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仁放開緬文教學,緬文學生近3000人,這背後有何玄機?

彭德仁在光復果敢那一刻,毅然決然的剷除了街頭的緬文,摘掉了緬文招牌,並且揚言學校只學中文,不學緬文。

這一行為,無疑在很多人心中引起了強烈的共鳴。那一刻,網友歡呼,同胞雀躍,對彭德仁的舉動充滿了支持和讚賞。

可是,在同盟軍執政幾個月之後,對緬文的態度發生了180度大轉彎,不僅不排斥,反而加強緬文教學,截止現在全區學習緬文的人數高達3000人。

具體有哪些緬文學校開課復學了?

1、緬甸聯邦第一特區 果敢縣滾弄區緬文中學,在5月2日復學複課。

這是特區第一所正式開放的緬文學校,同盟軍的領導和文教局的領導,都非常重視。特區人民政府秘書長宋克成,親自來到學校參加了開學典禮。

宋克成作為同盟軍的代表,在開學典禮上首次強調了緬文的重要性,他說:「緬文緬語作為緬甸聯邦的通用語言,我們作為聯邦的一份子,緬語教育不可以偏廢。」

老宋說得沒毛病,情懷歸情懷,生存歸生存。你既然承認是緬甸的一分子,承認自己是緬甸人,學好緬文自然有好處,也是跟緬甸軍政府緩和關係的一種手段。

滾弄原來就是緬軍控制區,這裡的學校本來就是學緬文的,現在被同盟軍佔領,你想讓這裡的人一下子把緬文扔掉,轉頭來學中文,這樣做沒有任何好處,反而會適得其反,可能引發民變。

所以,順應民意,開放滾弄區的緬文學校,既是為了大局穩定,更是迎得民心。

2、緬甸聯邦第一特區 木邦縣木邦區南楂拉果毅學校的緬文教學,在6月3日迎來了複課。

木邦現在處於第一特區的最南端,它與緬軍控制區接壤。換句話說,可能河的那邊是緬軍控制區,河的這邊是同盟軍控制區。

原來木邦這塊地盤也是緬軍控制區,他們本來就是學緬文,說緬語的,剛開始同盟軍試圖讓木邦縣學中文,很多村民不樂意,寧願把小孩轉到緬軍控制區的學校,也不願在木邦上中文學校。

跟滾弄一樣,強制只會適得其反,可能引發民變。這個木邦縣是1027行動中奪取的新地盤,他們原來學緬文,希望現在繼續學緬文,因此開放緬文教學,是順民意,穩民心之舉。

據第一特區的統計,截止6月4日,全區學習緬文的學生人數,超過2000人。

3、緬甸聯邦第一特區 勐古縣勐博區棒賽鎮緬文高中學校,在6月10日迎來了緬文教育的複課。

這個勐古縣也是1027行動中奪取的新地盤,只要是新地盤,就是從緬軍手裡搶過來的,他們原來學的就是緬文。棒賽鎮緬文高中學校新學期開學後共有815名學生。

6月4日就有2000多緬文學生,再加上這815名,加起來全區學習緬文的人數,接近3000人。總的來說,放開緬文教學,是從大局出發,為了順民意,穩民心。

這下很多網友不淡定了,他們有的指責同盟軍,不應該放開緬文教學,他們認為第一特區學好中文和英文就可以了;有的網友則認為放開緬文教學,會削弱果敢民族語言的地位,影響民族文化的傳承。

面對這些爭議,你持什麼樣的觀點,是支持他們學緬文,還是反對他們學緬文?評論區聊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