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玉梅:生活有「微寒」少年如梅香依舊

「遇到挫折,解決比抱怨更管用」,這是市十一中167班閆玉梅同學常說的一句話。這句對於15歲少年略顯成熟的話語,就是閆玉梅面對家庭困難的一份堅強樂觀。今天的新時代好少年系列報道,讓我們來一起認識這位堅強的少年。

閆玉梅班主任 薛海紅

咱們來總結一下這次期末考試的成績,第一名董宇飛,第二名閆玉梅,語文一直很穩定,精力可以向數學稍微傾斜一點,其他科目都很好,再接再厲。

取得更好的學習成績,就是對爸爸媽媽最好的回報,這也是他們對我的最大期望。

我叫閆玉梅,今年15歲,是市十一中167班的一名學生。今天是期末考試後返校的日子,豐富多彩的暑假即將開始,在這個假期中,我同樣為自己安排了一份額外的「假期作業」:學習之餘幫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

閆玉梅

每天放學第一件事就是想中午該吃些什麼。挑茄子不要挑中間帶坑的,盡量挑圓一點、不太軟的那種。

閆玉梅

我家在曹村住著,距離學校有一公里,每天放學加上買菜時間大約就是15分鐘。

我有一個溫馨、快樂的家,頂樑柱爸爸、時常嘮叨不停的媽媽、成績優異的榜樣姐姐、調皮的我。在這個小家庭里,雖然僅僅靠爸爸打工掙錢來維持生活,但一家人勤奮儉樸,日子也算過得很甜美。然而天有不測風雲,2019年,一場疾病突然降臨。

閆玉梅

我一回家就看到媽媽的報告單,上面寫著患癌,中期偏晚期一點,當時我感覺內心世界崩塌了。

閆玉梅媽媽 羅金愛

當時生病時是臘月二十幾,住院是孩子和我去的,住院做完手術後她又伺候我。她當時12歲,跑上跑下地給我打飯、打洗臉水、擦身子,有時候腿疼,她就給我按摩,我覺得我的孩子一瞬間就長大了。

那時候我便暗暗鼓勵自己,面對困難,決不能退縮;身處逆境,也決不能灰心。小時候的溫馨快樂是爸爸媽媽用愛澆灌的,以後我也要用愛守護這個家庭,用我小小的肩膀擔起家庭的重擔。

閆玉梅媽媽 羅金愛

做完手術後家務活就不能幹,重活累活就更不能幹。去年冬天給洗衣服,洗完之後就拉傷了,胳膊也抬不起來,胸脯也腫了。玉梅當時看到我就心疼地流淚了,就說以後衣服不用你洗了,我也可以洗。

閆玉梅

這就是我家的小菜園子,平時管理都是我在管理。除了下雨天不需要澆水以外,每天都需要澆一澆。

媽媽生病的這兩三年,我每天都把家中的事打理得井井有條,一切都與原來一個樣兒。親戚鄰居都誇我很懂事,其實對於我來說,讓爸媽看到我的成長而綻露笑容,就是我最大的快樂。

閆玉梅媽媽 羅金愛

記得第一次她給我洗腳的時候,那是我剛剛生病不久,她幫我脫掉襪子,把腳放進熱水裡,一雙小手輕輕地給我揉,那時候真的好感動,真正地感受到做一個母親是多麼幸福的事。

雖然照顧家庭、做家務要花費很多時間,但在學習上我也從沒一絲懈怠。從小爸爸媽媽就告訴我,不想認命,就得拚命。所以在學校,我認真聽課,努力學習,因為我知道,唯有知識可以改變命運。

閆玉梅爸爸 閆德崗

今天出來成績,她考好我心裡也高興,我們出去也臉上有光。

同學 薛茜予

閆玉梅自信樂觀、樂於助人。

同學 董宇飛

下課了她是我們班上的開心果,與同學說說笑笑,解決同學心中的煩惱。

閆玉梅班主任 薛海紅

學習成績一直是名列前茅。她興趣也比較廣泛,特別喜歡畫畫,畫得也挺好的。

閆玉梅

我現在正在畫的這幅就是我們一家人其樂融融地在一起包餃子。這是媽媽,她在和面,這是我,拿著筷子往麵餅里加餡,這是爸爸,他拿著擀麵杖正在擀麵,姐姐呢拿著自己包好的餃子,向爸爸炫耀。即使家中從來沒有一幅全家福,但繪畫也可以定格家中最美的樣子,全家人其樂融融、快快樂樂、健健康康地在一起就是家最幸福的樣子。

結束了一天的採訪,記者也給玉梅留下一份特殊的禮物——一張全家福。

孝義融媒 記者/光遠 吳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