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國慶期間,我咬咬牙,自己湊了30萬付了首付,在市區買了一套房子。回到村裡,鄉親投來讚許目光,我頓時感覺足下生輝,走路帶風。
我也不知誰把消息泄露出去,本來買房子也沒覺多大事情,雖然自己心裡也喜滋滋的。後來發現遠在遠方的親戚也知道我買房子了,才知道爸媽逢人就說,我在城裡買房子了。
爸媽其實也很低調,他們並沒有當作一件天大喜事告訴別人,老人家知道鄉鄰間常互相攀比,心生嫉妒。但在日常聊天中,我媽常嘆氣心疼我:「唉,我兒子太辛苦了,每月供房就得好幾千。」起初有些鄉親並不知道我買房子了,投來詫異並帶著些許嫉妒的目光:「你兒子什麼時候買房子了?」
這樣一問,關於我買房子的話題就扯開了,我媽不得不把我買房子的經過一五一十告訴他們。臨了還搖搖頭還補一句:「我說農村好好的,幹嘛非要在城裡買房子呢。在村裡想吃什麼種什麼。城裡聽說連沖廁所的水都要錢。」
鄉親也很給面子附和,「雖說都要錢,也不是誰想買就能買得起的。」
我爸跟別人講我買房子檔次又高一些,他會講到樓盤地段,房子的配套,坐向方位等。他就嫌棄我的房子靠近馬路邊,擔心以後汽車經過吵著睡不著覺。其實房子都還沒建成,他也沒去樓盤看過,只是聽我說說而已。
對於大半輩子住在山區小鎮的農民,在城裡買套房子確實是件大事情。城裡有房子就可以從「鄉下佬」變成城裡人。雖然現在城裡人沒有以前那麼吃香,但也是擺脫一種身份跨越。有哪幾個不嫌棄鄉下人土裡土氣呢。
作為中國最基層的人民,買房子可能是這一輩子最大的支出,甚至要耗費三代人的心血,怎麼不炫耀一番呢。我買房子時,還是自己獨立完成的,我媽在嘆氣中,也一再表明,家裡並沒有幫兒子出一分錢,都是他自己弄的。這樣一說,又贏得鄉親一番讚許。
也許是爸媽在村裡太高調宣揚了,一年後我房子所在樓盤被宣布成為爛尾樓。開發商涉及到刑事案件,資金凍結,樓盤無法再開工建設。
我猶如晴天霹靂,一個打工仔,30歲了,哪裡還有錢買第二套。
後來了解到樓盤的案件跟澳門太陽城周焯華有關。簡直不可思議,我一介草民竟如賭城大亨扯上關係,別人的手為何能伸那麼長。從前對洗米華的了解,僅是在娛樂頭條看到他的原配跟玉蘭油廣告女孩「奪夫大戰」,雖心生景仰一個男人的魅力,也不曾想念到他也會奪走好多家庭的幸福。
收不到房子,爸媽沒面子外談論我買房子的事情了。鄉親主動提起他倆支支吾吾。2020年疫情肆虐橫行,但人們覺得它很快會控制,人們生活很快恢復正常。
我也只好安慰爸媽,政府會幫忙處理跟進,其他業主也聯合上訴,很快會收到房子的。
2022年,疫情持續不斷,人們說青春幾年,疫情就佔三年。我仍然收不到房子,政府部門也說在處理中。我一邊租房子,一邊供房,倍受壓力。前段時間我又失業了,擔心供不起房子,果然在今年九月,大病一場,迫使我斷供了,銀行發來一堆信息。
我沒把斷供的房子告訴爸媽,他們會覺得沒面子。更重要他們年紀大了,沒什麼經濟來源,干擔心。每月我還得給一些生活費他們,買點肉吃。
今天是2022年10月6號,國慶假期將要結束。我著急想著賺錢把房貸供起來,就如2019年我籌錢交首付買房子一樣。
但我還是特別懷念2019年那些陽光燦爛日子,那會自己還年輕,心裡著實有盼頭,唯一煩惱就是那會香港暴亂,還沒得到鎮壓。但在2019年國慶國家成立70周年大閱兵典禮上,電視機前的我們,看的熱淚盈眶,國家有信念,人民有信仰,我們為祖國強大而感到無比驕傲自豪。
那個國慶,我們揮動著小紅旗,走在人來人往的大街上,心情無比愉悅。
那面小紅旗我還收藏在盒子里,雖然失業輾轉幾個城市,很多東西都捨棄了,但那面小紅旗捨不得丟棄。看到它,彷彿回到自由呼吸的時光,每天不用帶口罩。我的工作很穩定,且平台發展空間很大,只要努力上進,大有發展前途。
今年國慶,我也收藏一面小紅旗,我覺得把它跟2019年的那面紅旗放一起,特別合適。
相比三年前,我老了許多,眼角有了皺紋。但我更成熟了,想的事情考慮更周到。發現錢也更難掙了。但我覺得人生還是有很多可能的,過好每一個平凡的一天。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確實也是如此。
「別哭,前面一定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