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快樂的暑假彷彿突然被按了「快進」按鈕,一下子就來到了開學前。
臨近開學,很多孩子的狀態卻還懵懵懂懂的。
且不說他們有沒有做好回到校園、安心上課聽講的準備,單說暑假作業上空下的片片「天窗」,就夠讓他們頭疼的了。
「作業做完了嗎?」這是眼下不少小學生最害怕被問到的問題。
留給他們的時間太短,要完成的作業量又太多,孩子們難免會想出一些「花式趕作業」大法。
小學生「花式趕作業」,網友:個個是人才
1.投機取巧法
一位小學生沒寫完作業,害怕被媽媽責罰,便將作業放進了要捐出去的書籍里,妄圖矇混過關。
不幸的是火眼金睛的快遞員叔叔一眼就發現了破綻。面對媽媽的質問,孩子還編出了「擔心山區小朋友沒有作業寫」的理由,讓網友直呼:人才!
2.效率翻倍法
這位「機智」的小學生用幾支筆、一把尺子給自己製作了一個特殊的「趕作業神器」,寫一筆等於寫幾筆,寫一行等於寫幾行,趕作業一點都不費勁!
只可惜有了效率,卻難保證質量,看看這亂糟糟的字跡,就知道他很難通過老師那一關。
3.「天助我也」法
一個小女孩聽說自己的假期作業被家中的小狗撕壞,不但沒有責怪小狗,反而露出了樂不可支的表情,原因不必多說。
網友不禁感慨:孩子,你以為這樣就不用寫作業了嗎?還是太天真!
不過,也有不少小學生是兢兢業業、老老實實地在「肝」作業,這兩天從早到晚、廢寢忘食地伏案書寫,累了煩了,抹抹眼淚還是得接著拿起筆……
孩子哭著寫作業的樣子確實讓人同情,可為什麼每年臨近開學,都會出現類似的畫面,這就值得我們深思了。
「花式趕作業」的背後,藏著這樣幾點原因
1.孩子沒有規劃好自己的假期生活
其實暑假作業的量並不算大,難度也在合理範圍內,孩子如果能夠做好規劃,每天堅持完成一定的量,可能假期只過了一半,就能「搞定」所有作業。
遺憾的是,孩子在放假後過於「放飛自我」,每天變著花樣玩耍, 早就將作業扔在腦後了,等到快要開學才會意識到情況不妙。
2.孩子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暑假給孩子提供了放鬆休息、緩解學習壓力的機會,但這並不意味著就要完全停止學習。
那些在開學前才趕作業的孩子,可想而知在假期也沒有堅持做好複習、預習工作。
開學後他們可能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收心,但老師傳授新知識的節奏卻不會放緩,這樣就很容易出現「掉隊」的危險。
相反,那些有良好學習習慣的孩子,在假期能夠合理分配時間,學、玩兼顧,並且為新學期做好了充足的準備,開學後常常會有較大的提升,有時可能會實現「彎道超車」。
對孩子趕作業的問題,家長應當做好哪些工作
不過,對於「花式趕作業」,我們也不能一味怪責孩子,卻忽視了作為家長的監督作用。
放假期間,我們本應和孩子一起做好學習和生活計劃,督促他們執行。
在孩子做得好的時候,我們還可以給他們一些獎勵,引導他們過一個井然有序又充滿意義的假期,就能避免開學前如此混亂的景象。
當然,現在說這些無異於「馬後炮」,當下我們要做的是抓緊開學前最後的寶貴時間,幫孩子理清楚剩餘的作業量,再制定一個短期計劃,讓孩子不再盲目、慌張。
對於一些手抄報、小手工之類的作業,我們可以描好格線、準備好材料,為孩子「打打下手」,減輕一些工作量。
另外,我們可以提醒孩子將不同的科目交叉完成,比如可以先寫幾頁語文,再寫幾頁數學,能夠減少單一科目造成的疲勞感,還能提升孩子的積極性。
此外,在孩子又開始邊玩邊寫、心不在焉的時候,我們要多督促他們,讓他們抓緊時間、切勿繼續拖延。
最後,我們還要注意提醒孩子,「趕作業」是一種無奈之舉,以後一定要吸取教訓,不能把任何事情都拖到截止日期,才不會給自己造成不必要的壓力和煩惱。
我是【親子育兒堂】,一個熱愛讀書、學習的老爸,長期關注孩子的成長和教育問題,願意與爸爸媽媽分享教育經驗,歡迎留下寶貴意見,和我一起討論吧。