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時大廟的那些年那些事兒》(連載第114)

2022年07月03日06:55:05 情感 1781

希望感興趣的朋友讀完之後點贊、關注。如果能夠留言評論,更是感激不盡,我會盡量回復。您的支持就是我持續更新的最大動力,同時期待您提出寶貴的意見或建議,謝謝!

家裡晚輩給長輩拜年,營子里剛娶的新媳婦兒給上了年紀的老人們拜年,小孩子們則興高采烈地換上新衣服,三五成群、相約結伴給各家各戶的大人們拜年。

拜年時,女孩子們還不忘互相比較一下新衣服。如果,大家都說某某的新衣服好看,那這個女孩子的笑臉估計會保持至少三天而不退。

不像如今,生活富裕了,孩子們也不再為那身新衣服和好吃好喝而睡不著覺。

但我總想,當年讓我們興奮不已、憧憬期待的真的僅僅是這些物質上的東西嗎?

那洋溢著幸福開懷的節日氣氛,人與人之間沒有太多隔閡的親密往來,節日里那份特有的對歲月人生的感嘆和對未來的嚮往,等等,這些也許才是這個節日真正的精神內涵和意義所在吧。

拜年的人,如果是給本家的長輩拜年,則要磕頭。如果是給本營子歲數大的長輩拜年,則不需要磕頭,兩手相握,作揖即可。


《兒時大廟的那些年那些事兒》(連載第114) - 天天要聞

到了每一家都是先說喜慶話,然後坐一會兒喝點茶水、吃點瓜子嘮嘮嗑,特別隨意自然。即使平時有隔膜的兩家人,在這一天在表面上也會笑臉相迎。

有的家戶門大,長輩多,孩子就悲催了。一上午從各家拜年回來,膝蓋是遭足了罪。

尤其是當時家家都是土地,幾乎所有的孩子出去拜年回來,嶄新的褲子都沾滿了泥土,都要把剛剛穿上的新衣服好好胡擼一遍。因為老一輩的人有說處,初一不準洗衣服,不準往外扔垃圾,等等。

非常慶幸的是,現在好多老虧成老講究都被移風易俗了。現在的孩子們給長輩拜年,不僅不用磕頭作揖,而且還得看心情,高興了,給你問句「過年好」,不高興的話,可能瞅都不瞅你一眼,自顧自地抱著手機旁若無人。

這種現象,不是存在於某一家,而是許多家都這樣。也不是存在於某一個孩子身上,而是許多孩子都這樣。

客觀來說,不是大人不教導,不指料。而是孩子們對大人的說教根本就不理不睬,我行我素。即使大人氣得眼藍,但吹鬍子瞪眼的結果卻差強人意,不知道這算不算社會進步的悲哀。

想開了,也就心安了。因為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主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成長痕迹。

不在那個年代的農村長大的孩子,無法體會那段艱苦的歲月。沒有經歷過那個貧窮落後的時代,我們的孩子也無法體會我們這一代人的艱辛。


《兒時大廟的那些年那些事兒》(連載第114) - 天天要聞

憶苦思甜不忘本。可好多的同學、同事、親戚、朋友都抱怨:「現在的孩子太矯情,現在的孩子太難管。身上存在著種種不好的毛病,卻又說不得。」

是啊,看看現在的孩子,青春期叛逆,一個多麼好的調皮搗蛋的借口。

在我們小的時候,你還青春期,笑話。一根講棍兒敲在額頭上,一頓大鞋底子烀在屁股上,一個大耳刮子摟在腦袋上,一隻鎬把掄在後背上,啥期都不期了。

你想拿你小時候的乖巧聽話去引導他,你想用中華五千年的傳統美德去教育他,你想用文明禮貌的人公之理去感化他,可現在的孩子願意聽嗎?

