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課文《一封信》作者鮑圭埃特的另一個作品《秋天的樹葉》欣賞

小學二年級語文上冊中的課文《一封信》,作者是德國的鮑圭埃特。


這位德國兒童作家的德語名為Gina Ruck-Pauquèt,通用的譯名為吉娜·盧克-帕奎特吉娜·若克-帕奎,用這兩個譯名,中文版分別有兩本童書。


這也是目前這位德國著名的女作家的「唯二」的兩本翻譯成中文的圖書。


相較於她一生創作了二百多本童書,翻譯成中文的圖書,確實有一點太少了。對於抱有對外國文學始終昂揚著充沛熱情的中國翻譯界來說,這樣的不對等的翻譯量,確實有一點令人覺得不可思議。

鮑圭埃特的作品一般不太長,但在作者的精練的文字的勾勒下,總是能夠揭開我們日常忽略的那麼一種啟迪,那麼一種發現。


正因為此故,筆者對鮑圭埃特的作品很感興趣,雖然筆者對德文一無所知,但還是忍不住越俎代庖,用翻譯軟體,嘗試把鮑圭埃特的作品介紹給中國的讀者。


今天,筆者將鮑圭埃特的一篇同樣收入德國小學教科書中的《秋天的落葉》譯成中文,我找了一下,沒有發現有中文譯本。僅在這裡拋磚引玉,與感興趣的朋友分享。

原文:

Das Herbstlaub


Im Herbst, als die Blätter von den Bäumen gefallen waren, lief der kleine Nachtwächter durch das raschelnde Laub und war glücklich.


Nacht für Nacht war er glücklich und am Tage auch.


Eines Abends aber sprach ihn die Blumenfrau an.


„Kleiner Nachtwächter「, sagte sie, „alle Gassen liegen voller Laub.


「„Das stimmt「, entgegnete der kleine Nachtwächter und er lächelte ein wenig.


„Es ist unordentlich「, sagte die Blumenfrau.


„Es ist sogar sehr unordentlich「, stellte der Drehorgelmann fest.


Und der Bauer nickte mit dem Kopf und meinte: „Das Laub muss fort!


「„Oh「, sagte der kleine Nachtwächter und er blickte den Dichter an.


Der Dichter aber schwieg und kratzte sich mit dem Bleistift hinter dem Ohr.


Das Mädchen mit dem großen Luftballon brachte einen großen Besen und verlangte, der kleine Nachtwächter solle das Laub aus den Gassen fegen.


Dann gingen die Leute in ihre Betten.


„Ist es nicht ein Jammer?「, sagte der kleine Nachtwächter zu einer Eule,die eben vorüber flog. „Ich finde, dass es ein Jammer ist!


「Doch weil die Leute es so verlangt hatten, nahm er den Besen und fegte das bunte Laub in den Gassen.


Stunde um Stunde arbeitete er und als die Sterne anfingen,blass auszusehen (weil sie müde waren, denn es wurde bald Tag), da hatte er einen riesigen Laubhaufen zusammengefegt.


Der kleine Nachtwächter stützte sich auf seinen Besen und verschnaufte ein wenig.


Da, plötzlich kam ein gewaltiger Wind auf und wirbelte die Blätter hoch durch die Luft. Und noch ehe der kleine Nachtwächter sich von seinem Schreck erholt hatte, lagen alle Gassen wieder voller Laub – wie am Abend vorher.


„Oh!「, sagte der kleine Nachtwächter und er überlegte, ob er weinen oder lachen sollte.


Aber weil er ja schließlich seine Pflicht getan hatte, beschloss er, sich zu freuen.Er warf den Besen fort, lief durch das raschelnde Laub und war glücklich.


