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微史解讀
編輯|微史解讀
都說輿論可以成就一個人,那同樣也可以毀掉一個人。
數學天才少女姜萍,就是最好的一個例子。
從人人都不知道一個中專孩子,到現在口中的作弊天才。
她的行為不僅影響自己,更是將「小鎮做題家」的體面撕的粉碎。
在暑假前期,一個全球項目的數學競賽被大家熟知。
不是因為別的,而是我國一個普普通通的中專生竟然能夠好打敗世界各地最強的數學天才,成為這個項目第一個進入決賽的中專生。
這樣的反差,妥妥就是爽文小說里的劇情!
畢竟中專生和清華北大那完全就是天上和地下,並且這個少女今年才17歲,絕對是未來可期。
於是越來越多的人,認為是金子總會發光的。
小鎮怎麼了,那不還是贏了那些在大城市享受高端教育的人。
姜萍的出現,滿足了普通人對於出人頭地的渴望。
對此,不少人都前往姜萍所居住的地方去沾沾喜氣,而在中專的學生也開始幻想自己或許有一天也能夠揚眉吐氣。
但是「姜萍事件」,在一些人的眼裡確實不可能的。
他們認為這件事情中絕對有貓膩。
首先姜萍作為一個中專生,跟本沒有機會去接觸這些習題,即便是有當地的資源並不能幫助她在數學習題上能夠進步。
要知道參與這場比賽的人,前期投入就比較大,光是輔導的老師都是行業精英。
更別說日後的培訓的,大量的刷題實驗,這對於一個農村女孩根本就是天方夜譚。
尤其是所謂的自學就成才,打敗從小就學習數學的人,這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其次就是姜萍的經歷,既然數學這麼厲害,為什麼還要在中專?
學習好,完全可以考上不錯的大學。
包括在某個媒體拍攝的宣傳片來看,姜萍的板書簡直就是漏洞百出。
那些數學符號的書寫不僅不符合常識,甚至有的含義姜萍也說不出。
有人還找到了之前姜萍的成績,一個班級里的中下游,竟然是個數學天才?
漏洞顯而易見。
於是大家紛紛要求自證,要求姜萍的試題公開,並且以直播的方式,再次進行答題,來驗證她的真實水平。
但是網友卻坐不住了,認為一個碩士生輸給中專生後覺得面子掛不住,特意在那裡找存在感。
既然是你說人家作弊,那麼請拿出證據,姜萍完全不需要用自證來證明自己的清白。
這不僅是一種上位者對於他們的歧視,更是高等教育人對於小鎮做題家的蔑視。
於是普羅大眾槍口一致,對準了質疑的人,堅決地維護了姜萍的聲譽,因為這不是她一個人的事情。
而是千千萬萬個「小鎮做題家」的名譽。
但事情總是會有真相,姜萍事件在經歷了大半年之久終於迎來結局。
根據官方通告顯示,姜萍以及他的老師都沒有在決賽獲獎。
至於在預賽時的調查來看,姜萍確實是存在極大的作弊嫌疑。
考試期間,姜萍與自己的老師有過討論的跡象,這嚴重違反了比賽的規則,所以成績理應取消。
並且該組織也深刻反省了自己在活動管理中的漏洞,以及行為制度的不完善。
此後這些事情,他們將會在進行一系列的修改,給所有學者一個公平的場所。
隨後,姜萍的學校也發布聲明,表示他們已經和姜萍的老師進行談話,她的老師為了在評優評先上面能夠加分才出此下策。
基於這件事情的影響,本年度他的資格被取消,畢竟一個老師帶著學生作弊這就已經是品性問題了。
既然這件事在姜萍的答題的時候存在漏洞,那麼其他人呢,會不會也有干預行為,既然調查了,那就要全面查清。
不然這也是對姜萍的不公平。
所以這場事件的背後,其實就還是資本和權勢的力量。
這種規則下,對於普通的小鎮做題家的歧視已經達到了最大。
學術教育之間沒有公平但有歧視。
天才少女姜萍走到今天,完全就是資本在推波助瀾。
畢竟在一開始的調查下,既然已經知道姜萍的成績作假,那麼為何還要她參與到決賽呢?
