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惑之年方才讀懂一個「緩」字

2021年10月15日14:56:03 情感 1530

驀然回想起前公司老總為我臨別踐行時說的一句話:什麼時候明白了「事緩則圓」,你也就差不多修鍊到家了。他說的漫不經心,我聽的毫不在意,躊躇滿志、意氣風發的我點頭稱是。光陰荏苒,待得讀懂人已不惑!

不惑之年方才讀懂一個「緩」字 - 天天要聞

當今時代瞬息萬變,快節奏驅趕著人們爭分奪秒、一刻不停地埋頭向前奔跑。好像片刻懈怠,前方本屬於自己的一舉成名或是一夜暴富都將易主。可回望來路,除了疲於奔命、壓力山大和茫然不知所措,似乎只剩下碎銀幾兩。

我們孜孜以求的速度和效率難道不對嗎?

不惑之年方才讀懂一個「緩」字 - 天天要聞

論語·子路》【子夏為莒父宰,問政。子曰:「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這裡孔子告誡我們:急功近利地一味求快反而達不到目的。

因而,我們需要辯證地審視快和慢。快慢之間的言行舉止,前人給我們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寶貴經驗:事緩則圓、人緩則安、語遲則貴。

事緩則圓是認知高度的體現

事緩則圓是有理論依據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丹尼爾.卡尼曼的著作《思考,快與慢》,深入研究和闡述了人類快慢兩個系統的思考模式。其中快思考是依賴直覺作出無意識的思考,而慢思考是人主動控制下有意識的思考。由於快思考系統運行快,腦力消耗不多,大腦天生的惰性往往選擇這種易導致偏見和失誤的模式,而忽視能夠主動控制、有意識的慢思考。這個獲獎的研究理論使我們明白:面對重要事物,最好跨越輕鬆快速卻易錯的快思考,冷靜一下,讓我們進入到受控且有意識的慢思考,往往獲得令人滿意的結果

【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芒芒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寡矣。以為無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長者,揠苗者也,非徒無益,而又害之。】

這則揠苗助長的寓言表明: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事物的運行有著其內在的客觀規律,它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認清大腦的思考模式,並遵循事物的客觀發展規律,謀定而後動,定能對事物作出正確的判斷。所以說「事緩則圓」是認知的體現。

事緩則圓是正確的處事態度

「事緩則圓」出自清代俞萬春的《蕩寇志》:「看來此事,事寬則圓,急難成效」。意思是遇事不要操之過急,而要慢下來冷靜思考,才能獲得圓滿的結局。

不惑之年方才讀懂一個「緩」字 - 天天要聞

【方豫始至,患民俗多訟。訟者至,輒好言諭之曰:「明日來。」眾皆笑之,有「松江太守明日來」之謠。及訟者逾宿忿漸平,或被勸阻,多止不訟。豫皦皦著名績,尤以愷悌稱。】

文章節選自《明史·趙豫傳》。講述了趙豫剛到任松江府時,擔憂那裡喜好訴訟的民俗。每每遇到訴訟者,他總是好言勸誡:「明日來」,眾人因此都笑話他,還有了「松江太守明日來」的歌謠。等過了一夜,訴訟的人忿怒漸漸平息,或者被他人勸阻,大多都停止了訴訟。趙豫在任不僅政績斐然,還以和樂平易而著稱。 故事告訴我們,遇事之初,人們往往很難在短時間內了解事物的全貌,也沒有充足的時間考慮,只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捋清事物的前因後果,再來處理事情,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事緩則圓是一種曠達的氣度

不惑之年方才讀懂一個「緩」字 - 天天要聞

康熙在位六十一年,一生勤於政務,經濟發展迅速,清朝因此成為當時世界上幅員最為遼闊、人口眾多、經濟最發達的國家。公元1674年,吳三桂耿精忠接連反叛,康熙卻一反常態地上幸南苑行圍,正是他的從容淡定給了群臣眾將信心,從而順利度過危機。 所以,遇大事時不能心浮氣躁,要以一種處變不驚、事緩則圓的曠達氣度,先冷靜下來、三思而後行。

人緩則安,人安方得持久

公元1356年,明太祖朱元璋全殲采石磯元朝水軍,進而佔據集慶(今南京),此時盤踞浙江、四川和湖廣張士誠陳友諒方國珍等相繼稱王,朱元璋深知自己力量還不夠強大,在強敵環伺的局面下,明智作出「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抉擇,最終一統天下,成就霸業。這不正是「人緩則安」很好的體現嗎?

