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接近尾聲,快用日記記一記自己的收穫

轉眼間,假期已經要結束了。

家長們,可以讓小朋友寫一寫這個假期做了哪些事情,記錄一下美好的假期。

日記,簡單的講就是記錄自己生活的所見、所聞、所感。

日記也應該是分層次。

第一層次,就是記錄自己的日常,也就是俗稱的流水賬;

第二層次,記錄自己的所見、所聞,所見並非全部,所聞也並非全部;

第三層次,就是包括了第一、二層次,再加上自己經歷與體會,如《徐霞客遊記》。

首先,記流水賬並沒有什麼不好的,成長是需要時間,辭彙的積累也不是一步到位。


選好要寫的題材,就可以開始寫自己的日記,日記的重點內容可以寫看到這件事、或者聽到的故事是怎麼樣的?

詳細敘述事情的經過、結果,並運用各種形容詞,修辭手法。如果能將自己剛學到的詞語也加入其中,那再好不過了。

精彩的內容離不開離不開有趣的敘述,畢竟要將一個很簡單的小故事,寫得生動活潑,這些都離不開平時的積累。

我們來舉個簡單的例子,在寫作文的時候多次修改那麼在完整度和流暢度方面肯定會有提升的 。



日記,就是訓練小朋友講故事的技巧。我相信,每一次修改,語言都會變得更加流暢,敘述都會變得更加生動,故事都會更加完整,最後整體都能得到升華。

小朋友不會寫日記,家長們也不要太擔心。從流水賬開始,之後修改病句,增加形容詞和修辭手法。我相信,用不了多久,孩子的寫作水平一定會得到提升的。

不知道家長們是否也有寫日誌的習慣,下面就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一篇日誌。



隨筆

9月底,我買了一個花種套盒,每個盒子里有一個花盆、一個底盤、一把鏟子、一袋土和一包種子。

當天吃完晚飯,我就把東西都擺在桌子上了。我爸看了直搖頭,說這是騙小孩的東西。我並不理會,自顧自地把東西擺出來。我先把土倒進花盆裡,大概倒了個八分滿,然後倒上水,等水把土浸濕,大概倒了200毫升的水才有水從盆底下流出來。接著我把黑黢黢的小種子灑在濕潤的塗上,又倒上了薄薄的一層乾的土,再用小鏟子把土抹平,最後蓋上保鮮膜。

兩天後,小種子就發芽了,露出了白白嫩嫩的小腳丫,我趕緊把保鮮膜給揭開,讓它們透透氣,還用噴瓶給小芽兒噴水,看到種子都發芽了,我就放心地出門了。

到了10月5日中午,我爸給我發來了視頻,高興地告訴我它們發芽了長葉了。如下圖:左邊是牽牛花,右邊是黃秋英。

直到今天下午回家,我發現它們長得更高了。我就說,種花也不是很困難嘛。

家裡雖然種了不少的花,但都是我爸爸種的。從種子開始種到開花的還沒有嘗試過,而且我也不是很細心的人,加之帶它們到學校也不可能。過了這個假期,這兩盆花也會被我爸收編。

種花種菜種果子最是需要耐心了,沒有勞動就沒有收穫。 秋天是一個豐收的季節,放一個今天剛摘的紅心火龍果,我希望能夠永遠做一個「不勞而獲」的人!

寫於2021.10.6


這個假期,你做了什麼有趣的事情,也趕緊動手寫一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