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娜姐。
我們在學習語音時常常會有很多誤解,這些誤解導致我們離練就一口標準語音的目標越來越遠。今天我們來探討下語音學習的三大誤解,看看你是否都中招了?
誤解一:學好音標就萬事大吉了
很多朋友音標學得很好,練習單詞發音時也是沒有問題的,但是當把單詞放到句子中時就一臉懵逼,不知所云了。情況稍好點的能聽到句子中某幾個單詞,更多的人只能聽到熟悉的幾個音,卻怎麼也不能和自己平時練習的單詞對應起來。
為什麼呢?
因為我們平時學語音時只關注單音的練習,卻忽略了在快速語流中出現的各種節奏、語調、句重音、弱讀和語音特點。這些才是通往英語語音的正確通道,而花大量時間去練習單音對聽力和口語的幫助是微乎其微的。
拿/h/音舉例。/h/音在快速語流中是可以省略的,主要適用於以下情況:
代詞he、her、his、him,助動詞have、has、had,以及疑問詞who中的/h/音通常可以省略。
a. I thought her was. her中的/h/省略,thought her 發為/θɔ:tə/。
b. Is he in Hangzhou now? he中的/h/省略,Is he發為/ɪzi/。
c. The teachers have all left. have中的/h/省略,同時,have作為助動詞是弱讀的,have發音為/əv/,teachers、have、all三個單詞存在連讀,發音為/ˈti:tʃəsə vɔ:l/。
d. Can you describe the person who did it? who省略/h/後,發為/u:/。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h/音重讀時或者在句子開頭時不省略。
例如:It』s not mine, it』s his. 強調這是他的,不是我的,his中/h/音不省略。
It』s him! 強調是他,而不是其他人,him中/h/音不省略。
Has Ken arrived? has在句首,/h/音不省略。
Who did it? who在句首,/h/音不省略。
我們看到,僅/h/音的省略現象就包含了很多情況,而這只是語音特點的一小部分。如果我們掌握了100%的語音知識,不僅了解單音的發音規則,還熟悉在快速語流中出現的各種語音特點,那我們的聽力和口語定能有快速且明顯的提升。
誤解二:沒聽懂便開始跟讀
跟讀當然是可以的,但是前提是先聽懂,聽懂句子的意思,聽懂句子的節奏、語調、重讀、弱式和所有的語音特點,聽懂母音和輔音的發音。如果沒聽懂就開始跟讀,結果只會讓自己錯誤的發音不斷得到強化,起不到提升語音的作用。
正確的做法是看到一個句子時,先思考下自己會怎麼讀,但不讀出聲;然後聽原聲,聽懂原聲的所有語音知識,再開始模仿原聲,可以把自己的聲音錄下來,和原聲進行對比,找到差距,不斷調整,直到和原聲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小。
例如下面這句話:
My mate picked us up from the airport.我朋友從機場把我們接走了。
這句話中包含-t-和-p-的同化、不完全爆破、句重音、弱讀、連讀等語音知識。學習之初,我們要先了解這些語音知識,然後分析句子。
1.在流利英語中,如果一個單詞以/t/音結尾,下一個單詞以/p/音開頭,兩個音連起來時,/t/的發音會有一點變化,聽起來像/p/的發音,因此mate picked就變成/meɪp pikt/,因為前面的/p/後面跟著另一個/p/,前面的/p/不完全爆破,兩個音就只發/p/一個音。
2.picked /pɪkt/中的/k/是爆破音,它後面跟著輔音,則/k/只做口形,不發音。
3.英語中的實詞要重讀,物主代詞、人稱代詞、介詞、冠詞等功能詞不重讀。所以該句中的mate、picked和airport重讀,剩下的My、us、up、from和the都弱讀,其中us和from發它們的弱讀形式/əs/和/frəm/,My、up和the都儘可能讀地短、輕且不清晰。
4.一個單詞詞尾的輔音和後面一個單詞詞首的母音可以連讀,因此picked us up三個詞存在連讀,發音為/pɪktəsʌp/。
所以整個句子的發音為:
My mate picked us up from the airport
/maɪ meɪp piktəsʌp frəm ði ˈeəpɔ:t/
你看,一個句子中就出現如此多的語音知識,經過分析再去聽,我們能快速掌握原聲在朗讀過程中運用到的語音知識,從而能高效模仿,並吸收為自己的發音特點。
誤解三:死磕英音or美音,只聽一種口音
有人認為英語學習就要處在純正的口音環境中,比如小孩子學英語時,如果學美音,就要完全聽美音材料,如果學英音,便不能聽美音,不能和講美音的人交流。
這種觀點對錯與否暫且不去討論,我們先來看一則故事。
在English With Lucy這檔英語教學節目中,主播Lucy曾經分享過一則關於她外祖母的故事。
她提到,她的外祖母一直生活在本地,沒有和來自其他地方不同口音的人交流過,結果導致她無法和講其他口音的人進行有效溝通。
而Lucy自己,因為經常聽不同的英語口音,而且作為一名英語老師,她接觸了很多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他們講各種不同的口音,現在Lucy能聽懂各種人講的英語。
我想,通過這則故事,大家能明白聽不同英語口音的重要性了,至於你想什麼時候接觸不同的口音,這完全取決於你自己。
作為初學者,如果條件允許,可以只學習你選擇的英語口音材料。如果條件不允許,就像我的大女兒在學英語繪本時,我用英音進行講解,但是原聲音頻有時候是美音,那我也不會糾結她的口音是否會受影響,因為就算是英國本地人,他們自己的口音中也會有美音的痕迹。
所以,碰到好的英語學習材料,管他是英音還是美音,學就是了!千萬不要因為口音問題放棄了高質量的學習工具和資料,也不要長期只聽一種口音的英語,在有了一定語音儲備後,一定要多聽各種口音,這樣你才能積累更多語音的變化形式,實現有效溝通的終極目標。
結語:
學習語音要用對方法,方法錯了,付出再多努力也只是南轅北轍,無法達到目的。希望以上三大誤解的分享對你的語音學習有所幫助。
下一期,我將為大家整理英語語音學習的正確打開方式,並推薦一些好用的語音學習資料,敬請關注奧。
作者介紹:
大家好,我是娜姐,一枚89年普通在職二胎寶媽。堅持自律精進,做成長型媽媽,為您分享讀書、育兒、英語乾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