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永厚:把握好勞動教育的「三個點」


勞動教育是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點和勞動態度,熱愛勞動和勞動人民,養成勞動習慣的教育,是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主要內容之一。隨著國家地方有關加強中小學勞動教育系列重要政策文件的出台與貫徹實施,中小學勞動教育受到空前的高度關注重視。政府主導指導,社會大力支持,學校積極實施,師生踴躍參與,家庭跟進配合,基本形成了良好的教育氛圍態勢,令人欣喜。



勞動教育是「五育」中的重要內容和構成部分,它與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在性質任務內容及教育途徑等方面有相同相通之處,同時又具有知其自身的個性特徵。要實現中小學勞動教育的科學化、規範化、教育化、實效化,作為中小學校,需要在認真總結汲取多年來中小學勞動教育成功經驗教訓的基礎上,遵循教育規律及勞動教育特有的規律,依據新時期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家庭教育的發展特徵現實,結合中小學生身心發展及成長實際,精準把握好勞動教育的「三個點」。

1.突破點:課程教學。課程是教育的核心載體,教學是教育的重要途徑。反思數十年來中小學勞動教育的實踐不難發現,基本上停留在以活動的形式開展勞動教育的層域狀態,其效果不言而喻。今年以來,教育部頒布的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中,已把勞動課首次列入其中,填補了多年來中小學勞動課程建設中的空白,在課程化方面實現了重大突破,邁出了歷史性的步伐。勞動作為課程並有了課程標準,為中小學開展勞動教育提供了科學的遵循和堅實的保障。現在,科學有效實施勞動課程教學自然而然的成為新時期勞動教育的突破點。這就要求中小學要不折不扣地落實課程方案,開好勞課程,保證課時,依據勞動課程標準,結合學校和當地實際,創新勞動課程課堂教學模式方法,增強勞動課教學的科學性、實效性,發揮課程教學在勞動教育中的基礎、引領、核心、教育等功能。



2.著力點:融入生活。根據中小學勞動教育及課程教學的實踐性、參與性、體驗性特徵,要使勞動教育自然順暢地真正落實落細,取得成效,就必須選准抓好著力點,即使勞動教育融入生活,實現生活化。當今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不僅為學生的勞動教育創造提供了廣闊的真實場域,而且蘊藏著豐富多彩、教育價值的教育資源。要使中小學勞動教育融入生活,必須打通堵點,抓好連接點、融入點。首先,要使勞動教育有機融入學生的學校生活。學校生活包括學生的校園學習生活、日常飲食衛生生活、文化娛樂、鍛煉生活,應使學生的學校的生活自然蘊含勞動的元素,自覺彰顯教育的價值。其次,要使勞動教育融入學生的家庭生活。家庭生活是對學生進行勞動教育的天然環境場所,學校要培訓、指導家長,明確掌握家庭勞動教育的目標內容任務方法,並加強反饋環節。家長應承擔主責,發揮主導督導作用,營建充滿生活味和體現勞動性的家庭生活氛圍,要求孩子參與家庭生活的全過程,培養培養鍛煉自立自主自強的意志能力。第三,要使勞動教育融入社會生活。這就要求政府部門、社團機構、基地場館、街辦企業等,增強主動協作支持服務意識,為中小學生勞動教育大開綠燈和方便之門。學校要主動聯繫,家長應積極爭取,營建有利於學生參與勞動教育的社會氛圍,構建合作共育的機制。



3.關鍵點:評價保障構。建科學可操作的中小學勞動教育評價體系標準方法機制是確保勞動教育走實走深走遠,取得實質性突破的關鍵點和重要保障。鑒於目前各地對勞動教育的評價採取將其列入五育評價之中的做法的現實,且已有基本的評價內容指標方法,中小學應在依據國家制定的中小學教育質量評價指南標準全面實施評價的基礎上,結合學校和當地實際,參照勞動課程標準等,強化突出對勞動教育的校本化評價的探索,創新評價的模式方式方法,科學運用好學校家庭社會評價結果,發揮評價在培養學生勞動精神、勞動習慣、勞動能力、勞動品質中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