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知道不送孩子出國了」,過來人道出心聲,怎麼和想像中不同?

對於許多家長來說,留學熱其實一直都不曾褪去,每當學生到了一定的年齡階段,家長都會動想送他們出國的心思,不為別的,只為自家孩子能接受到最全面的教育。

中式教育與西式教育相結合,自然是比只接受一種教育要更全面的多,所以有些時候也不是國外的空氣更香甜,而是家長進行了周全的考慮。

不過,在家庭條條件不允許的情況下,或許送子女出國就更困難一些了,而這類家長往往也不理解把子女送出國留學的好處,往往對留學這件事處於兩極分化的看法。

明星普遍比較喜歡送子女出國,國外的教育方式有什麼過人之處?

相對於普通家庭來說,明星賺錢肯定是要容易得多,而他們也經常送子女留學,剩下在國內的不是上貴族學校,就是上國際學校,中國的孩子,為什麼一定要接受國外的教育方式呢?

李湘的女兒王詩齡就在英國讀書,她所住的宿舍還是安妮公主入住的宿舍,這可就不是一般的鈔能力能決定的事情了,據說在這所學校讀書的學費差不多一年就在35萬左右。

而在國內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是免學費的只有一些學雜費要交,真的不得不說差別還真不是一般的大。

或許國外教育的過人之處就在是「放養式教育」,在那裡,學生不用只圍著學習團團轉,而是以個人的愛好和興趣為主要方向,重視素質教育讓學生在各方面都能得到培養,真正有能力的家長不會把讀書當成唯一的出路,也不會只要求學生的成績,不顧對子女在其他方面的培養。

所以說,在人們生活越來越好了以後,也有許多家長產生了想送子女出國的想法,不過,在資金有限的情況下,大多數家長往往只想讓學生上完大學再留學,然後學歷鍍層金再回國找工作,但是擁有這種心態的家長往往也是事與願違。

「早知道不送孩子出國了」,過來人道出心聲,怎麼和想像中不同?

許多家長把娃兒送出國以後很快就後悔了,因為,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距離實在是太遠了,容易產生思念之情,自己在國內有固定的工作,最起碼不可能撇家舍業的出國陪娃讀書,而是那些明星就不一樣了,他們有更多的時間在國外陪孩子,自己卻沒有。

而且,盲目的跟風也不是什麼好事,有許多家長和子女交流的時候才發現原來留學生的同學也大多都是留學生,身旁的語言環境並沒有多好,有些時候就連老師都是中國人。這樣一來和在國內上國際學校有什麼區別呢?

而且隨著越來越多學生出國留學,在留學熱潮過去以後,水碩、水博的含金量也大大降低了,即便原先靠在海外留學的經歷,回國能找份好工作,現在也是未知數了,如果沒有真才實學,就算留學也沒有用。

況且在如今就業壓力很大的情況下,出國留學還沒學到什麼東西,無疑是一種賠了夫人又折兵的行為,而且有些家長自認為能承擔起子女留學的經費,便送他們出了國,可是沒多長時間就會發現自己根本承擔不了,無奈只得借款,真的是不容易。

家長的初心是好的,但是對於許多家長來說,明明還有更好的解決方式,不一定要寄全部希望於留學這件事情上留學也不是救命稻草,即便家境普通也可以為學生創造好的環境。

家境普通不是原罪,家長沒必要貸款讓孩子留學,沒能創造好的教育環境,也不是家長的錯,只要家長儘力就可以了,不要把自己搞得那麼累,弄的家庭氛圍也很糟糕。

對於許多學生來說,即便沒有好的教育,環境在充滿愛的家庭中,也能成長為學霸,不是所有的留學生都能取得好的發展。

即便留學可以學利於鍍金,但是沒有辦法創造環境讓子女留學的家長,也不是躺平,不要太過於內耗自己,合理利用身邊的資源,讓子女接受到好的教育才是正確的做法。

多花些時間來陪伴子女,不要總是自作多情,做自己認為對他們好的事情,家庭教育比校園教育要重要得多,家長最好不要本末倒置。

個人觀點:

對於家長來說,只要自己儘力為子女創造好的教育環境,每個學生都能成長為不同優秀程度的人才。

不管是有錢還是沒錢,也不要把將子女送出國當成唯一的目標,真正的為下一代好還是要靠自己努力,難道不是嗎?

(圖片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