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發展的大眾化,對普通高校的舞蹈教育有什麼啟示?

文/南柯紀實

編輯/南柯紀實

<<·——前言——·>>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視越來越高。舞蹈作為藝術之母和表達情感的高級形式,其功能和作用受到了更多人的關注,成為人們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人們逐漸將舞蹈與健身、社交等日常生活聯繫起來,舞蹈藝術開始滲透到社會的方方面面,逐漸形成大眾化的發展趨勢。

我們在廣場上、晚會上,甚至在各類舞蹈培訓班都能看到不同年齡段的人們跳舞。這種趨勢為舞蹈教育帶來了巨大機遇,也提出了新要求。

隨著我國教育水平的提高,普通高校作為培養各類人才的重要場所,與專門的舞蹈藝術院校相比,具有更廣泛的數量和分布範圍,擁有多樣化的舞蹈專業,招生規模也逐年增加。

普通高校的綜合性和普及性對於提高舞蹈教育的實效具有重要意義,尤其在我國舞蹈大眾化發展的趨勢下顯得更為突出。

在這樣的背景下,如何在普通高校開展舞蹈教育受到了越來越多藝術家和教育家的關注和重視。

「舞蹈發展的大眾化」為視角研究普通高校的舞蹈教育,不僅有助於推動普通高校舞蹈教育向前發展,也有助於實現舞蹈的普及和藝術價值的最大化。

<<·——我國舞蹈教育模式及其在普通高等院校體現的特點——·>>

普及型舞蹈教育在普通高校以選修課形式的形體舞蹈課為主,同時也包括學校組織的舞蹈團、學生自組織的舞蹈社團以及各類文藝演出和舞蹈講座。

在國外,尤其是美國,舞蹈課程作為重要的美育課程,從小學到大學本科階段都有,實現了舞蹈教育的大眾化。而我國的舞蹈普及教育仍處於初級階段,需要更多的努力和探索。

專業舞蹈教育主要針對培養高精尖的舞蹈藝術專業人才,目前主要集中在專業藝術院校。為了滿足市場對一專多能型舞蹈人才的需求,許多高校開設了音樂舞蹈專業,以培養中小學音樂教師為目標。

在普及型舞蹈教育的推動下,舞蹈開始與市場需求相結合,開設音樂舞蹈專業,以滿足市場對多功能舞蹈人才的需求。舞蹈在普通高校的推廣主要通過開設公選課實現。

通過形體舞蹈公選課,大學生可以在老師的指導下培養舞蹈興趣,獲得豐富的知識,提高藝術修養,建立良好的審美習慣,實現舞蹈的美育功能。

然而,普及型舞蹈教育受到硬體和軟體的限制,熱愛舞蹈的非專業學生的參與度受到限制,教學內容多樣性不足,導致學生舞蹈水平較低。

目前,舞蹈教育需要更多的創新和努力,以推動舞蹈在普通高校的全面發展。

隨著社會的發展,舞蹈的種類、內容和形式呈現多樣化發展趨勢。為推動舞蹈在高校的普及和大眾化發展,舞蹈教育的內容、方法和形式也需要多樣化。

首先,針對專業舞蹈教育,可以開設不同舞種的選修課,彌補專業必修課知識的不足。此外,相關院系可以與社會上的舞蹈培訓機構合作,開設具體培訓課程,以獲得與舞蹈相關的各種資格證書為目的,使學生在校所學知識更好地與社會需求對接。

在教學方法上,應多樣化教學內容,結合實踐課與理論課,拓展學生舞蹈視野。建議通過芭蕾舞基訓塑造優美形體,現代舞基訓解放肢體,古典舞基訓了解古典舞基本元素,民間舞蹈學習強化動作美感,同時穿插運動損傷知識講解,增加形體課的豐富性。

在普及型舞蹈教育方面,以校公選課為例,可以在明確開設目的的前提下,盡量拓寬學生舞蹈視野,簡化教學內容並注重學生舞蹈興趣的培養。

通過豐富形體課內容、營造良好教學氛圍和穿插運動損傷知識,可以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培養良好的學習態度。

<<·——結語——·>>

在我國舞蹈普及大眾化發展的趨勢下,普通高校的舞蹈教育應根據社會發展需要進行教育思路調整,推動舞蹈教育的多樣化,培養更符合社會需求的舞蹈人才和舞蹈愛好者,促進舞蹈普及和提升國民舞蹈素養。

<<·——參考文獻——·>>

[1] 創意舞蹈在高校舞蹈藝術教育中的運用研究[J]. 崔曉寧.藝術教育,2022(05)

[2] 高校舞蹈藝術教育中的辯證性思維分析[J]. 王夢姣.藝術評鑒,2022(11)

[3] 普通高校舞蹈藝術教育芻議[J]. 劉靜文.才智,2019(09)

[4] 創意舞蹈在高校舞蹈藝術教育中的應用[J]. 寧靜.文學教育(下),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