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扎心現狀:混得最好永遠都是班裡的第一名和最後一名

2021年09月11日17:35:09 情感 1661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幼時教我們識字,共喜怒的人,是我們的父母,尚且年少時,我們離開了家庭,去往了學校接受教育,十多年的讀書生涯中,我們結識了無數的人,或許也包括自己的摯友。

學校承載了無數人的青春,無數人的喜怒哀樂,也承載了無數故事,因此在出身社會之後,我們依舊還回望那段青蔥歲月,駐足而望。

離開學校後,再次相見時已是在同學聚會上,那些曾經稚嫩,無知的同學都已經為人父母,撐起了自己的家,雖然同學聚會似乎變了味道,變成了「攀比遊戲」。

無數人帶著各式各樣的人格面具來彰顯自己的價值,在這種變了味的同學聚會中,只有班裡曾經的學霸與成績最差的學生默不作聲,如果你仔細觀察,你會發現,班裡的兩個極端往往混得比其他人更好,甚至你曾經最看不起的同學成了班裡最有出息的人。

社會扎心現狀:混得最好永遠都是班裡的第一名和最後一名 - 天天要聞

同學聚會中有攀比,也有人性,更有你無法預料的成功人士。

對於第一名來說,憑藉著出色的學習能力與認知能力成為班裡的佼佼者並不難,一直以來,他們便有光環效應加持在身。

而心理學中的「光環效應(Halo effect)」,就是指個體擁有某一項明顯優於常人的特質時,這項工作特質太過突出,而導致其他人將這項特質看成了評價他整個人能力的唯一標杆。

就好比,我們對好看的人,總是有著很多的善意與欣賞,因為固有的思維定勢會讓人片面看待一個人,認為好看的人,是聰明的人,也是有能力的人。

社會扎心現狀:混得最好永遠都是班裡的第一名和最後一名 - 天天要聞

對於一個學習成績好的人來說,他自幼就有著家人更多的殷切的希望,也同樣承載了老師殷切的希望,甚至還有同班同學的欣賞。

因此,在這種期望效應之下,他們變成人中龍鳳,變成社會人才也是情理之中的事,然而總會有無數人反駁這個觀點,認為班上的第一名很少會有多大的作為。

那是你太過狹隘,一個人所承受的期望越大,他有出息的概率會越高,因為鞭策自己的不只有自己的理想與人生追求,同樣還有外界環境中的期望。

期望效應使人成才並不少見,在心理學中這是「皮格馬利翁效應(Pygmalion effect)」,他人的期望會直接作用於學生的心理與行為。

社會扎心現狀:混得最好永遠都是班裡的第一名和最後一名 - 天天要聞

試驗者選取了一個班裡的任意幾名學生,然後聲稱這是班裡很有天賦的學生,智力很高的學生,因此再過一段時間,實驗人員進行觀測後發現,這幾個被隨意選中的孩子成績有了明顯的提升,變得更加自信,更加勤奮。

可見,當外界給予人合理,適當地干涉後,一個人的行為會受到影響,會被塑造,成為無數人所期望的那般優秀。

而這正符合了行為主義心理學流派(Behaviorist psychology)的觀點,人的行為具有極大的可塑性,外界環境的影響對人的心理與各方面的發展都會產生極大影響。

那些從小就在無數人殷切希望之中長大的第一名自然而然就能夠成為人中龍鳳,大部分學習成績好的人,智力與認知的能力毋庸置疑,只要持之以恆的做一件事,想要成功並不難。

社會扎心現狀:混得最好永遠都是班裡的第一名和最後一名 - 天天要聞

在追逐夢想的過程中,他們會得到更多的肯定與鼓勵,如果他們有著極大的抗壓能力,那麼成他人所期望的那種人,絕非難事。在反觀那些從小就沒有優異學習成績的差生,他們在學習中,在生活中會遭受到更多的質疑,在這個尤為注重學習成績的國度中,無數中國家庭也把孩子的學習成績看做了評定孩子優劣的唯一標準。

只有成績好的孩子,才有好的出息,才算好孩子,也才能得到家長的優待,得到老師的優待,而那些成績差的學生,尤其是最後一名,真的智力有問題嗎?顯然不是,他們非但智力沒有問題,他們還比較聰明,他們可能熱衷於電子遊戲,熱衷於與學習無關的事,而人的注意與分配是有限的,因此他們顧此失彼,學習成績名列倒數。

社會扎心現狀:混得最好永遠都是班裡的第一名和最後一名 - 天天要聞

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也遭受到了無數因學習成績不如人意而帶來的歧視與輕蔑,從小就學不會循規蹈矩的人,長大之後又怎麼會任人欺負。

