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一,不應是理所當然的前提,更應該是結果 | 聊聊專偶制(下)

2021年10月11日16:53:09 情感 1409

上次在文章《專一,不應是理所當然的前提,更應該是結果 | 聊聊專偶制(下) - 天天要聞


1. 專一,不應該是前提,而應該是結果

首先要意識到的是,「專偶」只是一種生活狀況,是個人有意識選擇的結果。當雙方愛得死去活來時,專一也就自然而然了。所以,專一本身並沒有問題,它確實是浪漫的、值得歌頌的。

但當把「專偶」變成強制式的社會制度和道德標準時,問題也就出現了。它違背了「人心無常」的規律,也讓剛進入愛情的人首先就以此來約束彼此,搞不好就會損害感情。另外,這也可能讓人們即便深陷糟糕關係,也不敢一刀兩斷。

所以,錯的不是專偶制,而是將專偶制絕對化。專一,不應該是前提,而只是結果。

忠貞無大用,不愛必移情,只有愛得深,專一才成真。

——《性之變》

社會應該做到寬容,允許更多可能性的存在。哪怕提倡異性專偶,也應該包容那些實在做不到「專一」的人去自由發展關係的權利。

專一,不應是理所當然的前提,更應該是結果 | 聊聊專偶制(下) - 天天要聞


2. 與其傷心失望,不如藉此機會看清現實

對於個人來說,在這種情況面前,與其傷心失望,還不如藉此機會看清現實,別把專一和一夫一妻看作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一切都是無常的,包括愛情。愛是一種感受,一種存在狀態,它甚至與愛的對象無關;真正的愛也不是佔有和依賴,而是相聚和分享。

以愛為名的控制,只會讓彼此的成長空間越來越小。要是內心足夠踏實寧靜,那外部關係對我們造成的負面影響就會大大減小。所以我們應該往內走,發展自己,找到內在的安寧,而不是把安全感建立在外部的物質或關係上。

其次,我們應該降低對關係和婚姻的期待,與其為了出軌而互相自責,還不如更多地去感恩對方能大致做到的忠誠。

另外,在進入關係前,可以提前與伴侶溝通好自己的想法和期待,想要怎樣的關係模式,提前思考遇到外遇怎麼辦。

專一,不應是理所當然的前提,更應該是結果 | 聊聊專偶制(下) - 天天要聞

3. 要是沒有「專偶制」,社會會亂?

最後,或許有人會擔心:要是沒有把「專偶」變成一種制度,那社會會不會亂了?

對於這個問題,潘綏銘教授就認為:

「如果聽任人們自由選擇與變更,那麼,只要愛情還在,大多數人在現實生活中終究還是會去建立與維繫專一。」


——《性之變》

要是放任自由,社會或許不會如我們想像中馬上變得混亂。正如上文所說,有時愛得太深,專一就會是自然發生的。每個人適合和喜歡的關係模式不同,最終的狀態更可能是各種關係模式並存。

在《薩摩亞人的成年》這本書中就讀到了相關的例子。

美國人類學家瑪格麗特·米德,到南太平洋薩摩亞群島上進行田野研究時,發現當地人對性、感情和家庭的態度與傳統的西方社會大不相同。其中的一點是那裡並沒有對專一的要求,也不會用性來把一個人與另一個人束縛在一起,哪怕已經結婚。要是丈夫離家遠走,妻子的失貞完全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那在這樣的社會中,是否如我們所說「亂套」了呢?並不然。在那裡也有很多的婚姻,夫妻雙方都是非常忠貞的。當然,這種婚姻和諧的原因不一定是感情深厚,更多是他們對各種外部事務的興趣超過了對性的興趣。

綜上,允許關係的開放或許並不會導致完全的混亂,相反,一味的霸權更可能會導致扭曲。

專一,不應是理所當然的前提,更應該是結果 | 聊聊專偶制(下) - 天天要聞


總 結

最後給這兩篇文章做個總結。

當下,外遇和多伴侶的比例越來越高,專一的理想似乎越來越遠。在感嘆的同時,其實這種情況也可以讓我們認識到一夫一妻專偶制的局限性。更何況,婚姻制度並非天然就是一夫一妻模式的。

專一,只應該是一種自然而然的選擇,要是本末倒置,把它變成天下大一統的制度和要求,那很可能只會損害了感情。它不應該是前提,而應該是結果。一個自由平等的社會應該允許更多關係模式的存在。

對個人來說,我們可以藉助這個情況更好地認識人性,看清現實,減少對關係不切實際的期望,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當下。進入一段關係前也最好提前溝通好想要的關係模式。

專一,不應是理所當然的前提,更應該是結果 | 聊聊專偶制(下) - 天天要聞


參考資料

    • 《性之變》潘綏銘 /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 2013
    • 《薩摩亞人的成年》[美] 瑪格麗特·米德 / 商務印書館 / 2010


更多文章

出軌就是渣?如何更好地對待出軌、更深入地解決問題?

「每個男人都會犯的錯」?出軌只是因為性別嗎?

女性們,請在性上大膽一些

我是G小姐,公眾號「G小姐的自由世界」,分享愛、情感和心靈,帶你穿過紛繁的表象,從深處了解性與愛。如果對您有啟發,歡迎點贊、評論、關注!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70後的獨居生活,人生只有到了絕境才會重生,餘生燦爛安好 - 天天要聞

70後的獨居生活,人生只有到了絕境才會重生,餘生燦爛安好

你好,我是一名單親媽媽,79年的羊,今年46歲了,獨立撫養一個大一的娃。我在飯店工作,為了碎銀幾兩努力的奔波著,日常空閑見縫插針的寫小作文貼補家用。生活從來都是懼怕強者的,「你強它就弱,你弱它就強,」這句話也適合我們的生活。我從三十多歲就自
鄰里街坊那些事兒(5):潔癖和待客是兩碼事兒,不能混為一談 - 天天要聞

鄰里街坊那些事兒(5):潔癖和待客是兩碼事兒,不能混為一談

原創作品,感謝您的關注點贊、評論與轉發!我們3樓的高阿姨在社區里工作,人長得不漂亮,但能說會道,關鍵是全身上下打扮的很利索乾淨。聽對門葛大媽說,高姨可是有福之人,人家結婚幾十年,她老公從來不讓她洗衣做飯收拾家務,就連兩個孩子小時候也沒管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