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學研究:信息時代學校、家庭、社會德育體系的構建

德育工作在教育過程中始終是一個難題。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學校、家庭和社會的德育體系正在經歷深刻變革。構建有效的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德育體系,對個人發展、家庭幸福和國家前途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構建一個有效的學校、家庭、社會育人體系,已成為德育領域的重要議題。

一、存在的問題

信息時代的快速發展對學校教育產生了深遠影響,德育工作面臨嚴峻挑戰

(一)信息傳播的複雜性

信息時代的飛速發展,極大地提升了信息傳播的速度和廣度,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愈加多元。互聯網及各類電子設備的普及,使學生在任何時間均能接觸到各種信息,包括正面和負面信息。這要求學校在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時,需要應對更為複雜的外部環境。學校必須識別並篩選信息,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價值引導,這顯著增加了德育工作的難度。


(二)學生價值觀的多元化

信息的洪流鋪天蓋地而來,學生的價值觀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學生能夠接觸到各種不同的文化和思想,這有助於他們開闊視野,但同時也可能導致他們價值觀的混亂和迷茫。學校在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時,需要考慮到這種多元化價值觀的存在,並採取相應的措施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三)傳統德育教育模式的挑戰

傳統德育教育模式以課堂教育為主,注重理論灌輸和教師主導。然而,在信息時代,此種教育模式已不能完全適應新的教育環境。學生傾向於通過互動、體驗和參與方式學習,期望在實踐中學習和體驗德育知識。因此,學校應改變傳統德育教育模式,探索更符合時代特點的教育方式。

(四)網路德育教育的挑戰

網路已成為學生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網路德育教育亦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關鍵環節。網路環境複雜多變,網路信息真實性和可信度存在不確定性,為學校開展網路德育教育帶來重大挑戰。學校應加強網路環境監管,引導學生正確使用網路,提升其網路素養。

信息時代下學校德育工作面臨多重困境。學校須從多方面著手,強化德育工作力度和效果,以應對這些困境帶來的挑戰。

二、對策建議

信息技術的發展為德育帶來新的機遇,同時對傳統德育模式提出挑戰。德育是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體系多元整合後形成的合力,非單向輸入過程。

(一)學校德育體系的構建

在信息時代,學校作為德育教育的主陣地,其德育體系的構建尤為關鍵。學校應結合信息時代的特徵,採取多元化的教育方式和手段。

1. 強化信息安全教育:將信息技術教育納入德育課程中,使學生能夠正確認識和使用信息技術,提高其信息素養和信息安全意識。

2. 創新德育教育模式: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需求,開展主題班會、德育活動等,通過實踐活動和互動交流,增強學生的道德意識和行為習慣。如開展關於「胖貓」事情的主題班會,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愛情觀;開展關於「211研究生餓死」事情主題班會,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等。

3. 提升教師信息素養:網路信息浩瀚如煙又千差萬別,網路資源參差不齊又真假難辨。教師應不斷提升自身的信息素養,要堅持以具體實際為出發點,不能被帶亂節奏,從浩瀚的信息中篩選能夠為學生提供情緒價值的德育素材,並有針對性的引導學生思考、分析、反饋,為學生道德成長助力。

(二)家庭德育體系的構建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課堂,家庭德育體系的構建對孩子的道德成長具有重要影響。

1.適當戒網孩子面前做好示範:網路有巨大的吸引力,很多成年人都無法自拔,更何況是自制力不夠的孩子。因此,在孩子面前需要適當「戒網」放下手機,引導孩子關注網路之外的世界,防止孩子沉迷網路。

2. 使用網路課堂更新教育觀念:家長可以使用網路上的「家長課堂」更新的教育觀念,注重培養孩子的道德品質和綜合能力。

3.利用網路熱點營造的家氛圍:家庭成員之間針對網路熱點事件發表自己的意見,既能加強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又能及時發現孩子的思想動態,注意共同營造一個和諧、溫馨的家庭環境。

4. 通過網路了解孩子在校信息:網路時代為家長了解孩子在學校的情況提供了便利,家長應成為孩子道德成長的引導者和支持者,隨時關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和成長過程。

(三)社會德育體系的構建

社會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場所,社會德育體系的構建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

1. 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通過媒體、文化活動等途徑,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社會風尚。

2. 加強社會監督:建立健全社會監督機制,對不良行為進行監督和懲戒,維護社會公序良俗

3. 增強社會責任感:鼓勵社會各界積极參与德育教育,共同為孩子的道德成長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四)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德育體系構建

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德育體系構建是信息時代德育教育的重要方向。三者應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共同推動德育工作的開展。

1. 加強溝通與合作:學校、家庭、社會應加強溝通與合作,共同制定德育教育計劃,共享教育資源,形成德育教育的合力。

2. 發揮各自優勢:學校、家庭、社會應發揮各自的優勢和特點,共同為孩子的道德成長提供全方位的教育支持。

3. 注重實踐與體驗:通過實踐活動和體驗式教育,增強學生的道德意識和行為習慣,使其在實際生活中踐行道德規範。

綜上所述,信息時代學校、家庭和社會之間的德育體系構建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三者的共同努力和密切配合。通過整合教育資源、更新教育理念、營造良好的環境和開展社會實踐等活動,可以為學生提供更為全面、多元化的教育和支持。在未來的發展中,我們應繼續探索和完善這一德育體系,以適應信息時代的需求和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