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32歲,在某集團上班,屬於事業單位,收入不算很高,但也不低。兒媳是剛畢業的大學生,是本市人,還沒正式工作過,和兒子在一起之後就是吃喝玩樂,只要兒子休息,他們就出去遊山玩水。
開始我不太看好他們的感情,但是也不好說年輕人,所以就旁觀的態度看他們發展。誰知他們在一起三個月,女方就懷孕了,兒子也想結婚了,我和老伴就張羅給兒子辦了婚禮。
給兒子買的新房子還沒裝修,所以結婚的時候他們只能先和我們兩老住一起。考慮到兒媳懷孕了,所以兒子房間我們基本沒動,尤其是床,農村人傳下來的觀念是不能動的,只是簡單布置了一下,買了新被子鋪上。
彩禮親家說要5萬元,我們也如數給了。結婚當天,他們陪嫁了電視、空調、冰箱和洗衣機。家裡的傢具也是有點舊了,立式的空調我們放在客廳,也是想兒媳婦住得舒服一些。原來的電視不能用了,兒子叫我們換上了新的電視,超大的,看得太舒服了。還有洗衣機和冰箱,兒子也說原來家裡的太舊了,都讓我們換新的,說這樣住起來舒服一些。
兒媳過門後不知道是不是害羞,很少稱呼我和老伴,老伴還要上班,我退休了,剛好在家裡照顧她。懷孕的時候我會給她煲一些滋補的湯水,但是她都不喝,我以為是懷孕胃口不好,就沒在意,繼續給她煲,我怕寶寶營養跟不上。誰知道有一天她直接說我煲的湯難喝,讓我不要再煲了。我心裡可難過了,後來想想,可能孕婦情緒不好,所以也沒放在心上。
我在家裡一日三餐地做好給她吃,可是她並不領情,一點兒也不吃,反而每餐點外賣,點各種各樣的火鍋、串串、燒烤、螺螄粉等。我覺得她這樣吃太不健康了,說了她幾句,她就連話都不跟我說了,也沒給我好臉色看。
我實在是擔心寶寶沒營養,而且我做了那麼多年的飯菜,自認做得還算可以的,不明白到底是什麼令她不滿意了。兒子回來我有時候會忍不住跟兒子說兩句,想讓他提醒一下兒媳多吃點有營養的飯菜,少吃外賣。
可是跟兒子說完後,兒媳更加討厭我了,整日把自己關在房間里,也不按時吃飯,不出來走動。現在的年輕人我真的是看不懂了。以前只聽別人說婆媳不好相處,到自己做了婆婆,才真正領會了。
總算是熬到了兒媳的預產期,平時她運動比較少,胎位不正,醫生建議剖腹產。孩子出生了,是個孫子,我們都很高興,住院的那幾天,是她媽媽在醫院照顧她,我幫忙照顧寶寶。出院後回家,我和兒子照顧她,我們倆白天忙,晚上也忙,孩子一哭,我們倆馬上打起十二分精神,主要是想讓兒媳婦好好休息,養好身子。
可是兒媳還是嫌我們照顧得不好,經常生氣,我和兒子也只能忍著她。兒子的產假休完後要上班了,可照顧孩子是在是太累了,於是他就自己到客房去睡,可能是因為這樣,兒媳心生不滿,開始鬧脾氣,砸東西,孩子哭也不理。我是在看不下去了,就說了她幾句,說兒子上班也會累的,我和她兩個人照顧孩子可以照顧得好的。說完她連我也恨了,孩子都不讓我抱了。
在各種矛盾和彆扭中,孫子滿月了,我們沒有擺滿月酒,兒子說孩子太小了,大家都太累了,等孩子百天再擺酒請親戚。所以就只是請親家到家裡來吃個便飯,親家離得很近,半個小時的車程。
滿月酒第二天中午,家裡來了好幾個人,門前還停著小貨車,我正奇怪發生了什麼事,兒媳跟那幾個人打招呼,然後指揮他們搬東西。他們把客廳的空調、電視、洗衣機、冰箱拆卸清空,我想阻止,其中有一個年輕男生還恐嚇我,用力推了我一下,我摔在地上,掙扎了好久才起來。等我起來,他們已經把東西搬走了,兒媳和孫子的行李也搬走了,兒媳抱著孫子和他們一起走了。
我趕緊打電話叫兒子回來,兒子回來看到眼前這一幕,趕緊開車去他丈母娘家,誰知去到也被那幾個男人攔著,不讓見兒媳和孫子。兒子想掙扎,也差點挨揍了。
兒子憤憤地回家,問我傷著沒有,我只是感覺腰的骨頭特別痛,但是也沒去醫院,拿自己泡的藥酒擦擦就算了,最重要的還是要處理好兒子和兒媳的事情。
我問兒子是不是和兒媳吵架了,他說沒有,只是因為結婚的時候她的嫁妝都用在了家裡,所以她一直有意見,後來又嫌棄我說她吃外賣,月子的時候也積累了不少怨氣,所以就有了這麼一出,大的矛盾真沒有。
沒想到我一直小心翼翼地伺候著,到頭來還是沒能避免婆媳矛盾。我問兒子打算怎麼辦?兒子說要離婚,日子沒法過了。我跟兒子說孩子剛出生,還那麼小,不要那麼衝動,過幾天去娘家哄哄她可能就好了。可兒子堅決說受夠了,不管怎麼樣都不想再過下去了,孩子如果她要的話我們就支付撫養費,不跟她爭撫養權,就算爭也爭不來,哺乳期的孩子一般都會判給母親。
………………分割線………………
大家好,我是小辛。這是我小姨的家事,小姨向我傾訴無法和現在的年輕人溝通,感覺自己怎麼做都是錯的,兒子的婚姻失敗她也有責任。雖然我是年輕人,但是我也不太了解年輕人想什麼,結婚後有人關心有人照顧不是挺好的嗎,又不用自己賺錢養家,也不用照顧家庭,只是安心養胎和照顧孩子,也會那麼多矛盾嗎?還有嫁妝,幾件電器,如果自己很在意,完全可以和家裡溝通說先留著,先不拆開用不就好了嗎?
比起我們自己奮鬥買房子、自己裝修、自己買傢具,自己照顧孩子,很多人真的不知道幸福多少倍,可仍然有很多人覺得婚後過得不好,要離婚。我想,可能每個人的成長,都是委屈和淚水換來的吧,所謂的成熟,不過是學會了眼淚往肚子里流。而每個人成長,即使有家人和朋友的勸解也沒用,還是需要他們去經歷,去體會。大家覺得呢?
(圖片來源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