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雨表」 「後備軍」教師管理工作要如何踐行?專家來支招

船到碼頭車到站,中老年教師雄心不在?

雄心壯志遇難關,青年教師職業迷茫?

如何激發教育教學活力?如何提高教師的責任感、幸福感?我們聽聽劉教授怎麼說。

3月15日,成都市楊書文名校長工作室在成都市樹德協進中學舉行「學校管理的問題與學校管理者的成長」專題研訓活動。

中國陶行知研究會副秘書長、四川省陶行知研究會秘書長、中國教育學會教育學分會繼續教育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成都師範學院劉裕權教授受聘成為工作室首席專家,並舉行聘任儀式以及成員工作站授牌儀式。

本次專題研訓推動教育管理理念的創新與應用,提升教育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和職業素養,工作站成員通過相互學習、研討、協作和共享等方式,使先進經驗得到推廣,優質資源實現共享,並將研訓中產生的優秀成果運用於工作中。

參加活動的人員有:成都市第三屆名校(園)長工作室楊書文工作室成員、成都市第四區域教育聯盟樹德協進中學共同體成員學校代表、樹德協進中學全體幹部、年級組長。

中老年教師——學校教風、校風的「晴雨表」

中老年教師是學校寶貴的財富,他們閱歷廣、經驗豐富,是學校發展的重要創造者與見證者,做好了中老年教師的管理工作,學校的校風、教風和各項工作就會是艷陽高照、風調雨順。

在中老年教師管理工作中要重新認識中老年教師,充分認識中老年教師熱情消退、駐足不前的原因,了解中老年教師的心態、情緒,理解他們的心情、想法,充分地尊重與關心每一個中老年教師。在工作中要注意發揮中老年教師傳幫帶的作用,也用青年教師這股新生力量激起中老年教師教育教學熱情。此外處理中老年教師中存在的某些問題一定要注意工作的技巧與藝術,「表揚用喇叭,批評打電話」。

青年教師——學校可持續發展的「後備軍」

青年教師管理是學校有效提升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有力抓手,也是學校蓬勃發展的希望所在。青年教師有干一番事業的雄心壯志,但在教育貧困的現實面前,又容易產生自卑心理和感到迷茫。

如何做好青年教師管理工作?劉裕權教授給出回答:要幫助青年教師確立發展目標,指導其制定發展規劃並完善青年教師培養舉措,並發揮好中老年教師的帶頭作用。

如何踐行青年教師成長之路?落實「四指標」「三部曲」

「四指標」得過關:教學常規入門、課堂教學過關、教學能力達標、業務師德達標。青年教師要把握「三部曲」:學習與借鑒、 加工與改造、改革與創新。此外青年教師培養,學校要善於給舞台、給「面子」、給壓力、給點子。

「問題就是方向,核心問題就是主要方向」,楊書文名校長工作室領銜人、成都市樹德協進中學黨總支書記、校長楊書文在講話中提到。只有在不斷發現問題、不斷解決問題中前進,才能持續煥發教師教育教學活力,收穫教育果實。

楊書文校長告訴記者,以此次研訓活動和以本次成員工作站成立及聘請劉裕權教授成為工作室首席專家為契機,可以將各地區的教師管理問題集合起來,為問題解決提供建議,為各地區學校管理工作指明方向,從而全面提升學校管理者的能力,培養卓越的教師人才隊伍,助力學校長足發展。

在活動最後,進行了楊書文名校長工作室2023年度工作計劃討論與部署以及工作室課題研究部署,在未來,要充分發揮工作站負責人的示範引領作用,整合優質資源,促進組員專業發展,將工作站建設成為積極向上、合作共進的學習型組織,將工作站成果輻射到更遠的區域。

成都市「楊書文名校長工作室」:成立於2021年8月,由四川省名校長楊書文領銜。工作室成員分別來自成都市青羊區、天府新區崇州市郫都區簡陽市、邛崍市、蒲江縣等。

工作室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落實,以學校文化為先導,以文化育人機制建設為抓手,切實帶動各成員校貫徹「三新」理念,豐富辦學文化,變革育人實踐,以增強辦學的文化自信力,切實推動「一校一品」進程,創建具有獨特文化個性的特色品牌學校,更好地服務於成都教育優質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