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的大幕拉開,青年挺立潮頭,奔湧向前,成為服務國家戰略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中山大學本碩博連讀的呂天睿便是眾多「弄潮兒」中的一個,他將青春奮鬥融入時代主題,在科研創新的道路上勇攀高峰,在理想之路上展現時代青年的「芯」力量。本期,讓我們一同走進這位中大追「芯」人的世界。
近年來,我國高端晶元設計與製造面臨西方世界的技術圍堵,正值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重要階段,晶元高端技術人才成為國家和社會發展的稀缺資源。在家國情懷的感召下,呂天睿對集成電路學科產生了濃厚興趣。2017年考入中山大學後,他努力奮進,在中山大學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專業潛心學習,不斷打磨自己的專業技能,為今後深耕學術研究打下堅實的根基。
本科四年的學習,讓呂天睿打下了紮實的集成電路學科知識基礎,並於2021年以專業第2名的成績保研至中山大學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現為該院碩博連讀研究生。期間,他學習成績優異,曾獲得中山大學優秀學生獎學金一等獎、廣東光大升學深造獎學金、深交所獎學金等諸多榮譽。
呂天睿獲得的部分獎項證書
呂天睿的研究方向為集成電路設計,他心懷解決國家集成電路領域「卡脖子」難題的偉大志向,在研究領域刻苦鑽研,積极參加多項學科競賽、課題組科研項目及企業橫向委託項目,負責完成了3款集成電路晶元的設計與流片。他還與團隊齊心協力,克服重重困難,完成競賽作品,在第四屆全國大學生集成電路創新創業大賽中獲得全國一等獎,在這重要的、全國性的集成電路賽場上展現中大學子風采。
呂天睿(右一)與隊友在集創賽現場作海報展示
呂天睿曾作為第一負責人主持「全CMOS精確電容測量電路」課題研究。該項目立項階段獲評國家級立項,項目研究歷時8個月,在結題評審中獲評「優秀」,相關研究成果入選2021年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年會(該年中山大學共2項入選),也因此獲評2021中國電子學會集成電路獎學金一等獎。
呂天睿主持的大創項目團隊所設計的晶元 相關成果入選第十四屆大學生創新創業年會
科研中,呂天睿專註學術,攻堅克難,無數次的實驗與競賽經歷培養了他認真負責的態度。
生活中,呂天睿也將這種科研精神帶入到自己的社會實踐和社團活動中,充分彰顯了新時代青年積極向上的力量。
本科階段,呂天睿曾擔任中山大學音樂藝術協會常務副會長,帶領社團成員組織了多場主題音樂會,並在社團內部參與和開展各類音樂技能培訓,發展自身的音樂興趣。他曾組建「萬助樂隊」參加第三十三屆維納斯校園歌手大賽,進入東校園十強,獲優秀選手獎。
呂天睿還樂於向優秀前輩學習,相信交流中產生的思想共鳴,能夠給予青年黨員更大的鼓舞與震撼。在2021年建黨100周年之際,呂天睿作為學生代表,積极參加學院退休黨員座談會,在與他們的交談中感受老一輩科研工作者,如何將個人成才與國家發展同頻共振。
呂天睿(左一)參加老黨員尋訪活動
交談中,老一輩科研工作者篳路藍縷、開拓電子信息領域的精神深深感染了呂天睿。中大代代科研工作者砥礪報國之志的智慧之光影響著呂天睿,更堅定了他作為青年一代投身集成電路產業克難攻堅的決心。
晶元,以細微之變引起世界巨變。呂天睿為振興國產晶元,發展中國晶元事業而深耕不輟,這是他的個人理想,也是中山大學奮進數十載的時代擔當。晶元作為高端信息產業技術,對國家科技發展起著關鍵性作用。多年來,中山大學圍繞晶元「卡脖子」問題,為這一高端產業發展培養更多高水平晶元人才。
學校集成電路學院服務國家對高性能通用集成電路和高端專用晶元的重大需求,學院開設相關學科、專業,為培育集成電路人才為晶元研究提供強大支撐;微電子科學與技術學院專註培養世界一流的集成電路設計和製造工藝高級人才,致力於國家急需的自主產權的高性能晶元的研究……
在學校的堅持和創新下,眾多晶元技術人才接連湧現,為祖國晶元事業的發展注入新動力。未來,中大還將繼續培育晶元產業高端人才,紮根祖國大地,為國家科技進步貢獻源源不斷的活力和創新力!
歡迎關注「中大招生」頭條號,獲取關於985、211、「雙一流」建設高校——中山大學的最新精彩資訊!
部分素材來源:中山大學官網/官微、中大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