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教師的20項修鍊》札記(4)

------教師不能一味地對學生進行負面理解,把學生的不良行為理解為邪惡、卑鄙和不道德,並繼而導致憎惡、不滿和簡單的譴責。

1.一切不分青紅皂白的批評都是對學生自信心的傷害,都是對學生的不尊重。

2.寬容的教師,善於謹慎對待學生的缺點和錯誤。

3.不注重與學生、與同事溝通,容易產生誤解和誤會。

4.學生是未成熟的人,是有待發展的人,是需要精神撫慰的人。

5.一個人在弱勢的領域,能夠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尊重,是生命的幸福。(席慕容)

6.教師的善良、德性不僅是一種品質和修養,也是一種教育力量。

教師的德性至少需要善良、愛心、公正、責任等成分。

7.教師要認識到自己的教育行為、教育語言,乃至教育觀念是影響學生終身發展的重要因素。

8.教師要善於把教學意外轉變成教學資源,把教學中的變化當成教育活動中的靈動,時刻整合進課程和教學。

9.教師課前要精心預設,通過預設促進生成。

預設的過程是教師對教學活動進行系統思考,對以往教學行為進行過濾,對教學經驗進行梳理提升的過程。

這一過程既是教師教學智慧的充分體現,又是教師教學智慧的積澱過程。

10.教師不能一味地對學生進行負面理解,把學生的不良行為理解為邪惡、卑鄙和不道德,並繼而導致憎惡、不滿和簡單的譴責。

11.教師所從事的是一份需要激情,需要感動力的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