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校黃金組合:公辦學校+貫通培養!

家長們在選擇學校時,除了會了解學校的教育質量、教育理念、師資力量、教學環境、課程設置等常規內容,還可以關注一下學校的貫通培養情況。


貫通培養作為一種新型教育模式,因其能夠提供一體化的教育教學,確保學生在各個階段都能得到恰當的教育,各學段能夠精準銜接,該模式越來越受歡迎。近年來成都新建了不少學校,有些就是按照同時招收小學、初中、高中來設計的。


以成都「5+2」區為例,介紹5所公辦學校,均具有貫通培養的條件和優勢,受關注度較高。

01、石室天府



石室天府中學位於高新區錦城湖畔,是石室中學領辦的十二年一貫制公辦學校。高中部、初中部(交子校區)位於成都高新區劍南大道北段590號,初中部(錦城湖校區)位於成都高新區盛興街180號,附屬小學位於成都高新區交子大道1076號,目前形成一校三區的辦學格局。


學校教師平均年齡36.5歲,有全國優秀教師、金牌教練、特級教師等省市級成熟名師,也有畢業於985、211高校的本碩博優秀青年教師,其中有特級教師5人、全國優秀教師2人、省骨幹教師和省級名師17人、博士和碩士等108人。


開辦十多年來,石室天府培養出了就讀清華、北大、復旦、浙大等國內名校,以及哈佛、耶魯、牛津、哥倫比亞等國外名校的優秀學子,憑藉優異的辦學成績脫穎而出,成為熱門學校。


除了學習成績,石室天府積極引導學生在體育、藝術、勞動、科創等方面全面發展,每個學生必修2門體育特長、2門藝術特長以及2門勞動實踐和1門創新課程,教學成績和綜合素質「雙優並舉」。


學校壘球運動隊還是全省最高水平的壘球代表隊,先後獲得15次國家級、省級冠軍,輸送國家隊運動員5名、國青隊運動員3名,國少隊運動員5名、省隊運動員23名。


02、成都英才學校



成都英才學校位於成華區,是成都七中領辦的十二年一貫制公辦學校,這在成華區屬於唯一。學校2021年開始招收小學和初中,2022年開始招收高中,目前三個學段已經全覆蓋,在校學生2000餘人。


學校總佔地面積近150畝,立項總投資14.93億元,這樣的規模在近年來新建公辦校中比較稀有,在主城區絕對屬於天花板級別,去參觀過校園環境、設施設備的家長都說非常好的。


家長們稱之為「成華區小七中」,自帶成都七中基因,成都七中易國棟書記擔任成都英才學校名譽校長,成都七中原校長王志堅校長擔任學校辦學總顧問,成都英才學校的黨總支書記、校長、副校長及部分中層幹部、教學指導委員會專家均由成都七中派出,這些幹部和專家均在成都七中工作15至30年不等。


學校保持和成都七中教育、教學同步,教育、科研、教學、活動等各方面在成都七中指導下深度交流和全面實施,可以說是原汁原味的七中辦學特色。


正因如此,英才學校的熱度一直很高,明年就有首屆高考出口了,相信數據應該會較好,背景、生源、師資等因素都較好,未來可期。

03、七中八一



成都七中八一學校位於金牛區,是全國軍地聯合辦學的樣板學校,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都有開設,2013年起由成都七中整體領辦。


學校硬體條件持續提升,著力打造精準化、數字化校園,擁有雙層空中運動場、圖書館、科學實驗室、數字化實驗室、STEAM教室、學生電視台、學術報告廳、錄播中心以及音樂、美術、舞蹈等專業教室。


七中八一堅持「小規模、高品位、精品化」的發展戰略,秉持「軍人味·學術氣」辦學特色,以成都七中「三體」的教育思想為引領, 依託成都七中的優質資源,與成都七中名師結對,與成都七中專家共研學術,按照成都七中標準打造教師團隊。


近年來中、高考年年創佳績,一大批畢業學子進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國防科技大學等雙一流名校。


七中八一招生方式略有不同,不是通過常規劃片的方式招生,高中對外招生名額也較少。

04、北二外成都附中



北二外成都附中位於武侯區,是武侯區人民政府與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聯合開辦的一所公辦高完中,目前已形成附屬幼兒園、附屬小學、初中部、高中部全覆蓋的K12辦學格局。初中部位於武侯區聚萃街351號(聚萃校區),高中部位於武侯區千秀路800號(千秀校區)。


學校是一所雙軌制辦學的典範,已逐步形成「科技+外語」的辦學特色和「特長+雙軌」的育人特色,追求高考升學國內外名校雙錄取。


科技教育方面,學校在四川省數學學會及北大、川大等高校教授團隊指導下,橫向構建了數學、物理、信息學三大競賽學科體系,每科內部縱向形成高考、強基、競賽三級梯隊,並搭配各梯隊專職師資隊伍。打通國內、國際學科賽事,為不同梯隊學生的多元升學積極賦能。


外語教育方面,學校在英語小班教學與開展競賽課程的同時,面向「一帶一路」國家戰略開設了德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日語、泰語8門多語種,並開設雅思課程。多語團隊的老師來自清華、北大、北二外、日本大阪大學、法國里昂米埃爾二大等國內外一流高校,100%有海外留學或培訓經歷。


學校高考出口整體升學率和高分考生雙在線,競賽成果突出。2024年馬浩翔同學以四川省第一名的成績被西安交大少年班錄取,80多名同學升入有帝國理工學院(QS2)、多倫多大學(QS21)等國際一流名校。

05、青羊教科附



青羊區教育科學研究院附屬實驗學校(原四川師範大學實驗外國語學校)位於青羊區,是一所集小學、初中、高中為一體的十二年制學校,2023年順利完成由民辦學校轉向公辦學校。


藉助轉型,學校導入了青羊區教育科學研究院的學術資源、專業力量和平台優勢,實現區教科院和附屬實驗學校深度捆綁發展,青羊區委教育工委委員、青羊區教育局黨組成員、青羊區教科院院長邵開澤擔任學校黨總支書記,開啟學校發展的嶄新篇章。


2024年5月6日,學校「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正式成立,28位專家來自省市教科院、四七九名校,他們深入一線指導教師教學工作。


轉公後的青羊教科附無論從物理環境、學術環境、管理環境,還是從社會環境、心理環境、文化環境,都有了大幅度改善,家長對青羊區高中又充滿了希望,近兩年錄取線逆風上漲。


小初高貫通培養作為一種新型教育模式,因其連貫性、整體性和系統性等優勢,為家長們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希望本文能夠幫助家長們更好地了解這些學校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