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歲的子萱是個苦命的孩子,出生沒幾天便被扔在了馬路邊。然而她又是一個幸運的孩子,養父母把她撿回去後給了她家的溫暖,即便在子萱兩歲確診重病後也沒有一絲後悔的想法,花光積蓄為她求醫。「女兒之前被人拋棄了,我把她帶回家就是我的親女兒,就算付出再大代價我也不會放棄她。」子萱爸爸雷浩堅定地說道。圖為爸爸喂子萱吃飯。
子萱是在2012年4月的一天被養父母撿到的,那天媽媽在下班路上發現了她。「當時孩子就被放在路邊的一個箱子里,身上只蓋了一層薄薄的小被子,等我妻子發現時孩子已經哭得上氣不接下氣了,很難想像再晚一會孩子會發生什麼。」雷浩回憶道。圖為爸爸教子萱學寫字。
那時雷浩和妻子已經結婚3年,卻遲遲懷不上孩子,他們在撿到子萱後驚喜萬分,認為這是老天賜給他們的禮物。可造化弄人,子萱2歲時在一場高燒時突然抽搐,被查出患有腦癱和癲癇,需要長期做康復治療,每個月都需要上萬元的費用。
身邊人都勸雷浩把孩子送到福利院,或者再扔迴路邊,可他看著可憐巴巴望著自己的女兒,怎麼也狠不下心。「我養她一天她就是我的女兒,何況她已經被拋棄過一次了,我再拋棄她那孩子以後可怎麼活啊。」雷浩和妻子下定決心,不管怎麼樣也要帶著女兒走下去。圖為子萱在做康復訓練。
可這個家本就不富裕,爸爸在飯店打工,媽媽靠賣衣服掙一點微薄收入。家裡條件有限,只能給子萱買來抗癲癇的藥物,無法給孩子做康復治療。雷浩和妻子輪流把她帶在身邊,自己教她說話、認知、走路。圖為子萱在做康復訓練。
誰知在2018年3月份,爸爸意外摔傷,右腿根骨粉碎性骨折,為了治療家裡欠下更多外債不說,子萱的治療也變得遙遙無期。
雷浩摔傷後只能卧床,女兒子萱雖然不能用話語表達,但看著爸爸痛苦的樣子,她小小的心似乎也有觸動。她知道爸爸吃下藥就能好一點,她竟主動地把藥瓶拿到爸爸身邊,這一小小的舉動打動了一家人。「孩子能這麼做,我就是拼了命也值了。」雷浩感動地說道。雷浩越迫切地給子萱治療,能下地活動後他便拄拐幹活,可沒想到,2020年1月他再次摔倒,舊傷未愈又添新傷。圖為爸爸在照顧子萱。
「我怎麼這麼沒用,孩子什麼時候才能治上病。」或許是上天憐憫,2021年9月,雲南曲靖有家醫院得知了子萱的情況,答應可以讓子萱去做康復治療,並且費用上有所減免,雷浩得知消息後十分激動,不能幹重活的他帶著女兒來到了醫院,開始了康復治療。病了這麼多年,女兒終於得到治療這讓雷浩十分珍惜,可看著女兒治療時所受的痛苦後,他內心的更多是心疼。圖為子萱在。
「針灸的針那麼長,扎進女兒穴位後孩子一下就哭了,這麼多年我最受不了的就是孩子在我面前哭,好幾次我心疼得都想讓孩子不受這罪了,可我知道必須得咬牙堅持。」內心的痛苦讓雷浩無比煎熬。圖為子萱。
因為受傷,雷浩獨自照顧子萱也不容易,子萱每天需要做的項目有很多,每次他爬上爬下帶著女兒結束一天的治療後,腿部鑽心的疼痛,經常一整夜都睡不了覺。即便如此,雷浩卻從未後悔當初的決定。「我撿回子萱時就一心希望孩子有個家,我不期盼她能像正常孩子一樣,我只希望將來我們不在了,她能照顧自己活下去,這樣我也心滿意足了。」雷浩拉著子萱的手,含淚說道。
讓雷浩欣慰的是,所有的努力都沒有白費,子萱現在有了很大的好轉,吃飯、上廁所這些自己都能夠做到。認知也有了很大提高,不光能用手表達出自己想要什麼,有時候甚至還可以幫雷浩按按肩膀,捶捶背。雖然現在子萱還是不會講話,但已經能發出聲音,醫生說在不久的將來很快她就能開口說話,雷浩越來越期待女兒開口喊自己的那天,可現在家裡卻走上了絕境。圖為子萱。
現在一家全靠妻子打工收入,除了子萱治療的開支外,年紀大了的爺爺奶奶身體也每況愈下。爺爺患有丙肝需要長期吃藥,奶奶脊柱受損也需要吃藥維持病情,巨大的壓力壓得雷浩夫妻倆喘不過氣,子萱接下來的治療費成了最大的問題。圖為醫院裡的父女倆。
進入下面的小程序,可以幫助孩子
(此處已添加公益募捐功能,如有捐贈需求,請到今日頭條 APP 查看)
自2022年2月以後您在今日頭條看見都是集體項目,同類孩子共同一個捐款項目,款項會根據該篇稿件數據撥給相應孩子。原創作品,嚴禁任何形式轉載,侵權必究!#頭條公益##攝影頭條##圖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