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國慶到!來華外國留學生送祝福

文、視頻/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孫唯

實習生 司徒穎琳

圖/受訪者供圖

源遠流長的中華歷史、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垂涎欲滴的中華美食、熱情友好的中國人民、各具特色的旅遊勝地……地大物博的中國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國際學生來華留學。國慶節到來之際,不少來華外國留學生想藉此表達對中國的祝福並講述與中國的故事。

來中國留學,對我來說是一場美麗的邂逅

越南姑娘雲英

2008北京奧運會的舉行,讓中國走進了越南姑娘雲英的視野。「2008年,我從《北京歡迎你》這個視頻看到了中國,古老的名勝古迹、多彩的文化、誘人的美食、高高的大樓,視頻里的每一個畫面都讓我對中國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十八歲高中畢業那年,雲英獲得了廣西師範大學的獎學金,實現了她的來華留學夢想。回憶起開學典禮,雲英表示這是她最深刻的校園記憶,「我很榮幸,也很激動代表越南新生髮言。」在往後的大學生活中,雲英認識了不少的中國朋友,她會教朋友們講越南語,朋友們也會教雲英說中國各地的方言。「桂林話、四川話廣東話,我都會一點點。」說著,雲英便用廣東話說了一句:「我喜歡學中文!」

除了學各地方言,來到中國以後,雲英產生了一個新的愛好——看有關中國歷史的電影。「《我愛我的祖國》是我看過最好看最優秀的電影,毛主席在天安門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的那一幕讓我很感動。這些電影讓我了解到了中國的歷史,也讓我見到了我在課本上沒見過的辭彙,我從中學到了很多。」

對於整個留學過程,雲英說很難用一個確切的辭彙來形容,她表示:「來中國留學,對我來說是一場美麗的邂逅。這段經歷教會我堅強地面對壓力和挫折,不斷完善和升華自己;它又像一個充滿魅力的巨大舞台,給了我一個又一個可以充分展示自我的機會,我的夢想從來中國開始變得更加絢爛了。」

現在的雲英已經確定了自己的職業方向,「我想成為中國和越南國際溝通的橋樑,讓更多的人學習漢語、了解中國。」雲英說道。

初三10個月的留學經歷,讓我愛上了中國

小娟

「初三的時候我想學習第三種語言,於是來到了中國的哈爾濱留學。」回憶起跟中國的初次相遇,小娟說道,「當時我從泰國來到北京,再從北京坐火車來到黑龍江,身邊的人都很熱情地跟我打招呼,我感到無比的溫暖。」

周一到周五,小娟在學校學習,她不僅學會了很多成語和句子,也將老師說的話都記在了心裡,「中國人的想法給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的變化,在中國留學的日子讓我懂得要通過學習來不斷提升自己。」周六和周日小娟就到接待家庭里住宿,「我喜歡喝茶,他們就每天泡茶給我喝,他們還每天給我買牛奶。他們雖然不怎麼吃肉,但發現我只吃肉後,便天天買肉給我吃。」接待家庭的熱情好客與體貼溫暖讓小娟感受到了中國人的善意,也讓她對中國這個國家越來越感興趣。

在留學的日子裡,小娟還去了北京、上海、重慶等地遊玩。「我超級喜歡北京烤鴨、風景秀麗的長城、開放包容的上海。」小娟無比激動地一一介紹著,但很快又用一種惋惜的語氣說道,「那次我路過天安門,但沒有機會進去。下次去北京,我一定要去天安門看升旗,我想那一定特別壯觀!」

初三10個月的留學經歷,在小娟心中種下了來中國讀大學的種子。今年,她如願以償,成為了上海復旦大學對外商務漢語專業的學生。「我以前很好奇,為什麼大家想要考試通過的時候會去拜孔子的雕像。直到現在,我學習了一門叫作『論語導讀』的課程後,知道了孔子在教育方面的突出貢獻,真心覺得他是一個很偉大的人。」

雖然身邊很多朋友都選了商務方面的課程,但小娟堅持選擇了「論語導讀」這門課,「我覺得這節課很有趣,在中國留學得多了解一些當地的文化,否則會很可惜、很遺憾,不是嗎?」

美食、電影、人文,留學讓我進一步走近中國

Anna(前排右四)跟朋友們在一起

「我的家鄉靠近中國邊境,所以我對中國的文化、人和食物都很熟悉。」或許是因為地理上的原因,讓來自俄羅斯的Anna對中國有一種天然的親切感,但中國的食物和電影才是真正吸引Anna的地方。

「我最喜歡中國的火鍋、珍珠奶茶和水果飲料搭配乳酪,當然,我也很喜歡廣州的小吃。」中國各色各樣的小吃、飲品和美食讓Anna印象深刻。「文化方面,我很欣賞中國的電影。」Anna介紹道,她與中國電影的第一次相遇是在家鄉的電影節上,她看到了賈樟柯導演的《山河故人》。從那時起,Anna對於中國經典電影的喜愛便一發不可收拾。「《活著》《山河故人》《霸王別姬》,這些是我最喜歡看的電影,我很喜歡中國電影敘述的故事、人物細膩的感情以及帶給我視覺上的享受,中國電影與西方電影或電視節目有很大的不同,這種新奇感對我來說有很大的吸引力。」

2017年,Anna來到暨南大學學習國際新聞學,有趣的校園活動和熱情友好的同學讓Anna親身感受到了中國的魅力。「在學校舉辦的文化博覽會上,來自不同國家的學生烹飪他們民族的菜肴,並向其他人介紹彼此的文化,讓我欣喜的是,我可以通過這個活動了解朋友所在國家的文化。」包容、和諧、交融的大學文化氛圍讓Anna很快地融入集體,「我在俄羅斯上學時,感覺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沒有人管我課後的生活。但在中國,同學之間如此團結,我們可以一起參加很多活動。」Anna提到,她跟同學們建了一個群聊,有什麼問題同學們都會第一時間幫助她。

唯一讓Anna感到遺憾的是沒有到中國各地去旅遊,「我只探索過深圳這座城市,無法想像如此發達的城市有這麼多的公園和樹木。我還想去內蒙古和陽朔看看,因為聽同學說這兩個地方的風景超級美。」

中國的留學生活,讓廣大來華留學生們走近中國、了解中國、感受中國,親眼看到中國的大好河山,近距離與中國人民相處,親身感受中國的校園生活。中國,在來華留學生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與難以抹去的難忘回憶。(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薛仁政

校對 | 彭繼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