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照顧我癱瘓的母親,那就離婚」56歲女人:好啊,早想這樣了

2022年06月29日13:24:22 情感 1899

「你不照顧我癱瘓的母親,那就離婚」56歲女人:好啊,早想這樣了 - 天天要聞

琉璃易碎,感情易散。太多的婚姻告訴我們,感情經不住歲月流年的打磨,更承受不起現實的考驗。明明是彼此相愛,牽手紅塵;美好的開始,卻被光陰里的瑣碎擊碎。

最初的感情是真的,以前的誓言還猶在耳邊,在生活的磨礪下,彼此對對方有了新的要求,對婚姻有了自己的認知,在一次次的生活打擊里,因人性里的自私,最終走向分離。

都說女人的一生是不容易的,做女兒的時候,要求聽話懂事;做媳婦的時候,要求賢惠付出;唯獨沒有女人自己,活到了老年,才明白,此生沒有為自己而活。

生活里,很多男人自認為「娶妻子就是回來替他盡孝」,若妻子不願意,就是不賢惠,不孝順,就不是好女人,更不是好媳婦,應該立刻下堂去。

古代的女子是依附男人生活,嫁漢嫁漢穿衣吃飯,而如今的女人,自己有獨立生活的能力,嫁到夫家,婆母善待,女人自然會回饋善良。

社區里,56歲的秦姐因不願去照顧癱瘓的婆婆,被老伴提出離婚,她卻說:早就想這樣了,離吧,離開誰都能過好自己的日子。

「你不照顧我癱瘓的母親,那就離婚」56歲女人:好啊,早想這樣了 - 天天要聞

傾訴人:56歲的秦姐

我今年56歲了,已經退休6年,老伴還有幾年才退休,獨生女兒在外地工作成家。

前段時間,婆母一場疾病癱瘓在床,老伴和哥哥姐姐們商量著,讓我去婆家照顧伺候。我提出自己如今被更年期折騰得渾身沒有一處不疼,大家還是按照在醫院的方式,三家出錢,給婆母請住家保姆照顧,我們離得近,經常回家照看還是可以的。

如果讓我全天24小時照顧婆母,也許她沒事,我早早地就走了。當我說出自己的想法時,先是大姑姐說,你都退休了,又沒事做,照顧媽也許對你更年期更有好處的,再說了,我們也不白讓你照顧,每月我們給1000塊的費用。

我沒有搭話,老伴的大哥接著說,弟妹啊,你看你嫂子要照顧小孫子,你姑姐也要帶外孫子,你們三個人,就你現在沒啥事,我們每月按時給你工錢,絕不白讓你付出

我對老公大哥說,你也退休了,你來照顧好了,我也每月給你發工錢,也不白讓你付出。還沒有等我說完,大姑姐和大伯哥就生氣地罵我老伴,說我老伴沒有本事,在家一點主也做不了。

「你不照顧我癱瘓的母親,那就離婚」56歲女人:好啊,早想這樣了 - 天天要聞

當時老伴就給我臉子,對大姑姐和大伯哥說,你們各自回家吧,這裡有我們照顧媽。老伴一副心有成竹的架勢,然後轉身對我說,你先去給媽做點流食,再給媽找出衣服,一會兒給媽再擦個身子。

我沒有動,也沒有說話,大姑姐和大伯哥聽老伴如此說,他們也就各回各家了。房間里剩下我和老伴,老伴還在那裡吆喝著我幹活,還一邊罵我不懂事,沒有人情味,不賢惠。

我也沒有搭理他,轉身拿起我的包回我自己家了,把老伴獨自留在了婆母家裡。別說我狠心,不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

我嫁給老伴30多年來,婆家當我是外人,從來就沒有把我當成自家人看待。大伯哥沒有退休前,大小是個領導級人物,總是一副看不上我這個底層的操作工;大姑姐更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樣,不論我怎麼做,在她的眼裡,我都是高攀了他們家。

