。

婚後,兩人從未有過夫妻生活,就像同在一片屋檐下的陌生人。

一場沒有任何愛意的婚姻,不過是彼此耽誤,彼此消耗。

硬核催婚:催不出幸福,帶得來焦慮 - 天天要聞

這則新聞被曝光後,不少人發出疑問:「為什麼2022年了,還有這樣的事情發生?」

事實上,在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事情不在少數,只是像新聞中那樣極端的母親不常見。

很多年輕人在外地工作,不願意回家,就是怕遭遇類似的情況。

父母的逼迫遠比社會上的風險,更令人心力交瘁。

硬核催婚:催不出幸福,帶得來焦慮 - 天天要聞

在被長輩催婚的時候,如果你反問一句:為什麼要結婚?

他們不會告訴你婚姻的價值和意義,只會說:因為大家都結婚了啊。

在他們的觀念里,沒有想要結婚的年齡,只有該要結婚的年紀。

所以,結婚似乎不是自己的選擇,而是這個社會替你做出的決定。

硬核催婚:催不出幸福,帶得來焦慮 - 天天要聞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越來越多的人用「剩女」這一具有歧視性的語言來描述大齡未婚的女性。

到了一定的年齡,還沒有結婚,就會被社會貼上「剩女」的標籤。

但「剩女」這一稱謂往往忽視了何時結婚,跟誰結婚,是女性選擇的自主意願。

因為這部分女性很可能不是被剩下的,而是為了自己的事業和夢想而拼搏,這樣的人本就一身傲骨。

舒淇在電影《剩者為王》中有一段經典台詞,說出了無數人的心聲:

「單身會死啊,不結婚會被判刑啊,這個社會對我的歧視已經夠深了,你不去質問世界,還跟他們一起來歧視我。」

硬核催婚:催不出幸福,帶得來焦慮 - 天天要聞

不確定是否會妥協,但至少目前還想反抗。

很多人只要到了一定年齡,但還在單身的行列,就會陷入被催婚的恐懼與焦慮之中。

輿論的壓力,社會的歧視,不停地催促年輕人儘早步入婚姻的殿堂,無論他們願意與否。

硬核催婚:催不出幸福,帶得來焦慮 - 天天要聞

比起用世俗的眼光,通過輿論的壓力來逼迫他們結婚生子,更有意義的是改變社會傳統,制定完善的社會政策,去支持婚姻之外的更多的家庭形式。

借用電影《剩者為王》中,一位父親的話:「她不應該為父母親結婚,不應該在外面聽什麼瘋言瘋語聽多了就想著要結婚。

她應該想著跟自己喜歡的人,白頭偕老的結婚,昂首挺胸的,特別硬氣的,憧憬的,好像贏了一樣。」

我想,這才是當代年輕人想要的婚姻。

緩解年輕人被催婚而引發的「精神焦慮」的良藥,是父母的理解,社會的包容。

硬核催婚:催不出幸福,帶得來焦慮 - 天天要聞

大家都說人生的路不止一條,那麼在婚姻的道路上,能不能將選擇權交還給年輕人,讓他們為自己的人生開拓更多的可能?

如果屏幕前的你,正是因為被催婚而陷入內耗的一員,我想對你說:單身不是罪,晚婚沒有錯,你執著而勇敢,認真且堅強,不必焦慮,不必自我懷疑,人生沒有絕對的路,也沒有絕對的幸福。

最後,願大家無論結婚與否,都能積極、樂觀、坦然地面對生活。

硬核催婚:催不出幸福,帶得來焦慮 - 天天要聞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我對朋友吝嗇消費觀的鄙視,藏著自己內心深處的秘密 - 天天要聞

我對朋友吝嗇消費觀的鄙視,藏著自己內心深處的秘密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感受:看到身邊朋友在消費時斤斤計較,買瓶水都要貨比三家,心裡就忍不住泛起一絲不屑,覺得他們太「小家子氣」,而自己似乎在消費上要更豁達、更有格局?但你有沒有想過,這種對他人吝嗇消費觀的鄙視,背後可能藏著自己內心深處的真實想法呢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顧家人、還債60萬元:我不能讓他背負著失信的罵名離開 - 天天要聞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顧家人、還債60萬元:我不能讓他背負著失信的罵名離開

4月11日湖南衡陽縣金蘭鎮金家村曾家組來了一位時髦的90後美女沿途不斷有鄉親與她打招呼只見她熟門熟路地走進曾祥再老人的家送上牛奶等禮品,並掏出300元錢然後陪老人聊天拉家常,其樂融融……▲王婷與曾志的伯父。這位90後美女名叫王婷,是曾祥再老人已故侄兒曾志的前女友,因他兒子患有精神疾病,生活無法自理,王婷每年都...
人老了,走不動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這才是真聰明 - 天天要聞

人老了,走不動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這才是真聰明

在人的一生旅途中,當我們步入一定的年紀,就會被過往的記憶所包圍,如同海浪不斷拍打著心靈的岸礁。這便是我們逐漸變得柔軟和寬和的奧秘所在。正如阿根廷作家博爾赫斯所言:「歲月的流轉中,每個人都不可避免地肩負起越來越沉重的記憶重擔。」這種記憶,尤其
55歲大媽喪偶後頻繁相親,並開出4個條件,大叔直呼:無法滿足 - 天天要聞

55歲大媽喪偶後頻繁相親,並開出4個條件,大叔直呼:無法滿足

閱讀此文之前,請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每天給您帶來不一樣的故事,感謝您的支持,這廂有禮了~01我姑媽也是喪偶後開始相親,要求男方有房有車無貸款,還得會跳廣場舞,結果遇到一個大爺說房子車子都有,就是跳廣場舞會踩腳,最後
想用愛感化「治癒」NPD?別多想了!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務 - 天天要聞

想用愛感化「治癒」NPD?別多想了!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務

面對NPD的各種精神打壓和情感虐待,有些朋友「心胸寬廣、內心強大」,認為自己可以「包容」。另外,還有聖母拯救者心態,總認為她的本質是好的,相信「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愛能治癒一切」等,希望自己能用愛感化、療愈NPD。不過,「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NPD是一種人格障礙,她們的大腦部分結構異於常人(請參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