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還有一點,那就是「信譽」,更進一步來說,貴人的信譽一般都是有保證的,而騙子則並沒有信譽可言,因為騙子習慣了說話不算數,習慣了耍滑頭,習慣了言而無信。
所以,如果我們想要在現實生活中分辨貴人與騙子,還可以從「信譽」這個詞入手,可以試探性地看一看某人是否能夠說到做到。
就像有些人對我們說:「幾天之內,我一定幫你辦成某件事」,可是,等到了約定好的時間後,他卻總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往後推,敷衍我們,那他就可能是在騙我們,對我們有所隱瞞。
就像有些人對我們說:「你跟我干吧,多長時間後,我給你配一輛車或者送你一套房」,而當我們真的信了他這句話,真的去跟著他去幹活的時候,幹了很久,卻什麼都沒有得到,那這樣的人就是不可信的。
另外,還有一個比較核心的邏輯,在為人處事的過程中,貴人一般都是付出不求回報的,而騙子則是會使用各種手段和套路,讓我們為他付出,卻從未想過給到我們什麼樣的好處和利益。
這就像某些工廠逼著員工加班,卻不給員工加班費一樣,其實,這本質上也相當於一種騙子的行徑,榨取員工的勞動力,填充自己的腰包,這樣的工廠或者企業,敗退是遲早的事。
類似的,對於我們絕大多數普通人來說,如果我們遇到的是一個貴人,他絕對不會對我們說:「你先拿出點什麼,然後我再幫你做……」之類的話,而是會更看重:「我能幫到你什麼?」這就是貴人的思維邏輯。
而騙子呢?騙子的思維邏輯通常是索取的,是「我對你說什麼樣的話,能讓你給我什麼樣的東西」,他們是沒有幫助人的思維和心思的,他們只是會想著「如何騙人?如何忽悠人?如何把別人的好東西騙到自己的手裡?」這就是騙子的思維動態。
所以,如果一個人只是假借「幫助我們」的名義,其實,話里話外透露著誘導我們付出某種行動的行為,那他就可能是在騙我們。
總的來說,騙子是沒有助人之心的,而貴人則有強烈的助人之心。
昌言昌語:
如何判斷自己遇到的是貴人還是騙子?如果對方總是在幫助我們,卻很少對我們說,要我們如何回報他,那他大概率上是我們的貴人,這種情況下,既使對方沒有想要讓我們回報他,我們也要懂得知恩圖報。
如果對方的言辭之間,總是掛著一種「你要給我點……」之類的話,總是會有一種「能夠從我們這裡索取到什麼好處」的傾向,而並沒有「幫助我們做什麼事」的傾向,那他大概率上是在騙我們,這種情況下,不管對方承諾我們什麼,我們都不要輕易相信,最好遠離。
-END-
我是昌談人生,一名家庭教育局中人,聚焦家庭情感,人生百態,我們一起用經歷傳遞正能量(每天早上7:30分準時上新呦)!
本文已簽約今日頭條原創保護權益,侵權必究!
原創作者:昌談人生
首發平台:今日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