「你不照顧我癱瘓的母親,那就離婚」56歲女人:好啊,早想這樣了 - 天天要聞

最初的時候,我也是被老伴追求了一年後才同意嫁給她的,我們也曾有過歡愉的感情和陪伴,隨著女兒的出生,婆母的歧視,以及大姑姐和大伯哥的不在乎,我在他們家是低人一等的沒有話語權。

我努力教養女兒,培養她的讀書,陪伴她學琴,讓她有能力,有本事,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樣子。因為我知道,女人在婆家沒有話語權是多麼的卑微。

我和老伴三十多年的婚姻里,我也知道他曾有過好幾個紅顏知己,也曾有過身心的背叛。為了我自己,也為了女兒的前程,我一直隱忍著,只要他還交工資,其他的我都不計較。

如今,女兒工作不錯,家庭不錯,我自己手裡也有積蓄,退休金,未來即使一個人也可以生活得很好,只要老伴不是很過分,我還是願意原諒一切,畢竟老夫老妻離婚對誰都是傷害。

「你不照顧我癱瘓的母親,那就離婚」56歲女人:好啊,早想這樣了 - 天天要聞

大姑姐和大伯哥在這個家裡,從來都是他們說了算,但這次,我沒有聽從他們的安排,也沒有給老伴這個面子,他們非常生氣,不知道在老伴跟前說了些什麼,老伴請假半個月後,回來跟我說,你要是不去照顧伺候我媽,咱們離婚吧。

我當時正在莫名地出汗(更年期的盜汗),一聽他這樣說,內心一下子就涼了。原來,在他的心裡,娶媳婦就是替他盡孝的,娶媳婦就是要聽從他們的安排,否則就是不孝,不賢惠,就要被休掉。

我一個勁地穩住自己的情緒,冷冷地說,好啊,早就想這樣了。然後我就開始收拾自己的東西,從地下室找出行李箱,把一切都弄好了,我跟老伴說,你寫好協議我回來簽字辦手續。

老伴沒有想到我會如此決絕,他以為嚇唬我一下,我就會跟以前一樣,只要他發發脾氣,我就按照他們的要求去做,不論是大姑姐的挑剔,還是大伯哥的「命令」。

「你不照顧我癱瘓的母親,那就離婚」56歲女人:好啊,早想這樣了 - 天天要聞

以前,我照顧公公沒有怨言,是因為這個家,只有公公對我還有笑臉,知道我的委屈和不易,所以他病了,我會去照顧,端湯喂葯。

可如今我自身都這樣了,老伴不僅沒有心疼,還理直氣壯地要求我,而且大姑姐和大伯哥也覺得我是好起伏好說話的綿軟性子,在他們的眼裡,似乎我就該做這一切。

面對這樣的老伴,離婚對誰都好。也許我會孤獨寂寞,但我內心卻是飽滿豐盈的,不必再委屈自己,看大姑姐和大伯哥的臉色,也不必再被老伴指使做誰的免費保姆。

三十多年的隱忍,早已讓我的心涼了,如今他主動提出離婚,不是正好嗎?彼此放過,他再去尋找一個願意照顧他媽的女人好了。

不要說我無情,也不要說我沒有責任感。走到了這一步,都是有因果的。

「你不照顧我癱瘓的母親,那就離婚」56歲女人:好啊,早想這樣了 - 天天要聞

結語:

想起這樣一段話:「女人是女兒、姐妹、妻子、母親,但首先是她自己。沒有獨立的自我,無人能給她自由;沒有完整的自我,無人能使她完整。在尋找幸福的道路上,最可靠的辦法就是找到自己。」

三十年的婚姻里,委屈自己,成全別人,不過是為了自己的面子,為了孩子有個完整的家,但唯獨忘記的自己。如今因這個理由離婚,也是一種解脫。

畢淑敏曾說:「婚姻的本質像是一種生長緩慢的植物,需要不斷灌溉,加施肥料,修枝理葉,打殺害蟲,才能有持久的綠蔭。」

若婚姻里兩個人不是彼此互補,彼此遷就,彼此理解,總是一個人一味地付出,也有累的時候,當這個累的人不想再付出的時候,婚姻也就到頭了。

作者:華貴禪心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你有故事,我有茶,一起暢聊餘生時光。

文中配圖來源於網路。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弟弟去世20天,我高考完才知道!」網友熱議:該說嗎? - 天天要聞

「弟弟去世20天,我高考完才知道!」網友熱議:該說嗎?

