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優質學校,建設幸福高新。9月27日上午,西安高新區2022年秋季學校集中投用儀式舉行。記者了解到,此次新建、擴建學校包括高新區第三初級中學、高新區第四學校,高新區第五十四、五十五、五十六、五十七幼兒園等6所學校,新增公辦學位4800個,進一步擴大了優質教育資源覆蓋,讓更多的孩子可以在家門口「上好學」。
6所學校新增學位4800個
進一步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
2019年,集中新建學校50所、改造提升學校87所,新增學位7萬餘個;
2021年,在投用的50所新建學校的基礎上新建學校9所;
2022年持續發力,新建投用高新區第三初級中學、高新區第四學校,高新區第五十四、五十五、五十六、五十七幼兒園等6所學校,新增公辦學位4800個……
近年來,高新區堅定不移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以建設教育強市先行示範區為目標,紮實開展基礎教育提升三年行動計劃,不斷加大教育投入,科學優化教育資源,教育保障水平和優質均衡水平邁上了新台階。
一枝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2022年,高新區實施「名校領航工程」「新校 成名校培育工程」「新優質學校成長計劃」三大工程, 促進24所名校持續領航,50所新校全面提升,40所新優質學校加速成長,進一步擴大了優質學前教育資源覆蓋,實現了讓更多的孩子可以在家門口「上好學」的目標,有效提升了高新區群眾的「幸福成色」。
「名校」與新校深度融合
打造更多群眾「家門口」的好學校
金秋清晨,陽光輕灑。走進西安高新區第四學校,嶄新的校園,大氣的教學樓,欣欣向榮的綠色景觀,伴隨著琅琅的讀書聲,格外和諧美麗。
今年9月,這所新建學校已經如期開學,迎來第一批學子!
據了解,西安高新區第四學校為九年一貫制公辦學校,建制60個教學班,初中24個,小學36個。隸屬西安高新一中初中「名校+」教育聯合體,由西安高新第一中學初中校區黨總支書記、校長張振斌兼任校長,採用「一長多校」管理模式,由高新一中初中校區派出領導團隊和骨幹教師。小學部由高新區第七小學派駐理念先進的管理團隊。
這所備受關注的新建校,開創了兩所名校共建一所新學校的新辦學模式,建立了軟體新城區域教育新的制高點。
「我們會參照高新十一初管理的成功經驗,深入推進名校與『+校』理念共識、資源共享、文化共建、特色共融,讓新校儘快成為群眾『家門口』的好學校。」校長張振斌表示。
除了新建成學校正式投用以外,西安高新區第三初級中學的擴建也備受關注。作為高新一中的「名校+」學校,這所美麗的庭院式學校,自建校以來已獲得周邊群眾的高度認可。
學校擴建後,進一步增加優質教育資源供給,緩解了地區入學供需壓力與城區入學矛盾,最大限度滿足周邊業主子女入學需求,優化片區優質教育資源配置,讓老百姓享受到家門口的好學校。同時,學校還面向社會共享開放全部停車位及體育活動場館,緩解周邊交通壓力、補齊城市短板。
幼有優育 學有優教
打造優質教育資源圈
今年9月1日,西安高新區又有一批公辦幼兒園迎來了第一批「小主人」。
長期以來,「入公辦園難、入優質民辦園貴」成為困擾許多家長的難題。為破解片區適齡兒童入園難的問題,高新區高起點謀劃建設了西安高新區第五十六、五十七幼兒園等一批現代化公辦幼兒園,五十四、五十五幼兒園民轉公,不斷提升學前教育辦學水平,實現了幼兒家長「幼有優育」的關切和願望。
9月27日早上,住在高新區科技二路夏日景色小區的居民王萍和小孩一起,步行前往不遠處的小區配套幼兒園。「現在步行幾分鐘就可以接送孩子。更重要的是,公辦幼兒園學費減了一半多,減輕了不少負擔。」王萍說。
高標準、高起點新建的高新區五十六幼、高新區第五十七幼兒園兩所全日制公辦幼兒園,極大方便周邊小區入園需求,讓社區居民實實在在成為高新教育的受益者!
值得一提的是,西安高新區第五十七幼兒園,與附近的高新區第十八小學、高新區第四學校、高新區第四初級中學等學校形成優質的教育資源圈,讓周邊群眾連連稱讚:「家門口就有這麼多優質的公辦學校,真是幸福感爆棚啊!」
文:西安報業全媒體 程靜
編輯:M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