無數成績最差的學生,因為受到了更多的打擊,因此他們才會變得執拗,想要和自己的命運一較高下,心中的不甘心與不服輸讓他們成為了另外一個混得好的人。

而人的潛能往往是在無數次打擊之後才會迸發出來,逆天改命要麼是來自於骨子裡的不甘心,要麼是來自於過度的歧視與打擊。

而那些調皮,搗蛋的學生同樣也是最重情義的學生,如果說學習成績好的學生有著出色的學習能力與認知能力,那麼大部分學習差的學生有著出色的人際交往能力。

社會扎心現狀:混得最好永遠都是班裡的第一名和最後一名 - 天天要聞

在這個對人情與關係如此注重的國家,「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出色的交際能力也能讓他們在人群中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干出一番大作為。

無論是學習能力還是人際交往能力在這個社會中都顯得至關重要,任何一種出色的能力都能給自身的發展帶來一定的益處。

班上的第一名和最後一名,他們只是對不同的事物有著不同的興趣,不是每個人都擅長學習,也不是每個人都擅長交際,因此那些混得最好的人,一定是在某方面有著出色能力的人。

- The End -

作者 | 湯糜達

編輯 | 廿九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Vulnerability: The Key to Better Relationships | Mark Manson. (2020).Smith, E. (2020). Your Flaws Are Probably More Attractive Than You Think They Are. Vulnerability. (2020).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背叛感情的人,無非是這3種想法,錯不了 - 天天要聞

背叛感情的人,無非是這3種想法,錯不了

-01越匱乏的人,越容易背叛感情匱乏包括物質上,經濟上的匱乏,更包括精神上,心理上,擁有多少愛的匱乏上。一個人有錢,從小到大都不缺少物質,可TA的精神是匱乏的,空虛的;一個人有愛,從小到大都不缺少人讚美,欣賞和示愛,可他經濟上匱乏。
坐下談判太累,特朗普改「寄信」威脅 - 天天要聞

坐下談判太累,特朗普改「寄信」威脅

關稅信函 特朗普在故弄玄虛據央視新聞報道,當地時間7月4日,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美國政府將從當天起開始致函貿易夥伴,設定新的單邊關稅稅率。特朗普說,預計4日當天會有「10或12封」發出,並預計在9日前全部送達。7月9日,是特朗普此前提出的,暫緩對絕大多數貿易夥伴實施「對等關稅」90天窗口期的截止日期。當地時間7月...
老男人最吸引女人的 3 種氣質,越老越吃香,第一種很關鍵! - 天天要聞

老男人最吸引女人的 3 種氣質,越老越吃香,第一種很關鍵!

總有人覺得男人上了年紀就魅力不再,彷彿成了被時光淘汰的 「舊物」。可有些男人偏偏如同窖藏多年的佳釀,歲月不僅未讓他們黯淡,反而愈顯醇厚韻味。女人傾心老男人,從來不是因為年齡數字,而是被其身上歷經時光打磨的獨特氣質所深深吸引。
分手後繼續糾纏,男子深夜強行進入前女友房間,用菜刀抵住其頸部威脅,被判6個月 - 天天要聞

分手後繼續糾纏,男子深夜強行進入前女友房間,用菜刀抵住其頸部威脅,被判6個月

近日,常德武陵區法院發布一起案例:被告人余某與被害人小雅曾經是情侶戀愛關係,2025年1月,小雅曾因感情糾紛報過警,經民警調解,余某寫下保證書,保證不再對其進行糾纏,斷絕往來。但余某仍然通過向小雅小額微信轉賬附備註、在小雅的住宅門上黏貼傳單等方式繼續糾纏、恐嚇小雅。2025年1月14日晚22時許,余某蹲守在小雅所...
男性視角:男人是如何感受被愛的! - 天天要聞

男性視角:男人是如何感受被愛的!

用男性的視角告訴你:男人是如何感受被愛的姑娘們,來,對號入座一下這個場景:你花了心思,精心準備了禮物、燭光晚餐,或者某個驚喜,滿腦子都是他感動到不行、抱著你轉圈圈,甚至熱淚盈眶的畫面。結果呢?他確實笑了,說了「謝謝老婆」,但……就沒了?就這
中年夫妻之間,邁不過這3道坎兒,遲早會離婚 - 天天要聞

中年夫妻之間,邁不過這3道坎兒,遲早會離婚

文 | 十八言原創·抄襲必究(本文是風停夜泊原創手稿,如有搬運、洗稿、未經授權轉載者,一律會追究法律侵權責任)人這一輩子,就是在闖關!關關難過,關關過!人一旦走進了婚姻,就是開啟了新的闖關模式。從前闖關一人能決定90%甚至以上的結果,剩下的
一個人的獨居生活,不言苦不訴苦,是成年人共有的默契 - 天天要聞

一個人的獨居生活,不言苦不訴苦,是成年人共有的默契

半月懸掛在夜空,絲絲朵朵的雲圍繞,雷聲滾滾帶著閃電,悶熱得不行,沒有一絲風,就是不見雨落下。真正的夏日到來了,白天太陽毒辣地不敢出門,動一下就是一身的汗。沒有好命可以夏天吹著空調啥也不用干,如今人到中年依然孤身一人。種菜賣過生活,可謂算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