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課:你變態嗎?你是哪種類型的變態?核實一下

2021年09月10日20:10:02 情感 1814

雖然我們讀了心理學這門課程,但是目前我們對這個變態的定義也不是很確認的。簡單來說不正常的行為就是變態,但事實上定義這種行為或者狀態都沒有那麼簡單。

之前的文章有寫過,有4種定義方式,1是通過統計的方式來定義,2是跟社會整體規範和標準不同,相衝突。3是有問題的人在做某些事情總感覺焦慮痛苦,有心理障礙,4是人本身個體無法適應社會,無法正常運作的行為。那被診斷為變態的行為或狀態應該有什麼標準呢?那麼標準必定有模板,模板是什麼呢?

第12課:你變態嗎?你是哪種類型的變態?核實一下 - 天天要聞


其實心理學對變態的判斷是根據兩個基礎模板來確認的。因此也就作為判定變態的標準。1是生理模型,2是心理模型。這是最初研究心理學中變態的標準模型。目前的話就延伸到了2種模型共同作用的情景,因為有些變態是這兩種模型互相作用造成的影響,不是獨立成因。也就是生理-心理-社會模型。

第12課:你變態嗎?你是哪種類型的變態?核實一下 - 天天要聞

生理模型主要是判斷是否在醫學角度中是否存在人格理論中的心理障礙,比如像焦慮、抑鬱、精神分裂症是由人體內化學物質失衡、基礎問題、大腦損傷及功能失調或以上因素的一些組合引起的,又或者是基因遺傳。

心理模型主要從3個方面進行判斷的,1是心理動力學觀點,即隱藏式的動機。比方幻想著你老婆跟人家在床上怎麼樣了,然後你就強迫自己得別學人家這樣的做法,從而去擺脫自己不要再有類似的想法。定義來講,這種行為障礙的產生是個體將其威脅性的思想、記憶以及擔憂壓抑到無意識的結果。這些被壓抑的思想和衝動想要重新回到意識中,因此行為障礙就作為繼續壓抑這些思想的方式而出現了。


2是人的一些習慣性思維即行為主義中習得問題。比方你小時候見到一條蛇,嚇到了,感受到恐懼,這是一種行為障礙,但在你身旁的長輩安撫你並關注你。但是因為這個事件的發生,下次再見到同樣還是會恐怖,同時假如看到黑暗中的繩子或者讀書看到的字以及有人說起蛇的時候,也會有相應的反應,這種條件反射就是被正強化了。3是不合理思維模式的產物,這是在思考問題時候我們所認知的觀點,就好像好一些人,在生活中經歷了 一些類似跳樓自殺,為情自殺或者考試失落或者丟失工作等等能產生抑鬱或者精神病之類的事件,這些人的思維模式比正常人思維模式患上抑鬱或者焦慮的風險會大的很多很多。就比方說近幾年經常出現的校園門口的傷害事件,或者政府人員跳樓等事件。

第12課:你變態嗎?你是哪種類型的變態?核實一下 - 天天要聞


最後是綜上所述的綜合性變態行為,就是從目前社會視角上生理加心理的變態行為。他們很多形式上並不單一,起相互作用的影響。非常通俗易懂的就是由於先天性缺陷而產生的心理障礙導致做出的一些不正常行為。當然不止是這個樣子是屬於這種綜合性變態,還有很多其他方面。就慢慢思考揣摩吧。心理學學心裡,未完待續。。。。。。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人生最大的悲劇,是70歲才看懂這4個字 - 天天要聞

人生最大的悲劇,是70歲才看懂這4個字

「晚了」二字,最是誅心七十歲那年,老李躺在病床上,盯著天花板發獃。兒女們輪流守著,孫子孫女偶爾來看一眼,病房裡堆滿了果籃和補品,可他卻突然笑了——笑得苦澀,笑得無奈。
感謝年輕時候瘋狂存錢的自己 - 天天要聞

感謝年輕時候瘋狂存錢的自己

這是愛吃糖的貓cat第438篇原創文章作者|愛吃糖的貓☻hi,我是你們的貓姐,今天是我不上班的第109天。和我一起失業的,還有前公司的一個小姐妹,她比我早兩周離開公司,也就是在今年的一月左右,當時趕上了過年,她就收拾行李提前回家了。
婚姻的扎心真相:誰講理,誰就輸了 - 天天要聞

婚姻的扎心真相:誰講理,誰就輸了

「魚要講水,人要講理。」很早的時候,我們就被這樣的心靈雞湯餵養——「講理走遍天下,不講理寸步難行。」於是,與陌生人講道理,與朋友講道理。然而,當我們踏入婚姻的殿堂時,卻發現,那些條條框框的「道理」似乎失靈了。環視身邊,很多失敗的婚姻就是敗給
大齡單身男女,開始在直播間連麥相親 - 天天要聞

大齡單身男女,開始在直播間連麥相親

#頭條創作挑戰賽#☉作者 | 暮歲十點讀書會出品相親這個標籤,曾與奇葩經歷、焦慮吐槽等內容緊密綁定。無數年輕的單身男女,或是迫於家裡的壓力,或是無法拒絕熟人的介紹,紛紛踏上了相親之路。
年紀越大,桃花運越好的男人,身上有「三氣」 - 天天要聞

年紀越大,桃花運越好的男人,身上有「三氣」

有人認為,男人的魅力如流星,隨著年華老去便會黯淡。我卻認為,真正有魅力的男人,越到中年,越顯現出獨特的吸引力和成熟魅力。他不是靠外表博得好感,而是憑藉底氣、才氣與和氣,把歲月沉澱為自己的財富。年紀越大,越像一本值得反覆閱讀的書,每翻一頁都令
人到中年想通過婚姻來改變命運,現實嗎? - 天天要聞

人到中年想通過婚姻來改變命運,現實嗎?

有位作家曾說過:無論男女如果沒有獨自生活的能力,沒有人會成為你生命中的避風港,只有你自己才是最終的庇護所。女人要明白,真正的幸福是靠自己完成的,與他人無關,有一個愛你的人是福氣,能夠愛自己則是能力!深以為然,發現了嗎?
父母死了不報喪,更不通知親朋好友,不大操大辦,對嗎? - 天天要聞

父母死了不報喪,更不通知親朋好友,不大操大辦,對嗎?

家中長輩死了不報喪,更不通知親朋好友,不大操大辦,這做法對嗎?生活往往充滿了無法預料的複雜與衝突,尤其是家中長輩離世,親情,責任,習慣和現實之間的拉鋸,往往讓人無法喘息。現在的年輕人真的無情無義,太可怕了,父母死了也不報喪,不通知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