高考重要,還是親情重要,如果是你怎麼選?近日,一女孩高考結束後,卻被告知,她心愛的弟弟已經去世二十多天。女孩的後悔女孩的弟弟年僅3歲,因為年紀小,父母對弟弟關注更多一點,女孩對此也常有怨言。甚至在高考期間,因為家裡沒有打電話,在電話里抱怨母
丈夫得知妻子出借20萬後輕生,真是悲劇,敲響警鐘 - 天天要聞

丈夫得知妻子出借20萬後輕生,真是悲劇,敲響警鐘

#丈夫得知妻子出借20萬後輕生#不論一個人負債多少,都不要選擇輕生,活著就有希望。6月10日有媒體報道,福建莆田,一女子瞞著丈夫借給別人20萬,沒想到到期了,錢拿不回來。所以說不要想別人的利息,這真的很不靠譜,常在河邊走,早晚要濕鞋。錢只有
我55歲,老公才45歲,為了不顯老我天天去美容院做保養 - 天天要聞

我55歲,老公才45歲,為了不顯老我天天去美容院做保養

早知道我今天上午呆在家好好寫頭條了,免得出門受刺激。小區附近新開了一家艾灸館,可以免費體驗一周,朋友非要我陪著一起去做個艾灸試試,我想著最近老是下雨身子總覺得很沉重去做一下艾灸可能會舒服點。到了艾灸館人挺多的都在排隊,老年人嘛一邊排隊就一邊
我退休金5千帶孫6年,70萬給兒媳,我1百買大衣兒媳說我敗家 - 天天要聞

我退休金5千帶孫6年,70萬給兒媳,我1百買大衣兒媳說我敗家

原創文章,全網首發,嚴禁搬運,搬運必維權。本文為微小說,情節虛構,請理性閱讀。王大媽是一個退休金五千元的普通老人,年輕時在工廠工作了一輩子,退休後和老伴老李一起住在一個老小區里。小區環境雖然不算太好,但對她來說已經很滿足了。
心眼壞的人,往往有這3個特點,千萬不要深交! - 天天要聞

心眼壞的人,往往有這3個特點,千萬不要深交!

現實里,成年人交朋友的時候,心眼好壞,是交往的一個重要標準。而不是光看錢。心眼壞的人,哪怕你跟他,再有共同話題,你也要敬而遠之。因為這類人的做人標準,跟你完全不同。你可能遵守道德規則,但是他們,卻完全視道德於無物。你跟他們交往,很容易吃虧。
一個家庭越過越好,一定懂得相互滋養 - 天天要聞

一個家庭越過越好,一定懂得相互滋養

俗話說:「家和萬事興。」家庭的和睦不僅關乎個人的成長,也體現著社會的和諧發展。家庭是人們情感的港灣和精神的寄託,當家庭成員之間關係和諧、相互關愛時,家庭就成為了一個溫暖的避風港。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人們能夠得到身心的放鬆和滋養,更好地面對外
以為兩個兒子都是研究生,我的日子會好過些,沒想到比以前更苦 - 天天要聞

以為兩個兒子都是研究生,我的日子會好過些,沒想到比以前更苦

研究生兒子帶來的新挑戰:父親的期望與現實老張是一個樸實的農民,一輩子勤勞肯干,就盼望著兒女們能有個好前程。當得知兩個兒子都考上了研究生,他滿心歡喜,以為好日子就這麼不經意間到了。在他的想像中,兒子們高學歷,工作穩定,他就能卸下肩上的重擔,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