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通訊員 彭學義 楊鵬飛
今年的6月5日,是第51個世界環境日。
怎樣引導全校師生樹立尊重自然、保護自然、愛護自然的意識,推動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建設,踐行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綠色發展的理念?杭州師範大學在校內圖書館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世界環境日主題展覽活動。
圖為展廳現場
本次主題展覽形式多樣,既有環境保護類相關宣傳視頻,又有生物多樣性的保護海報以及生態環境保護的展板等。
現場前來打卡展覽的師生絡繹不絕,引發師生的熱議和一致好評。
信息學院遙感地學系的張登榮教授看完後表示,「生物多樣性是地球生命共同體的血脈和根基,保護生物多樣性,就是保護我們共同的地球家園,就是為所有生命構建共同的未來。目前,我們國家高度重視生物多樣性保護,建立了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區以及生態保護紅線制度,這對於保護自然生態環境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
圖為學校師生參觀展覽
展覽的同時,杭師大信息學院的師生還就瀕危動物進行了現場宣講。他們講述了瀕危動物的生存環境、地理分布區域、種群數量和生活習性等,更立體生動地向全校師生科普了加強瀕危野生動物保護的緊迫性與必要性。
生命與環境科學學院吳子祺同學在聽完科普講座後表示,「本次活動對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宣傳教育和知識普及,讓我們感受到了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起到了良好的喚醒作用。作為一名生命科學專業的學生,我們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和生態文明思想,以實際行動保護野生動植物,為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願景貢獻自己的力量。」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路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