再說當下,事事速度為先,君不見為了「爭分奪秒」,交通事故頻頻發生,家破人亡的慘烈場景著實令人心寒。要想人安必要人緩,人安方得持久。

水深則流緩,語遲則人貴

不惑之年方才讀懂一個「緩」字 - 天天要聞

水深則流緩,語遲則人貴」出自西漢戴聖所著《禮記》。字面意思是水越深流速越緩,有涵養的人說話越慢。穩重的人說話總是慢條斯理、深思熟慮,既避免了禍從口出,也給人遇事沉的住氣,心胸寬廣的感覺。

號稱「華夏首望」的琅琊王氏,始於春秋,歷千年而不衰。門下人才濟濟,九十餘人出任宰相,著名大書法家王羲之也師出名門。琅琊王氏沿用至今的六字家規「言宜慢,心宜善」,應當是造就名門望族長盛不衰的不二法寶。

總而言之,情急招損,事緩則圓。謹記踐行「事緩則圓、人緩則安、語遲則貴」的金玉良言,必當受益無窮。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人活一輩子,真正屬於自己的東西,只有兩樣,願你早點醒悟 - 天天要聞

人活一輩子,真正屬於自己的東西,只有兩樣,願你早點醒悟

人活一輩子,感覺看起來很長,其實只是眨眼閉眼的功夫,就已經走到了終點。這一生看似擁有很多,然而到了生命歸途時,還能夠緊緊握住的卻只有寥寥。人到了一定階段就會發現,我們這一輩子都在兜兜轉轉,得到又失去,到最後真正擁有的也許不是錢,也不是感情。
女性選擇:不只有婚姻,還有千萬種活法 - 天天要聞

女性選擇:不只有婚姻,還有千萬種活法

/ 01 /生活選擇的不只是品質,還有自我波伏娃在《第二性》里說,從出生開始,女性就被幾乎不可抗拒的誘惑包圍著,既被灌輸了種種表現焦慮和慾望的說辭,又矛盾地被消極觀念所困擾。
男女之間,夫妻生活里,比給錢更重要的是給以下三種東西 - 天天要聞

男女之間,夫妻生活里,比給錢更重要的是給以下三種東西

失業了最近大環境不好,許多人失業了,沒有工作,有些夫妻之間,男人也失業了,家裡的頂樑柱也失業了,不少女主人就會焦慮,煩惱,甚至會抱怨,不開心,告訴姐妹們一定要保持好心態,不要糾結,身體健康才是晨大的財富,男人失業了,不能給錢,但是他可以給你
她對前夫恨之入骨,但她又感謝前夫和她生了一個女兒 - 天天要聞

她對前夫恨之入骨,但她又感謝前夫和她生了一個女兒

昨天去前村房屋中介B那裡小坐一會。我聽中介B50多歲小姐妹A中氣十足地說:「雖然我的婚姻一地雞毛,最後吵吵鬧鬧離了婚,但我還是感謝前夫和我生了一個女兒」。這話聽來有點漏洞百出奇奇怪怪荒誕不經?讓人詫異?難道是現在的女性忘了婚內恨仇,變得這樣
三十度的夏夜,我連開空調的資格都沒有》 - 天天要聞

三十度的夏夜,我連開空調的資格都沒有》

凌晨一點被熱醒時,手機還停留在他傍晚的語音。"家裡電費是大風刮來的?空調開到後半夜,你不出錢當然不心疼。"我盯著天花板上轉不動的吊扇,汗順著太陽穴往下淌。這個月的話費催繳簡訊剛發過來,孩子的興趣班費用還欠著,冰箱里只剩下半袋快過期的挂面。結
當曖昧被誤解:女生說「差不多」背後的明白事兒選擇 - 天天要聞

當曖昧被誤解:女生說「差不多」背後的明白事兒選擇

好多人瞅見女生在感情里搞曖昧,就覺得是玩欲擒故縱那套,好像說話留三分、距離忽遠忽近,都是算準了的套路。但你要是拋開那些性別偏見仔細琢磨:現在女生願意待在曖昧期,壓根不是被動陷進去的糊塗賬,而是摸透了感情里的門道後,給自己設的一道清醒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