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節能宣傳周|讓綠色低碳的種子「生根發芽」——全國節能宣傳周進校園見聞

主題班會課、環保創意秀、寫實地調研報告……2023年全國節能宣傳周期間,全國各地校園圍繞「節能降碳,你我同行」主題,多措並舉,用形式新穎、生動有趣的方式把節能低碳的理念撒播到學生心裡。

「生活中我們應該怎樣做到節約呢?要隨手關燈、及時關閉水龍頭……」7月12日,在河北邯鄲館陶縣第四幼兒園,老師在主題班會課上,通過多媒體課件、科普小視頻、主題繪本等,向小朋友們科普節能環保知識。隨後,小朋友們拿起畫筆,用創意繪畫描繪出自己心中的節約用水。

7月12日,河北邯鄲館陶縣第四幼兒園中班正在上「保護地球」主題班會課。新華社記者趙鴻宇攝

江西贛州尋烏縣城北新區小學新增了班級「節能委員」,他們既是倡導綠色低碳的宣傳員,負責組織主題活動,宣傳綠色低碳知識;也是生態文明的監督員,及時制止和糾正浪費等現象,努力不浪費一度電、一滴水、一張紙。

7月14日,遼寧大連市甘井子區春田小學開展綠色環保主題班會。新華社記者張博群攝

近日,河北保定易縣第二中學通過節能環保我倡議、節能環保我行動等系列活動,倡導學生們從每一件小事做起。高三年級217班學生田迎培說:「剛入學時節約意識不強,現在大家的節能意識越來越強,最後離開班級的人都自覺關空調、關燈。食堂里新增了『小份菜』,可以花更少的錢吃到更多的菜品,避免浪費。」

走出課堂,學生們還積极參与研學,在實踐中感受「綠色樂趣」。

「通過統計30分鐘內經過家附近的新能源車輛的數量,我們發現新能源汽車的普及度正在提高。」在廣東廣州的節能低碳研學活動上,第一小隊的同學正在彙報調研成果。

廣州市節能中心副主任劉英姿說,這場面向廣州市97家小學的117名少年先鋒隊長的節能低碳研學課程是2023年廣州市節能宣傳系列活動之一。「節能低碳系列課程包括節能知識講解、動手實驗、制定方案、實地調研、成果彙報、回校宣講等環節,努力讓可持續發展、生態文明的種子在學生心裡生根發芽。」

7月12日,浙江寧波奉化區實驗小學,暑托班孩子學習暑期安全用電和節能知識。新華社記者張璇攝

7月12日,國網寧波供電公司組織的志願服務隊來到浙江寧波奉化區實驗小學,為暑托班學生開展實踐課堂。志願者採用動畫課件、小手工等方式,向小學生講述綠色用電、節能用電知識,動手製作光伏動力車,開啟了一場美妙的電力科普探索之旅。

不僅僅是在校園,不少地方把節能宣傳與勞動教育相結合,讓學生們身體力行,感受大自然生態循環的奧妙和節能減排的意義。

河北石家莊市莊園小學生態種植園裡,水系循環系統引發了學生們的興趣。「種植園的水系循環系統將直飲水機產生的廢水和雨水收集起來,用於果蔬澆灌,實現廢水綜合利用。」莊園小學校長趙瑞深給學生們講解。

7月14日,大連市甘井子區實驗小學「識嫣園」里的堆肥箱。新華社記者張博群攝

在遼寧大連市甘井子區實驗小學的「識嫣園」生態教育基地里,土地上種滿了西紅柿、土豆、南瓜、小蔥、菠菜等各式蔬菜。學生們在老師的指導下將枯樹葉、菜葉、果核、蛋殼等放入堆肥箱中,靜待堆肥慢慢發酵。「堆肥發酵周期大概兩個月,現在堆的肥等到下個學期就可以澆灌到土地上。」六年級五班學生朱昱霖說,通過堆肥,學習到了如何變廢為寶。

不僅是中小學生,青年學子中也掀起「節能降碳從我做起」的活動熱潮。

大連旅遊學校(大連女子學校)開展了「講好節能故事」徵文和「節水型學校建設」優秀方案徵集活動,學生投稿量達百餘份;深圳科技大學在學生中廣泛宣傳低碳生活理念,引導學生通過改變生活方式實現節能降耗。

邯鄲學院近期開展了「節約型校園」建設活動,在師生中開展「文明1+1,提升百分百」師生文明積分行動,年底對積分多的師生進行表彰獎勵。

「通過開展各類主題活動,把節能環保理念化作具體行動,引導師生形成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工作和生活方式。」邯鄲學院黨委副書記潘璐說。

記者:吳濤、張博群、趙鴻宇、趙紫羽、張璇、劉佳敏

編輯:楊洋、苗夏陽

來源: 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