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生偽造DSE成績入學,澳門大學重拳整治留學中介

最近澳大這邊鬧出了個大動靜。說白了就是從2025/2026學年開始,壓根兒不收內地那些搞國際課程或者拿著境外考試成績來報考的學生了。這事兒一出來可就在教育圈炸開了鍋,搞得人心惶惶的。具體來說吧,明年5月6號到6月26號這段時間,你要是內地考生,別想著拿什麼OSSD、DSE、A-LevelAP、IB這些花里胡哨的成績來報考。這事兒可不是開玩笑的,澳大是動了真格的。這政策一出台,那些正在讀國際課程的學生和他們的家長可就坐不住了。這不是把人往死路上逼嗎?原本以為國際課程能開個後門,現在可好,門兒都給焊死了。


這一棒子下來,高考成績反倒成了香餑餑。你說這事兒鬧的,搞得那些花大價錢上國際課程的家長們現在直撓頭,感覺是賠了夫人又折兵。澳大這回可是玩真的,政策劃線劃得明明白白。說白了,就是把內地學生跟其他地方的學生給分開對待了。香港、台灣那邊的學生,包括海外的,該用什麼成績申請還是用什麼成績,壓根兒沒變。可內地這邊,除了高考成績,其他都不好使了。這麼一搞,直接把那些想走捷徑的路給堵死了。有意思的是,澳大也不是完全不講道理。他們把規矩定得死死的:必須通過官網報名,一點兒都不含糊。


這麼做也是為了杜絕中間商賺差價,免得又整出什麼幺蛾子來。這政策看著簡單,其實門道可不少。說白了就是內地考生只認高考這麼個簡單道理,但這一刀切下去,可就把不少人的如意算盤給打碎了。這事兒說到底還得從澳門科技大學那邊說起。2024年11月那會兒,一下子抓出20多個交假DSE成績的,這不是小打小鬧了。澳門警方一查,好傢夥,一共24個內地生都牽扯進去了,抓了4個,另外20個早就溜之大吉了。這幫人也是夠狠的,直接找網上中介把假學歷給整出來了。這事兒說新鮮也不新鮮,香港那邊早就鬧過了。


2024年7月的時候,香港就逮著兩個內地女的,一個24歲一個34歲,就干這個的,專門給人搞假材料,什麼成績單啊,外語成績啊,課外活動啊,啥都敢造。更絕的是港大經管學院那邊也出事了。2024年5月的時候,就因為有人抄襲作業,結果一查,好嘛,一串人的入學材料都是假的,什麼國際學歷啊,成績單啊,外語成績啊,全都是紙糊的。這一連串事兒搞下來,誰還敢掉以輕心?這不就跟多米諾骨牌似的,一個倒了全都要倒,最後澳大這邊也不得不出手了。


說到查證這事兒吧,高考成績查起來容易,跟玩兒似的,網上一查就完事。可這國際成績就麻煩了,跟抓迷藏似的,東家查查西家問問,費時費力不說,還不一定查得准。這些中介也是夠損的,在網上打廣告說得天花亂墜:保錄、花錢就能上、不要語言成績,聽著就不靠譜。可偏偏就有人信,花個幾十萬就想買個保底,這不是鑽空子嗎?關鍵是這些中介太能忽悠了,把這事兒說得跟買菜似的簡單。你說這些高校招生政策是挺靈活,但也不是讓你鑽空子用的啊。結果倒好,有些人覺得只要給夠錢,什麼都好說,這不是把自己往坑裡推嗎?


再說這些中介機構,打著留學的幌子,干著造假的勾當。你說這些學校查證是難,但也不是不查啊。這不就跟玩火似的,早晚要出事。澳門城市大學這邊先發制人,直接放了個大招,甩出份《嚴正聲明》。說白了就是:招生這事兒,只能通過他們自己的招生處來辦,別的機構都給我靠邊站。更狠的是,他們直接點名道姓,一口氣曝光了22家所謂的留學委託機構。這操作可夠硬氣的,就差沒直接說你們都是騙子了。香港那邊動作也不慢,立法會的人已經坐不住了,嚷嚷著要改革那套評審程序。


這不就是給自己打補丁嘛,免得再讓人鑽空子。這一通組合拳打下來,那些打擦邊球的機構算是被打了個措手不及。這回可不是開玩笑的,港澳兩邊都要動真格的了,看誰還敢玩花樣。這一波政策調整下來,高考這張金字招牌算是又硬氣了。那些原本想靠國際課程走捷徑的,這下可都得掂量掂量了。說白了,這次變動可不是鬧著玩的。原本那些花大價錢上國際課程的,覺得自己多條路可走,現在可好,路是越走越窄了。這不,不少國際課程的競爭力直接就被打了折扣。招生這塊兒也得重新洗牌了。

以前那種眉毛鬍子一把抓的做法肯定是行不通了,現在得講究貨真價實。這一來二去的,整個招生制度都得跟著變。最搞笑的是,那些原本覺得國際課程能當個敲門磚的,這會兒怕是要犯難了。這不是把人往高考獨木橋上逼嗎?但話說回來,與其花錢走歪門邪道,還不如老老實實準備高考。造假這事兒在港澳可不是鬧著玩的。香港這邊要是給你逮著了,最高能判14年,這可不是嚇唬人的。澳門這邊雖然看著沒那麼狠,但也夠嗆——按著《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典》第244條來算,偽造文件最高能判3年,要麼就是掏錢交罰金。

這不是小打小鬧的事兒了,是真能進去坐牢的。要說這幫人也是夠虎的,明知道是重罪還敢幹。這不是拿自己的前途開玩笑嗎?一旦東窗事發,那可就是賠了青春又折壽,連後悔的機會都沒有。關鍵是這事兒還牽連性強,一旦查出來,不光自己倒霉,連帶著家裡人都得跟著受罪。這不,那些被抓的,家裡人也跟著抹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