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學生當成同事,班主任真是越干越輕鬆


想要當一個優秀的班主任,想要建立一個學風濃郁的班集體,想要教學成績穩居前列,想要學生心悅誠服地接受我們的教導,班級管理事半功倍,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在教師必須要建立自己的威信。


十幾年的班主任工作經驗告訴我,「威信」二字,最重要的不是「威」而是「信」。許多沒有經驗的班主任,建立威信的辦法就是通過高壓來使學生害怕、屈服,這往往會讓學生產生不滿和對立情緒,反而為自己埋雷。

威信,這裡的信包含信任、信服和信譽,威信其實就是讓學生因為信服而崇拜老師,從而幫助老師順利完成教育教學任務。所以,想要建立威信,首先必須要取信於學生,學生願意信任你,那麼後面的教育就水到渠成了。

十幾年來筆者一直使用一種方法,就是取信於學生,放下身段,把學生當成同事。這裡有一個特別讓我難忘的事例,現在給大家分享出來,相信一定可以給大家帶去啟示。


是新學期伊始,我都會和學生約法三章:我不會隨便對大家發脾氣,請同學們監督我,如果我因為誤解大家而發脾氣,請大家提醒我給你們道歉。結果沒多久,我就食言了。一天,歷史老師氣沖沖地找過來告狀,說我們班一名學生故意搗亂,頂撞他,害得他課沒講完就直接過來找我了:「你們班是我教的四個班級中最亂的,你必須讓那個男生給我道歉,否則我就去找校長。」

歷史老師連珠炮似的說完,氣呼呼地走了。我在原地也氣的說不出話來,說我們班是最亂的班級,這對班主任來說是最大的侮辱。但是,我又不能和歷史老師吵架,揣著一腔怒火,我來到班級。我讓肇事的男生站起來,然後開始批評他。


沒想到我批評一句,他辯解一句,不停地否認讓我一下更生氣了,我說話聲音更大,批評的也更加口不擇言。那名男生膽怯的閉上嘴,全班學生都靜悄悄的。這時,我才突然想起我給學生的約定。我看著那名男生,他的臉上也是氣鼓鼓的,看向我的眼神彷彿中間隔了一堵牆。

我思考了許久,第二節課上,我不僅給全班學生寫了檢討書,還當眾朗讀。並鄭重向那名男生道歉說我不該不給他解釋的機會,還給他鞠了一躬。把學生換成同事,換位思考一下,如果同事被誤解時,我們一定會先傾聽對方的解釋。這個簡單的舉動,讓全班同學都愣住了。那名男生眼裡的敵意漸漸消散,取而代之的是驚訝和感動。



下課後,他主動找到我,承認自己確實在歷史課上有些分心,但並非故意頂撞老師。我們坐下來詳細溝通,我才知道歷史老師當時誤解了他的一個小動作。第二天,我帶著這名學生一起向歷史老師說明情況,化解了誤會。

這件事之後,班級的氛圍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學生們發現,老師並非高高在上、不容置疑的存在,而是願意承認錯誤、傾聽他們聲音的夥伴。這種平等和信任,讓師生關係更加融洽。


課堂紀律不再需要我反覆強調,學生們反而更自覺地遵守規則,因為他們知道,老師尊重他們,他們也會尊重老師的付出。漸漸地,我發現威信不是靠嚴厲的訓斥建立的,而是源於真誠的溝通和相互信任。當學生感受到老師的公平和善意時,他們會自然而然地信服、配合,甚至主動維護班級的秩序。

有一次,班上一個調皮的學生在自習課上小聲說話,還沒等我開口,旁邊的同學就輕輕提醒他:「別說了,老師信任我們,我們也要自覺。」

教育不是單向的灌輸,而是雙向的成長。作為班主任,我們不僅要傳授知識,更要學會傾聽、理解和尊重。威信的真諦,不在於讓學生畏懼,而在於讓他們信服。當我們放下身段,用平等的心態對待學生時,教育的種子才能真正在他們心中生根發芽。


每天都會為大家分享優質課、班級以及學校管理方面的知識與經驗,歡迎大家關注我們。


我們的專家團隊由省內外名師組成,擁有一批管理經驗豐富的名校長、名班主任,以及教學經驗豐富的骨幹教師和省內知名的教研員。在公開課講授、家庭教育、學校規劃、班級管理、學法指導、寫作培訓、試題研究、高效課堂等方面,我們都具備豐富的實踐經驗,並對學校、學生、家長、教師都有很大的幫助作用。我們的專欄和訂閱文章深受讀者喜愛,並獲得了滿分評價。如果您關注我們的資深教育專家團隊,您將獲得更多的提升機會!我們的訂閱文章將持續更新,歡迎訂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