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退出機制」多地試行,一勞永逸或將打破,鐵飯碗不保了?

近日,一則新聞騰空出世,簡短一段字,卻觸動了很多人的神經,特別是在教育領域的人群。

這就是寧波市擬試行的「教師退出機制」,是由寧波市教育局編訂的《寧波市中小學(幼兒園)教師退出機制實施辦法》。

(教師節的一幕)

大意就是,對於中小學及幼兒園的教職工們會定期進行考核,如果考核不合格,又或者平時的行為違反了師德、又或者因為其他原因等,未能完成教師的任教任務,就可能啟動退出教師體制,讓這部分人退出教師的隊伍。

對於這個教師退出機制的辦法,好不好?

老師這個職業,千古年來就已經存在。而那些教育過我小學到中學的老師,有的已經退休,有的還堅持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幾乎沒有誰是中途退出教師的隊伍的。

畢竟這是在這個教師退出機制沒有出台之前的事情。

對於這個教師退出機制,我是贊成的,這個辦法可以有效杜絕一小部分並沒有把精力放在教育事業上的老師身上,避免他們再繼續誤人子弟,影響教師的高尚形象。優化教師隊伍,源源不斷提供優質的師資力量。

為什麼會推出這個教師退出機制?

這應該不是第一次有人提議這樣做,只不過是現在才正式落文明確了這個退出機制的詳細辦法。

其實其他行業很早就已經有了退出的機制,而教育行業經過前些年的教培機構大整頓後推出的,也說明越來越的人開始重視到這個領域,這也對於以後為國家提供優質人才,奠定了基礎。

有的家長對此拍手稱快

曾經有一位家長公開在網路上吐槽,小學的班主任讓家長在家幫忙輔導小孩子的作業,並完成批改。

家長就在家長群里質疑老師,把孩子送去學校是為了讓孩子接受教育,教書育人的任務是由老師完成,而家長工作了一天,回到家還要幫助孩子輔導作業,加上每位家長的文化水平參差不齊,教導孩子寫作業也是有心無力。

(輔導孩子作業)

所以很多家長對於一些無作為,沒有責任心的老師,怨言頗多。所以推出這個教師退出機制,對於一些家長來說,就可以維持他們對於老師的信任與支持。

對於現在部分老師隊伍的一些看法

以前跟我讀書的一些同學,文化成績並沒有我出色,甚至可以說是處於班上的中等水平,可回到家鄉後,卻發現他們儼然已經成為了教師,甚至還有同學成為了副校長。

對於這種情況,我也是感受頗多。

畢竟論文化水平,他們可能不如我,但是他們卻是我孩子的老師。這可能是家鄉的師資力量太過薄弱,以至於在選拔考試的過程中,一些參考的標準不夠嚴格,一些漏網之魚的情況還是有所發生的。

而這個教師退出機制實行後,那些水平不高,混吃空餉的老師們,估計就要另覓出路了。

(鄉村的小學一角)

其實不僅僅是教師這個職業需要退出機制,很多職業可能也需要

其實退出機制,並不是單單教師行業,只能說教師行業是一個試點,如果取得完美的成效,應該以後也會陸續在其他的「鐵飯碗」行業進行推出。

特別是那些為人民服務的職業,他們的業務能力,更需要急迫的提升,這也需要廣大群眾雪亮的眼睛。

退出機制的意義

退出機制的意義,在於提升整個社會的運行效率,讓廣大納稅人的錢,用在刀刃上,也讓那些行業更具競爭力和挑戰性,讓廣大群眾受益,讓我們這個國家更繁榮昌盛。

感謝大家的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