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中學教師的我,建議孩子在小學階段就需要培養的幾種習慣

作為一名多年中學班主任的我,在課堂上、和學生的交往中、檢查作業批改試卷時,我見過很多在習慣和能力上參差不齊的學生。而這些習慣和能力又深深影響著他們的學業成績和為人處世,不得不重視。因此,進入中學階段,為了不讓自己的孩子一開始就掉隊,我建議各位家長和小學老師,孩子在小學階段就應當重視以下幾種習慣的培養。

一、認真書寫的習慣。作為一名中學生,呈現在各位老師面前的首先他的書寫。更重的是,平時的作業,每一次考試都最終是通過書寫體現的。而現實是,我所任教的是一所普通高中,男生書寫普遍較差,女生相對較好。我班60個學生,一半以上書寫較差,有十幾個是差得慘不忍睹,字跡根本無法辨認。

去年我帶的班有50個男生,12個女生,我是教語文的,印象中只有一個男生書寫比較工整清秀,四五個女生書寫挺好看,其他同學在書寫上幾乎全軍覆沒。每每我批改作業時,除了頭皮發麻還是頭皮發麻。

中學生相對小學生而言,課程比較多,平時趕得也比較緊,書法練習其實變成了空談,繁忙的作業會讓他們的書寫更加的惡化。因此在小學階段,建議各位家長一開始就要重視孩子的書寫,配合小學老師督促孩子寫好每一個字,把我們的漢字寫得既工整又漂亮。

二、上課專心聽講的習慣。大部分的中學生其實課堂上都能做到專心聽講,而不能專心聽講的學生問題表現在難以安靜下來,不自覺地東張西望、會和前後左右的同學說一些無關課堂的話,照鏡子,剪指甲,手裡邊玩弄一些小物件。經老師提醒之後有所注意,時間一長又本性暴露。

這個問題一方面出於孩子的天性,的確有些學生很能坐得住,但有些學生的定力就很差,不過問題的關鍵我認為還是這樣的學生在習慣養成階段缺乏嚴格的管教。因此家長應注意培養孩子在幼小階段專註做一件事的習慣,小學老師對小學生這一突出問題當進行更加嚴格的訓練。

三、獨立做作業的習慣。這個問題表現在自習課上,特別是在老師沒有給學生明確任務的時候,一些學生表現出無所事事的樣子,根本不知道該做些什麼,而實際情況是每天的作業根本就做不完。這個問題反映出這樣的孩子無法獨立規劃自己的事。我們的家長當在孩子小學階段就培養他的獨立性,主動交給孩子一些事,讓他獨自承擔,獨立思考,然後學會獨自解決,時間一長相信他在力所能及的問題上會變成一個獨立的個體。

四、按時完成作業的習慣。拖拉、延誤相信是我們每一個人的本性,但我的觀點是對這樣一個毛病我們缺乏基本的態度和應有的訓練。

我的孩子也還小,在上幼兒園,網課期間也要上網課,當然是一些簡單的識字遊戲啊或者活動。我的妻子不是一個教育工作者,我發現他在對待給孩子按時提交作業這一問題上表現出非常不在意的態度。而我常年要求學生按時提交作業,自己無意形成了這樣一個觀念和行為。每每接到老師的作業,如果當天沒有完成上交,我會心急如焚。如果有可能,時間再晚也要提交,如果延遲提交了,第二天第三天也會彌補提交。晚交或者最後不了了之,我的內心實在難以過得去。

當天作業當天完成,這種習慣或者能力其實需要訓練。學生階段更應該培養孩子的這種態度。

五、閱讀的習慣。有些孩子通過培養會喜歡上閱讀,但有些孩子我們發現,即使我們認真培養了,好像對閱讀依然絲毫不感興趣。當然這中間是存在孩子興趣傾向的,但我要聊的是要培養孩子基本的閱讀習慣。

孩子興趣各異,但在求學階段最基本的知識獲取還是通過書本,因此建議家長儘可能給小學階段的孩子創造安靜的閱讀環境,這裡所說的閱讀不僅僅是文學作品,而是指一切用語言文字表現內容的讀物。與語言文字相對的就是視頻形式,比如看電視和看手機短視頻。我們必須在小學階段通過語言文字的閱讀和理解來逐步培養孩子的抽象思維能力,而視頻的形式卻達不到這樣一個思維的飛躍。

六、養成讀書做筆記的習慣。這裡的讀書做筆記特指的是孩子在閱讀任何一本文字讀本時,應該隨手拿筆做筆記的習慣,也許不用寫文字,而僅僅是用筆標畫出自己喜歡的句子或者認為重要的句子就行。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依然發現有學生在預習語文新課時沒有拿筆做筆記劃重點的意識或者習慣,連標出課文自然段的意識都沒有。僅僅是讀了就是預習了,課文內容依然一片空白,沒有絲毫的閱讀痕迹,這種閱讀是一種無效的閱讀。

七、收拾自己書本文具的習慣。幾年前自己在教初一的時候,我印象非常深刻,有一個男生的桌兜里滿是狼藉,書本作業和垃圾塞的都是,以至於座位下邊也都是自己隨手扔的書本和垃圾。我批評了他,他態度非常好,趕緊胡亂一整頓。然而好景不長,他的位置又是如我第一次見時的模樣。

我舉這個例子想說明,孩子有時並非自己想把自己的位置衛生故意搞得一團糟,恰恰是因為缺少一種整理文具或打掃衛生的意識和習慣。

我上邊講的是一個極端的例子,而普遍性的問題是大部分學生缺少一種對自己的作業進行分門別類整理的習慣。於是,任課老師們常常會看到這樣一幅景象,老師要評講某一張試卷的時候,很多學生會把自己桌兜里的書全部抱出來然後匆匆忙忙的翻找。而習慣好的學生僅僅是一分鐘就能找到某一張試卷,因為他們提前已經把自己的書本文具分門別類進行了歸檔和整理。

八、保持身體健康、進而做到不生病不請假的習慣。我今年帶的是一個特殊的班級,問題學生與以往相比格外的多。

我們學校是兩周休息一次,半年來,我們這個班表現出一個非常明顯的特點,就是每一大周期間學生請假的次數普遍較多。對於學生的請假問題我向來是管控非常嚴的,然而我們學生的請假我卻又不得不批,因為他們確實表現出明顯的身體疾病和心理問題。一開始,隨著請假人數的增多,我大為惱火,後來經過幾輪請假,我慢慢發現,這些孩子之所以成績很差,心理問題又多,有一個根本的原因可能是他們身體上疾病。

有很多學生經過了解常年伴隨有胃炎、頭痛、失眠等癥狀,身體抵抗力差,經常容易發燒感冒,與學生交往有嚴重障礙,經常有自殘行為,活動過程中腿腳很容易受傷等。

生理上的疾病導致他們精神狀態極差,因而常常需要治療或者緩解而請假。經常性請假導致的一個直接結果就是學業上的耽誤,生病請假動輒就是三日、五日甚至是半月,大家可以想像,這樣的孩子他在整個求學階段學業要耽誤多少,成績自然而然是要拖下去的。

因此我們作為家長,在孩子幼小階段一定要注意孩子的身體健康,培養孩子健康飲食、鍛煉身體的好習慣,注意做好孩子生病的防範措施,爭取保持孩子首先是身體上的健康,然後盡量做到不隨意給孩子請假。

以上要培養孩子的八條習慣,是我作為多年中學班主任工作時感受頗深的,建議我們有孩子的家長朋友可以參考借鑒,如果可以,在小學階段就把這些習慣培養成,那對孩子接下來的求學將會輕鬆容易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