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靜子老師(中)與學生們探討公益作品設計。
紅網時刻新聞記者 潘錦 長沙報道
「7歲的樹文穿著粉紅色的毛衣,牽著法定監護人的手,與人交談時面帶微笑,有時更會咯咯地傻笑。」一次偶然的機會,文靜子通過奧比斯中國眼科慈善醫療機構,了解到年僅7歲的青光眼晚期患者小樹文的故事。
經過手術治療,主治醫生說:「如果我們沒有為樹文做手術,她很快就會失明。這次手術可以幫助她在未來10年保存現有的視力,也許10年後,我們會有更好的治療方法。」
聽到這裡,文靜子在網路上搜索了相關中國視障群體的資料,發現為視障兒童及時提供眼科醫療服務,任重道遠。
撥雲見日 讓微光點亮黑暗
文靜子是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一名從事藝術設計專業教學的老師。雖然不是眼科醫療專業人員,但她仍希望以自己微薄的力量幫助這些視障群體。
小樹文的故事堅定了文靜子想幫扶並給予視障兒童溫暖的念頭。她聯繫到了公益機構,希望能成為一名救盲活動的志願者,讓他們未來有所希冀。
在防盲公益機構的推薦下,她了解到宣講預防失明對於眼疾患者有著重大的意義。例如老年人常見的白內障、青光眼、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以及兒童高度近視等。這類人群十分需要得到專業的宣講來提高預防失明的意識。
在與公益機構深入交流中,文靜子了解到機構非常需要專業的設計人員為防盲宣傳項目助力。她開心地接下了公益機構舉辦的「蒙眼午餐」「買走黑暗」等多項宣講與義賣公益活動的畫報設計。
文靜子在心中埋下了小小的願景,因為她的專業技能也能為這份公益事業撒下種苗,讓她的微光點亮更多的黑暗。
潤物無聲 讓愛心共築未來
作為一名教師,文靜子深深感到需要讓更多的人,特別是年輕人投身於公益事業,才能救助更多的視障群體。
於是,她利用課餘時間,多次向學生傳播公益意識,她對學生說:「並非一定要做一番大事才叫公益,我們每一位同學都可以通過自己的專業所長,貢獻小小的力量,微光也能匯聚成星河。」
在文靜子的鼓勵與帶動下,很多同學有了參與公益活動的積極性,他們也想為這些視障群體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課後,他們一同參與到公益活動的畫報設計中。文靜子與學生們一同頭腦風暴,他們將來自全球不同膚色視障兒童的幾百雙「明亮」的眼睛,組成愛心的形狀作為畫報的創意,讓愛傳遞到五湖四海的每一個角落。
「機構以前缺乏專業的設計師為我們做相關工作,我們能得到文靜子老師的支持,深感榮幸。畫報的創意讓這群孩子們感受到了愛的力量。」畫報完成後,文靜子與學生們受到了公益機構的高度認可,有「愛心」的畫報也廣泛使用在各種宣講與義賣活動之中。
「我帶領學生們一起做這些,是想讓年輕的一代充滿愛心,獻出愛心。通過我們的行動,希望能讓社會上更多的人受到鼓舞,投身於公益,讓這些失明的孩子重建光明,讓困難的家庭看到希望。」為此,文靜子還專門申請了關於視障群體觸覺圖形設計與研究的省級自然科學基金課題項目,想持續關注,全心幫助這類弱勢群體。
多年來,文靜子帶領學生積極投身於公益事業,師生利用專業所長進行公益海報設計、公益活動攝影、公益宣傳策劃,成為幾十場公益宣傳活動的義務志願者。文靜子的愛心義舉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周圍的人,她想通過教師這份職業,以身作則,讓更多的人投身於公益,把這份愛心延續與傳遞,築起一座溫暖的愛心橋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