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開學,
滬上校園開學準備工作情況如何?
校園防疫「防護牆」是否築牢?
校園安全「守護盾」是否把牢?
開學後,
「雙減」政策具體如何落實?
帶著這些疑問,
記者兵分三路
分別趕赴
盧灣中學、復旦大學附屬徐匯實驗學校
以及愚園路第一小學。
築牢校園疫情「防護牆」
今日,盧灣中學組織開展了疫情防控情景模擬和應急演練,內容包括師生入校防控關、每日三測體溫、臨時留觀區應急處理、學生分班用餐、校園每日消毒、專用教室使用方案等關鍵環節關鍵場所的學校防控措施。旨在提高應急處置能力和疫情防控的責任意識,營造校園常態化疫情防控的良好氛圍。
師生員工在校門間隔一米有序排隊消毒手部後方可進入校園。來到教學樓門口,在測溫點稍作停留,測溫結果正常即可離開。一旁的衛生老師時刻關注學生的測溫結果,一旦發現異常,則立即將學生帶至留觀室。來到教室,老師已經手持額溫槍靜候於此,再通過一道「測溫關」,學生才能順利進入教室。
盧灣中學
在六年級的教室里,記者看到課桌上都已經放上了「愛心防疫包」,包含了口罩、口罩塑封袋、一次性手套、免洗洗手液、酒精消毒濕紙巾和一份《盧灣中學學生一日防疫指南》。
盧灣中學
盧灣中學黨支部書記、校長張怡介紹,學校青年黨團員教師自創了「盧灣中學學生防疫口訣」,朗朗上口,便於學生牢記校園防疫要點;高年級的學長學姐們為新六年級的學弟學妹們拍攝自製了《盧灣校園防疫場景模擬》微視頻,讓學弟學妹們能儘快熟悉學校一日防疫流程與要求。
復旦大學附屬徐匯實驗學校
復旦大學附屬徐匯實驗學校在開學前夕,便以「三準時」規則落實疫情防控要求,做到了師生準時回滬、物資儲備準時到位、開學準備準時完成。同時,學校向全體家長發布《開學前告家長書》,進一步明確了開學前的各項要求,預告了當前疫情形勢下學校在校園管理、師生健康方面所採取的措施。
復旦大學附屬徐匯實驗學校
記者注意到,徐匯實驗學校校園內,一米線、測溫點、留觀點、洗手池……校園必備防疫要素件件不少。與此同時,工作人員也已經對校園的角角落落進行了全面消殺。
開學報到啦
為了提高學校教師、安保人員防範和應對校園突發事件的能力,8月30日上午,長寧公安分局聯合愚園路第一小學一同開展了「除隱患、保安全」綜合演練。
學生排隊等候進校期間,護校警力和學校安保人員正按照順序進行校門口體溫檢測。有學生忘記戴口罩,怎麼辦?學校安保人員引導學生按秩序在校門口領取應急口罩。在測溫時,突然發現有體溫異常的學生,學校按照相關預案進行處置,將這名學生帶至留觀區,進行二次體溫檢測並登記信息。隨即,護校警力繼續對校門口秩序進行管控,防止因為恐慌導致混亂。
學生入校完畢,護校民警撤離。這時走來一名男子,聲稱要進入學校。學校保安查問其身份,男子不肯提供,拿出一把利器欲強行入校。學校保安通過派出所「一網統防」配發電台向派出所報告,同時手持鋼叉與可疑人員進行周旋。
演練現場
派出所接到情況後,民警第一時間趕到現場,警告可疑人員放下武器,手持警棍繼續制止其闖入校園。隨後到場的特警手持警棍和防暴盾牌與派出所民警一起將可疑人員合圍控制,及時消除了一起可能引發的安全隱患。
演練現場
「遇到緊急情況,不要貿然與歹徒發生衝突,避免遭遇危險。」上海市公安局長寧分局江蘇路派出所教導員張佳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首先應確保自身的安全,再第一時間與警方聯繫。
據了解,此次演練之前,長寧公安分局江蘇路派出所對學校內部開展了全面的安全大檢查,對保安人員進行了相關培訓,對各類安防器材的使用方法進行教學,並制定了嚴密的突發事件處置預案。
另外,對於校門口的交通安全,長寧交警部門表示,開學後在7時30分至9點、14時至16時兩個早晚接送學生高峰時段,距離宣化路分部200米的鳳岡路將作為家長接送孩子的臨時停車點,家長可以將車輛安全停放好後,讓孩子步行至校門口,避免了在校門口臨時停車引發交通安全事故的隱患。交警部門也會增加學校附近的執勤警力,確保學校周邊交通秩序平安暢通。
在開學前夕,長寧公安治安支隊會同和各屬地派出所,對轄區內135所校區的人防、物防、技防設施開展了不同形式的安全檢查,及時及整改各類安全隱患,提升整體防範水平,全力確保全區中小學幼兒園順利開學。
在「雙減」政策背景下
學校要如何做到減負又提質?
復旦大學附屬徐匯實驗學校校長黃琪介紹,徐匯實驗學校修訂了「校內課後服務工作實施方案」,進一步完善相關措施,通過充分利用校內教育資源、開發家長和社區資源、購買社會服務資源這三個舉措,整合興趣活動、學生社團活動、學生個別輔導等工作,全面開展校內課後服務,以緩解家長實際困難,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既為有接送困難的家庭紓憂解困,也為減輕學生學業負擔搭建平台。校內課後服務的家長意見徵詢工作將在8月底結束,9月1日,新學期的學校課後服務工作即將正式開始。
復旦大學附屬徐匯實驗學校
盧灣中學則用「4+1」組合模式,滿足課後服務的多元需求和服務質量。校長張怡告訴記者:「我們學校將組建一支本校教師、家長志願者、退休教師、社會專業人員等四方協同的課後服務團隊。並探索課後服務「4+1」組合模式,即周一至周四依據學生學情安排作業指導、學科答疑、整本書閱讀、自主學習拓展等課後服務內容,周五安排藝術、體育、勞動、科創、信息等項目學習和社團活動。課後服務的時間為下午3:30—5:30,我們還會為有特殊需求的學生提供愛心託管服務(5:30—6:00)。」
教學樓的走廊內,記者注意到作業公示欄已經上牆。現在還是空白的「預估完成時長」「作業完成形式」等內容,將在開學後被填滿。
據介紹,盧灣中學各年級組樓層都設立了「作業公示欄」,各備課組需提前制定「基礎作業」+「彈性作業」上報年級組,年級組平衡整體作業量後最終向學生公示布置。
作業的內涵和品質更是學校關注的重點,為此,學校提出作業「三布置三不布置」,即不布置死記硬背的作業,宜布置啟發性、思考性作業;不布置機械重複性作業,宜布置選擇性、層次性作業;不布置繁難、單向性作業,宜布置開放性、探究性作業。
此外,盧灣中學還建立了學生睡眠時長、作業時長、體質健康監測機制,每日通過家校平台手機端由家長上報學生前一天晚上睡眠時間、書面作業完成時長,由教學發展部和學生髮展部進行跟蹤管理,及時調試。
作者 | 陳友敏 翟夢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