已經知道真相的時候就應該直接公布,並非是默不作聲,任由事情鬧大。
最後在一切結束以後,才開始說作弊,最後一句道歉就結束了。
達摩院的行為不僅是在愚弄姜萍以及關心她的人,甚至還在愚弄全國人。
數學是這個世界上最純粹的學科,它不會說謊,數據就能夠代表一切。
所以在舉辦了這麼多屆以來,達摩院才發現這漏洞,是不是有點可笑,甚至獎牌的含金量也應該被質疑。
作為整個事件里最大受委屈的應該是姜萍。
畢竟無論是那一方在裡面都是有利可圖,唯獨她卻要承受一切。
作為姜萍的老師,明知道教師的職業操守。
但是為了評優評先,竟然帶著學生作弊,違規指導姜萍,還操縱輿論、推波助瀾。
競賽組,同樣在這場輿論中賺的是盆滿缽滿。
畢竟之前哪有人知道這場比賽。
姜萍的出現讓大家熟知,提高了自己比賽的影響力,節省了多少的廣告費。
甚至還利用她作為流量爆點,四個關鍵詞直接拿捏眾人。
什麼農村、中專、女生、全球第12名。
這個集合所有普通人身上的詞語,卻添加了一個大家想都不敢想的詞語,直接大爆。
為了掌握流量密碼,甚至在決賽成績出來之前,就去姜萍的學校進行拍攝,大肆宣傳。
他們講述姜萍的故事,從一個家庭困難,為了幫助家裡節省錢而選擇中專,但是不想要放棄自己唯一愛好的故事來吸引大家。
最後就是姜萍所在的中專學校,他們在這場事件中同樣有著自己的利益訴求。
畢竟一個中專學校出了姜萍這樣好成績的學生,這不僅為學校帶來榮譽,甚至還提升了學生的報名率。
在事情還有搞清楚的情況下,就同意許多媒體宣傳,甚至還侃侃而談,講述學校的教育理念,他們也只是借用姜萍的熱度在擴大學校知名度。
從一開始,姜萍以中專生的身份在全球數學競賽中取得優異成績,就引發了輿論的廣泛關注。
媒體紛紛報道,將姜萍塑造成 「天才少女」,網友們也對姜萍充滿了讚美和期待。
但是最後的一切,其實都會由姜萍一人承擔,畢竟之後提起姜萍的名字,大家都會不約而同的想起作弊。
明明自己在這場輿論中沒有受到任何好處,還將自己的所有私生活都被扒出,讓她一人抗下了所有。
在這個事件中,姜萍就是用一個農村出身的中專生,打響了名號。
狠狠打了哪些看不起小鎮做題家的人。
但是姜萍的作弊行為被曝光後,大家不由的會對農村孩子取得優異成績開始質疑。
這種行為一旦擴大,那麼對於農村孩子來說無疑就是一種剝削。
要知道現在的教育雖然提倡城市農村不分家,共同成長接受平等教育。
但是從數據上不乏看出,農村孩子因為家庭條件、當地教育資源的匱乏。
他們並不能參與哪些所謂的競賽以及全球比賽。
因為在人們固有的思想里,他們就不會,甚至沒有能力。
姜萍的事件成為一個具體的案例,一旦有農村孩子成績優異,那麼大家就質疑,這行為完全否認了農村人的努力和認可。
甚至最近秋招的過程中,已經有一些企業在招聘和選拔過程中,對農村孩子的簡歷和成績更加謹慎地審查。
這些就是不公平的偏見。
這種信任危機不僅會影響農村孩子的個人發展,也會對整個農村教育的發展產生負面影響。
所以姜萍事件到最終受傷的還是那些努力認真,想要逆天改命的小鎮做題家。
甚至還有哪些因為愛好不同,而努力生活的中專生。
參考資料:
銳評|「姜萍事件」落幕,讓功利炒作遠離書桌|京報網
姜萍確認作弊!戲耍了全國人民的,不止她和老師王閏秋|搜狐娛樂
姜萍是冒牌還是真天才?真相已經慢慢變得清晰|搜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