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條文案:我今年29,虛30、晃31、毛32,32歲的人了,我突然害怕起衰老。
30歲對於一個女人而言是不小的打擊,過完30歲的生日,我開始害怕別人問起自己的年齡。
不想承認自己已經踏入半老徐娘的行列,很多時候我會想,明年我31,後年32。
明明還覺得自己是個孩子,年齡卻已經在提醒你即將衰老。
最近和朋友聊到一個很現實的問題:30歲的女人,會選擇什麼樣的男人。
我脫口而出的是:成熟有錢的男人真香。
她一臉嫌棄,而後笑出鵝叫:「這樣的男人給我也來一個吧!」
褪去幼稚,踏入生活後會發現自己需要的是可以為我遮風擋雨的肩膀,而不是成為我的風風雨雨。
在女人青春正好的二十三四歲的年紀,我認為我遇見了屬於自己的愛情。
不在乎他身上的錢財、不在乎他的事業有沒有發展前景、不顧家人反對,義無反顧奔向他。
只因為他身上有著所有女人都羨慕的注意細節這一條,我沉浸在他編織的名為溫柔的網中。
我是有多麼無可救藥呢,拿出自己所有積蓄幫助他創業、為了他,辭掉自己的工作,去到他身邊無償給他打下手。
後來,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他因為父母的反對卻放棄了我們的愛情,被掃地出門,身無分文的我,連回家的車費都付不起。
若不是好友金錢上資助,精神上鼓勵,我想,我現在已經離開了這個世界。
曾經是愛情至上的人,漸漸覺得愛情是最無用的東西。
能讓我心花怒放的是一個男人在人前風風火火的雷霆手段,而關起門會溫柔的和我說他其實還蠻喜歡媽媽腌的小黃瓜,我覺得我會是成為那個毫無抱怨去為他學腌菜的女人。
好的感情應該是這樣,你能帶著我越來越優秀,也願意陪著我關起門來普普通通、平平淡淡。
30歲的愛,帶著權衡利弊和人間清醒。
特別喜歡電影《秋天的童話》「船頭尺」和Jenny那樣的感情。
影片中Jenny為了前男友獨自來紐約讀書,到紐約後發現男友早已移情別戀,同是華人的「船頭尺」在她失戀期間幫助她、鼓勵她,兩個人漸漸暗生情愫。
安靜細膩的文藝片,「船頭尺」人前是個一言不合就開乾的暴脾氣,可在Jenny面前卻溫柔如水。
欲言又止的含蓄愛意,不嬌柔造作、不油不膩,一切都剛剛好。
朦朧中帶著傷感和遺憾,但更多的是祝福和坦然。
我想我喜歡上了他,跟他在一起,一點拘束也沒有。
有一種男人,你很喜歡和他在一起,但卻不會嫁給他。
一個是地痞流氓,一個是乖乖學妹,兩個不同身份,不同世界的人註定走不到一起。
我喜歡這個故事的原因是它的結尾並沒有讓「船頭尺」和Jenny在一起,兩個人不同世界的人眼下因為愛情在了一起,日後還是會分離。
表頭、錶帶,送給彼此的離別禮物,是無聲的告白與清醒的認知。
我想,30歲女人的愛情就如這部電影。
秋天是個傷感的季節,底色註定悲涼,而愛情也像是童話,是個想像,終究要回到現實中來。
男人總是抱怨「女人心海底針」,認為女性善變難以捉摸,卻忘了曾經她也是溫柔體貼善解人意的女孩子。
能讓一個女人改變的,除了歲月的沉澱,還有就是身邊男人的不作為。
能夠長久維繫甜甜蜜蜜的感情,一定是有所圖的。
亦舒在《喜寶》里說:「我要很多很多的愛,如果沒有,那麼就要很多很多的錢,如果兩件都沒有,有健康也是好的。」
電影《北京遇上西雅圖》有一句動人的台詞:也許他不會帶我去坐遊艇,吃法餐。但是他可以每天早晨都為我跑幾條街,去買我最愛的豆漿和油條。
你看,好的愛情從來都沒有定義,人間清醒的愛情也並不是只看錢。
30歲的愛情會帶著對於金錢、門第、三觀之類的權衡利弊,可兩個人在一起最重要的還是感情。
我們都不知道若干年後「船頭尺」再遇到Jenny時會發生什麼樣的故事,就像,我們不能定義30歲的愛情是什麼模樣。
我唯一知道的是30歲的愛會更理智、更清醒、更勇敢、更值得。
30歲的愛純粹中帶著籌謀,無奈中帶著溫暖,放棄中帶著祝福。
兩個人在一起少說氣話,多接吻。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日子還是很甜的。
生活總是愛欺負那些不相愛的人,對於相愛的,它真的是一點辦法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