你想向他傾訴,只能是一廂情願,你想讓他聆聽,只能是一種奢求。

「你們那個時候是什麼年代,老土。」一句話讓你啞口無言,讓你無言以對。

讓你真切地感受到我們小時候和大人之間不曾有過的「代溝」,現在不僅有,而且深不見底深不可測。

過了正月初一,便是親戚們走動的時候了。遠遠近近的親戚們,開始互相拜訪。

記得小時候,過年,過節,或者哪家有了紅白喜事。親戚們不管路程多遠,不管天氣如何,都會跑來幫忙。

讓人從心裡由衷地感動,讓人真正感受到「是親三分向,是火熱其烣。」即使是親戚繞親戚,親戚套親戚,七杆子打不著、八杆子戳瞎眼的親戚,也都顯得格外親熱,有著十足的親戚味。

特別是一些女人們,手拉著手,好似有說不完的知心話,嘮不完的家長里短,訴不盡的骨肉親情。那種親熱勁兒,絕對會感染旁邊的聽眾,讓你不由自主地從心底里生髮出感動來。


《兒時大廟的那些年那些事兒》(連載第114) - 天天要聞

但現在的親戚之間,情分卻愈發地淡了,有的甚至形同陌路,成為了有血緣紐帶關係的陌生人。

究其原因,多種多樣,十分複雜。但主要的原因不難找到。

就是生活沒有了交集,自然關係就淡了。俗話說:「三年不上門,當親也不親。」朋友如此,親戚也如此。

現代生活的快節奏,讓「忙」成為了每個人的日常壓力。忙於工作,忙於生計,忙於照顧老人,忙於照顧孩子,忙於各種各樣的應酬,忙於迫不得已的交際,忙於……

總之,每天都很忙,每年都很忙。以至於忙得忘記了親戚之間的走動,忘記了親戚之間的過往。

距離上的疏遠,來往上的淡化,時間上的流逝,讓親戚之間的感情就愈發地淡了。久而久之,親戚間的感情就蕩然無存了。

淡如白開水,沒有一點味道。淡如白紙板,沒有一點色彩。

尤其是農村城市化的進程,越來越多的曾經有著樸素情懷的農民,進入城市之後,由於「一切向錢看」的市場經濟思想觀念的衝擊,導致了傳統親情交往愈發地變味兒了。

另外,大家都在陌生人的世界裡生活。相處關係更近的反而是同事和朋友。人和人之間是相互的,彼此幫襯才能走得更遠,親戚之間尤為重要。

親情是春風吹來時,播種在田園裡的希望。親情是酷暑來臨時,撐開在你天頂上的一抺清涼。親情是金秋豐收時,收藏在你心中的甜果。親情是嚴冬到來時,投射在你身上最暖的陽光。


《兒時大廟的那些年那些事兒》(連載第114) - 天天要聞

天地之大,無奇不有,唯親情永恆。生活之美,無所不愛,唯親情難忘。沒有親情的日子是孤獨的,沒有親情的生活是痛苦的,沒有親情的人兒是不幸的,沒有親情的天空是昏暗的。

(待續)

文中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謝謝朋友們動手關注、點贊、評論、收藏、轉發)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良心,永不過期 ——記2024年「誠信之星」劉平貴、李繼林夫婦 - 天天要聞

良心,永不過期 ——記2024年「誠信之星」劉平貴、李繼林夫婦

重翻賬本,劉平貴、李繼林夫婦滿心感慨。寧紹雄攝掃描二維碼觀看視頻 一對農民夫婦,在遭遇洪災,自家麵粉廠被淹的關頭,不顧一切搶出一沓沓賬本,從此毅然走上漫漫「還糧路」。從2010年到2020年,10年時間,一家人咬牙堅持,硬是把周邊18個村、200多戶村民寄存在廠里受損的76萬斤糧食一斤不差地還清。 故事的主人公是曾獲...
她有這幾種表現還不放手?你這是拿刀子剜自己心呢 - 天天要聞

