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成績,你真的關心孩子嗎?你真的愛你的孩子嗎?



各位家長朋友們,我們好像每天都在讓孩子學習,有沒有想過將來有一天,他們可能會突然一拍桌子,然後委屈的大喊一聲:「你們口口聲聲說愛我,不就是想讓我多考幾分嗎?再說我學的這些將來有什麼用?」

我醜話說在前面,很有可能哦!到時候咱們是不是傻眼了。其實,你不能怪孩子不懂事,我們換個角度,從孩子的視角來觀察觀察自己是怎麼做的:

我是一個小學生,期末考試每科都考了100分,回到家以後,我父母欣喜若狂。給我做了好吃的,還帶我去看了電影,假期還帶我去了遊樂場,並且逢人便誇我聰明。

我也是一個小學生,期末考試每科都考了不到60分,回到家以後,我媽媽傷心的哭了,我爸爸對我大吼一聲「你這腦子是豬腦子嗎?」。媽媽哭得沒心情做飯,爸爸也氣得一直抽煙,而我也沒飯吃。接下來的整個假期,我爸媽哪都不帶我去,要麼讓我在家寫作業,要麼讓我去上補習班,他們說帶我去見親戚覺得丟人。



試問各位家長,如果你的孩子從小在這種情況下長大,他會覺得你愛他么?他會覺得他是機器,要完成你的任務。而完成這些任務,並不是他喜歡做的,所以他很痛苦。當有一天他覺得自己長大了,就會開始反抗你的任務了。

所以,我覺得,咱們家長應該從孩子很小的時候開始,就應該給他們灌輸一個觀念:

不管成績如何,我們永遠愛你。


有的家長會不以為然,他們聽信了那句「教育是最好的投資」,就認為要給孩子準備最好的教育資源,上最好的學校,補最好的課。然後我的孩子必須成績更好,學歷更高。

各位家長,你們要明白,好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投資。而好的教育並不單單是好的學校,好的資源,更是父母給孩子的好的心理教育。

而且我說句難聽的,既然你把教育孩子當成是投資,你就要接受有投資失敗血本無歸的可能,你就不能在失敗的時候再去抱怨失敗了吧?

況且,你認為你給孩子提供了最好的一切,甚至犧牲自己,但是孩子不一定能感受得到啊。要想學會感恩,首先要有過失去的痛苦啊。你從小什麼都給孩子,他不知道原來這些是父母的恩情啊。他看到的就是一個「唯分數論」的父母。

反思一個問題:我們希望孩子成績好,原因是什麼?是希望他以後有更好的生活,還是希望他能帶給你更好的生活?

我相信絕大部分家長應該是希望孩子以後有更好的生活吧。說白了,我們希望孩子成績好,其實是因為愛孩子。只是我們的愛太沉重了。

一定要讓孩子知道,我們為什麼逼他們學習。

因為父母經歷過不學習要吃的苦,所以知道學習的重要性。

一定要讓孩子知道,我們是真的愛他們。

因為愛之深,所以責之切。

家長們,你不要覺得你不說孩子也能理解。他真的理解不了,他真的需要你告訴他你所作所為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