Gina Ruck-Pauquét


鮑圭埃特


譯文:



秋天,當樹葉從樹上落下時,小守夜人跑過沙沙作響的樹葉,很高興。


他日復一日,夜以繼日地快樂著。


然而,有一天傍晚,賣花女對他說了話。


「小守夜人,」她說,「所有的巷子里都飄滿了落葉。」


「沒錯,」小守夜人回答道,微微一笑。


「到處一片狼藉,」賣花女說。


「的確是這樣,落葉搞得很不整潔,」管風琴手說。


農夫點了點頭說:「葉子是到了該掉的時候了!」


「哦,」小守夜人看著詩人,發出一聲嘆息。


然而詩人卻沉默著,用鉛筆撓了撓耳朵。


這時,一個拿著大氣球的女孩帶了一把大掃帚,要求小守夜人清掃小巷裡的樹葉。


然後人們就上床睡覺了。


「這不是一種恥辱嗎」小守夜人對一隻剛剛飛過的貓頭鷹說道,「我覺得這太可惜了!」


但因為人們的要求,他拿起掃帚,掃起了小巷裡的五顏六色的樹葉。


他工作了一個小時又一個小時,當星星開始變得蒼白時(因為它們很累,因為很快就天亮了),他已經掃了一大堆樹葉。


小守夜人靠在掃帚上,喘了一口氣。


突然,一陣大風吹來,把樹葉吹到空中打轉。小守夜人還沒有從恐懼中恢復過來,只見所有的街道上又布滿了樹葉——就像前一天晚上一樣。


「哎!」小守夜人嘆了一口氣,不知道自己該哭還是該笑。


但他終於完成了自己的職責,他決定歡欣鼓舞。他扔掉掃帚,跑過沙沙作響的樹葉,很高興。


我們看看德國課本里的練習題,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原文:

1、哪些人和小守夜人說話?把名字寫在圖片下面。寫下對方說的話。在和守夜人的對話中,哪個人什麼都沒說?他會怎麼想?


2、為什麼小守夜人不想掃樹葉?寫下你的想法!風把樹葉卷回小巷,小守夜人對此很高興。第二天,當人們看到樹葉再次散落時,小守夜人能對人們說什麼呢?你更喜歡什麼:整齊地掃過的葉子還是散落的葉子?為什麼?寫下你的意見。這個小守夜人應該繼續打掃小巷裡的樹葉,他會說什麼?把它寫下來。

這篇課文很耐人尋味。


小守夜人其實很喜歡大自然的那種真實的狀態,那種落葉飄落在巷子里的純真的氣息。


但是,他的職責是必須掃清街道,所以小守夜人只得放棄心裡的那一份對自然的親近,不得不去遵奉著人們的要求,對落葉飄零的街道進行人為的整潔。


當他一切完成的時候,一陣風吹散了他的成果,落葉再次覆蓋了整個小巷。

實際上這意味著他的勞動成果被徹底地糟蹋了,但是他的心的期待卻逆向地獲得了豐收。


大自然的風,幫助他的心愿實現了,但是代價卻是他的勞動付之流水。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知道,我們做的事,很多情況下是違背我們的心愿的,當額外的力量,破壞了我們的勞動,看起來是一種損失,但卻可以吻合上我們的內心的意願,我們卻可能獲得一種額外的喜悅。

一個秋天的落葉的最通常不過的景象,卻被作者發掘出了如此深刻的道理,讓我們禁不住要對我們的工作、對我們的努力、對我們期冀重新停下來去審視一下,究竟哪一個更值得我們去堅守與等待?


是滿足於我們的被支派的使命,還是聽從於內心的企求。這種兩難的選擇,永遠是我們生活中不得不面對的一種困擾,在鮑圭埃特的這篇短文中,我們或許能夠獲得某種啟發。

相關鏈接:

小學課文《一封信》的作者鬧烏龍:有兩部作品譯成中文卻無人知

小學課文《一封信》作者的作品多無中文,筆者譯其《朋友》供賞析

小學課文《一封信》在德國課本中的作業題怎樣?讓我們見識一下

二年級課文《一封信》原文里提到父女倆玩一種遊戲,為何刪了?

二年級語文上冊課文《一封信》擅自刪改原文,畫蛇添足,錯會原意

二年級課文《一封信》的作者是德國的鮑圭埃特,揭開她的身份迷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