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一個很大的思維錯誤,就是賺錢和成功是靠著信息不對稱,這其實是不準確的,在這樣信息爆炸的年代,人為什麼還是有巨大甚至更大的差距。人與人之間差距是由眼界決定的。
古代那些nb古人如果反穿越到今天,只要給他們描繪一些大情況,他們很大可能做出比現代人更好的判斷,這就是思維高度和眼界的問題。我們平時,要學習和培養的不是簡單的知識,還是要自己去多體驗,多思考,多總結,不是單純收集信息。眼高手低,不是問題,核心不是眼高,而是手低;眼高還有救,眼低真心就完蛋一輩子了。
十年前,認識了位好朋友。
他喜歡研究康波理論,他認為人發財就是靠康波理論。
他的研究,不是預測。
他認為,經濟周期無法預測。
只能是一個概數。
簡單一點理解,也就是每十年有一次資產翻倍的機會。
抓住了就抓住了。
抓不住就沒抓住。
但是,無論你抓不抓,它都來。
那,如何應對呢?
他認為,應該把應對日常化,每一天都在籌備未來某一天突然爆發的閃電,所以要把資產不斷的鋪設進場,確保閃電來臨時,我們能被霹中。
我認識他的時候,他的資產大約在2000萬左右。
2017年左右,他要跟我合作,我出人組織團購,他負責去跟地產公司溝通,我們要從開發期就參與進一整棟樓,當時需要1.5億,我出5千萬,剩餘資金他出,他當時可以調動的資金已經可達一個億了,不是他自己的錢,而是周圍朋友的,他是一個很值得信賴的人。
他玩的是一個蹺蹺板式的康波。
這幾年布局在地產,過幾年布局在股市,現在的他,已經更厲害了,今年春天,他跟我講的布局又調整了,叫股債平衡布局法,把資金全部鋪進去,他認為自己的年齡決定了,就這一次機會了,他覺得我稍微年輕一點,還有兩到三次資產翻倍的機會。
賺錢速度再快,哪有倍增更恐怖?
閃電來的時候,往往不是倍增,是兩三倍的翻。
其實,這些年跟隨這位朋友的朋友們,都發財了,我算例外,後來我仔細評估了一下,主要原因是我給人的感覺是太有想法了,一般人不願意帶我,若是玩好了,那挺好,玩砸了,我就屬於恐怖分子,黑的白的不都憑我怎麼寫嗎?
我自己的想法是,我自己更聰明,更智慧。
我有屬於自己構建未來的方式。
所以,我差不多十幾年的時間裡,並沒有接納這個思路,一直到今年,尤其是最近,我在研究量化交易,過去做定投我是沒看過歷史數據的,但是量化交易是需要研究跑歷史數據的,從而驗證邏輯是否成立。
跑歷史數據,我才發現,相比閃電來臨,日常賺的錢,都是芝麻。
閃電降臨時,全是西瓜。
他的理論真的對,用九年時間去鋪設資金,去等待。
閃電過後就走。
要麼換領域換賽道,要麼原賽道重新鋪設……
止盈才是核心學問。
我最大的問題是不夠謙虛,否則,現在也是億萬富翁了!
他的觀點是什麼?
例如我的定投,圍觀者們總是說,你看,四年了才3%的收益,還不如存銀行呢,我自己也會焦慮,看吧,我曾經有120萬的收益,現在全還回去了。
若是按照他的理論。
他認為不漲才是最好的,最好是10年沒漲,我用10年鋪設進去了1000萬本金,然後接著迎來了新的上漲周期。
他幫我設計的定投模型更變態:每個月投入一筆錢。
中間不做任何調整。
過30年,再取出。
這叫,存一筆給未來的錢。
一定會翻倍嗎?
若是指數基金,一定會,因為指數基金是動態的,不斷的納入優質公司,不斷的剔除下墜公司。
不是翻一倍兩倍的問題……
上證50歷史走勢圖,起點是0.114。
2
限電中的重慶地鐵,很有未來感。
3
舒淇,真的太美了……怎麼能做到狀態那麼好……很難相信姐46了…
我有個朋友,是舒淇的鐵粉。
我採訪過她是如何保持身材的,她說自己發明了舒淇減fei法:每次想吃垃圾食品前,問一下自己:如果你是舒淇你會吃這包薯條嗎?
4
很喜歡俞敏洪說的一段話:「不要太關注你周圍所擁有的東西,以及周圍人的發展;不要人為的給自己身上加負擔,但有一點不要忘記了,你一定要進步。因為你進步才會讓自己變得越來越有錢。人生一輩子最重要的就是,你必須不斷提高自己,讓自己每年都變得更加值錢,這才是你做重要的事情。」
昨天,同學說心情不好,覺得前途渺茫。
我的觀點是,不能這麼想。
我們今天的生活,都是當時無法想像的,就是讓我們再怎麼使勁想,也不敢想,同樣的道理,20年後的我們,也是我們今天無法想像的。
所以,要滿懷期待的去面對。
5
很簡單的道理,朝鮮巴基斯擔也能造原子彈…… 簡單一點理解, 原子彈就是炮彈里填充的彈藥不同而已。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