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雙減」政策落地,學生們「放下包袱」的時光開啟,如何做好科普加法,推進「雙減」工作落地見效成了衡陽市蒸湘區科協思考的一個問題。
簽約現場
為促進科普教育和學校教育的有效銜接,幫助更多的青少年搭建科普教育平台,促進學生全面、多元發展,蒸湘區科協精準發力,主動作為,為衡陽市科技館與區內多所小學搭建橋樑,9月28日,衡陽市科技館與蒸湘區大立實驗小學、蒸湘北路小學、蒸湘區聯合中心校、蒸湘區雨母山中心校正式簽署《科普助力「雙減」行動合作協議》,共同探索「雙減」政策下優化科普資源供給的新模式。
根據協議,雙方將本著「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提升能力,服務學生」的原則,在學生活動、課程建設、教師培訓等方面開展廣泛合作,共同為學生打造優質課後服務場所,讓孩子們在輕鬆玩樂的同時感受科學的魅力,真正做到寓教於樂、寓學於趣,不斷助力教育「雙減」,讓學校、家長、學生充分認識科普的價值。
今後,蒸湘區將進一步協調科技場館、科普教育基地與學校之間的關係,加強它們的合作、對接、溝通與服務,實現科普陣地共享、科普活動共建,做好科普加法,持續深入落實義務教育「雙減」政策,提升全區青少年科學教育水平,增強青少年科學興趣、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由點到面地實現科普服務「雙減」措施的全覆蓋。(曾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