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退出機制」也是順應時代的改變

教師「退出機制」開始試點,意味著教師不再是「鐵飯碗」、「金飯碗」,執教能力不行,你還是會被「退貨」。

對此,有人褒貶不一。有人說早該施行,辭退能力不足的,吸收高素質的,可以提高教師隊伍的素養;有人說這就像「有事鍾無艷,無事夏迎春」,對老教師有點殘酷。其實,任何改變從提出到實施都有個磨合過程,需要慢慢被大眾接受,但相一定是順應時代的改變,結果都是好的。

這也讓我想到了我的爸爸。我爸爸是一名離休很久的老教師,他那個年代,教師不是個好職業,連商場營業員也比教師吃香。我爸當時也算是高學歷,師範專業畢業被分配到了我們那個小城市的小學裡,當語文老師。

他也算是學校里第一批有學歷的教師,有幹勁、有理想,一直執教高年級語文,併兼任畢業班班主任。那時我很小,爸媽都非常忙,我爸去上課,我就被放在辦公室交給其他女老師帶,估計帶過我的老師很多,大了再去學校,總被我爸叫住介紹說「快叫阿姨,還給你換過尿布呢」,有點尷尬,也很有趣。

再大點,我就成了我爸的「跟屁蟲」,常常坐在他班裡的最後一排,給我一張紙和一支筆,就可以安安靜靜地坐一節課。我為啥喜歡和他上課?其實是為了下課和他的學生玩。我爸帶畢業班的,所以,我也「送」走了一屆又一屆畢業生,直到把自己「熬」成了小學生才結束這段「陪讀」。

我爸這個班主任當得應該是很成功的,他雖然很嚴厲,但卻受到很多學生的愛戴,可能是因為他們也感受到了我爸的一腔熱情。反正,我家經常會有已經畢業的學生,甚至是已經工作的學生來訪。我爸也很享受那一刻,非常得意地介紹著他的學生和近況。

那一刻,我覺得教師這個職業真不錯,小小的我也立志當一名像我爸那樣的老師。雖然我並沒有成為一名人民教師,但是教師在我心目中一直是神聖的存在。

得滿樹桃花開,他日桃李報恩來」,一個人不管地位多高,都不能忘記培養過他的老師。教育是國家發展的未來,教師是引領未來的人,他們值得被敬重!#教育##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