她有這幾種表現還不放手?你這是拿刀子剜自己心呢

感情里最磨人的不是乾脆的了斷,是用暖昧的糖紙裹著玻璃渣喂你吃。就像穿了雙磨腳的高跟鞋,走一步疼一步卻總騙自己「再忍忍就習慣了」——當女人出現這些「消耗型信號」時,硬撐著不放手不是痴情,是拿自己的心當靶子練箭。
空難逃生自救指南 - 天天要聞

空難逃生自救指南

最近看到飛機失事的新聞,心裡咯噔一下。你大概和我一樣,每次坐上飛機,都會有一瞬間的恍惚。當巨大的機器轟鳴著衝上雲霄,把你帶離熟悉的大地,你會覺得人類既渺小又偉大。我們在萬米高空,喝著飲料,看著電影,暫時忘卻了樓下的車水馬龍和瑣碎日常。
韓國80歲老人開車衝進休息站導致16人受傷,因走錯路錯踩油門 - 天天要聞

韓國80歲老人開車衝進休息站導致16人受傷,因走錯路錯踩油門

△事故現場2日上午11時32分許,韓國嶺東高速公路江原道大關嶺休息站,一名80多歲的女性(警方暫稱A某)駕駛一輛白色福特Explorer SUV失控沖入休息站,撞碎玻璃並撞毀多張桌椅,最終車輛卡在餐廳櫃檯前停下。 △事故現場A某向警方供述稱,她發現開錯方向想要停車,結果誤踩油門踏板,導致事故發生。經初步檢測,警方排除其酒...
從風花雪月到同舟共濟:婚姻與戀愛間那道看不見的界碑 - 天天要聞

從風花雪月到同舟共濟:婚姻與戀愛間那道看不見的界碑

副標題:戀愛與婚姻的本質區別是什麼?當設計師林薇在結婚三周年紀念日翻開戀愛日記,指尖划過「他冒雨送來的奶茶甜到心底」的字句時,窗外正傳來丈夫與維修工討論水管爆裂的喊話聲。這一刻的錯位感,恰似無數親密關係演變的縮影——**戀愛是兩顆星辰的浪漫
現在做中介,也不好混了 - 天天要聞

現在做中介,也不好混了

前段時間一位TOP10房企營銷總在飯局上放出豪言:「現在雖然沒地沒項目,但也無所謂,大不了開個門店做中介老闆,20多年的房地產經驗總能有口飯吃」。如果是2019年之前,他的觀點也許成立,但放到現在只能說他還真的高估了自己的實力,因為房地產的「食物鏈」早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024中國房地產中介行業白皮書》顯...
50歲以後,最該討好的是這4個人,永遠別得罪,現在知道還不晚 - 天天要聞

50歲以後,最該討好的是這4個人,永遠別得罪,現在知道還不晚

年輕時,我們總覺得世界很大,朋友很多,時間還長。可過了50歲才發現,人生就像一場減法,真正值得掏心掏肺的,不過寥寥幾人。五十歲之前,人們往往拼盡全力向外索求;直至五十歲過後,方才領悟要向內收斂。那些曾經追逐的名利、面子、社交,漸漸變得不再重
你照亮了這個世界,這個世界才會照亮你 - 天天要聞

你照亮了這個世界,這個世界才會照亮你

#心中的靈魂伴侶#活成陽光,成為一道光​每個人都喜歡身邊圍滿了人,被擁護,被人追棒,都想有人來照亮你,但是我們又不想成長自己,不想去行動起來,恐懼,依賴,退縮,……,將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但是當你這樣想的時候,其實別人也有這樣的想法,所以我
女人有這些「微反應」,明顯是動情了 - 天天要聞

女人有這些「微反應」,明顯是動情了

兩個人在一起的時候,女人對你態度冷冰冰,對你的事情不上心,你親近她,她會後退,會下意識將你推開,你有事情要麻煩她,女人很容易失去耐心;某些時候,你穿荊度棘,為女人做一些事情,試圖哄女人開心,女人卻不受哄,總是怠慢你,在這個時候,你應當明白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